臺北市
27°
( 28° / 27° )
氣象
2025-10-13 | 中央社

自公決裂撼動日政壇 「公明票」消失恐讓自民掉25席

日本執政聯盟公明黨與自民黨解除合作,公明黨代表(黨主席)齊藤鐵夫還宣布在首相指名選舉時,「不會寫下(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的名字」,使得高市早苗登上首相大位之路添增變數,也令自民黨與公明黨未來在眾議院單一選區重新回到競爭模式。

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自公兩黨過去一直避免在眾院單一選區彼此競爭。在289個單一選區中,公明黨如果沒有自推候選人,大多數會呼籲支持者投給自民黨候選人;作為回報,自民黨會要求支持者把比例代表選票投給公明黨。雙方結束合作關係,有不少自民黨議員憂心,之後選戰將打得更加艱難。

去年的眾議院選舉,公明黨的比例代表得票數約有596萬票,雖然因為支持者高齡化等因素,比2005年的顛峰時間898萬票下滑,但仍有一定的支持者基礎。

自民黨內普遍認為,自民黨候選人在各單一選區平均能得到1萬至2萬張「公明票」,這些選票能讓自民黨在與在野黨勢均力敵的選區險勝。

一名現任閣員指出,「很多自民黨議員其實是靠著『公明黨木屐』墊高,才能當選」。另一名前閣員也指出,「結束選舉合作帶來的衝擊,或許比預算案或法案能否通過還要大」。

自民黨目前正在考慮,去年眾院選舉時讓給公明黨推出候選人的單一選區,下次選舉要改由自民黨自行推出候選人。對此,齊藤表示,「解除聯合(執政)、成為在野黨,原本就代表著會有這樣的狀況」。

他還提到10日與高市早苗會談的內容,「我當時也對高市女士說,『請您在(推舉候選人)這方面自由行動吧』」。

以去年眾院選舉結果為基礎,「共同通信社」依照出口民調推算單一選區各政黨支持率,模擬出「公明票」的影響。

例如在北海道第6選區,投票人數約21萬,出口調查顯示有5%受訪者支持公明黨,換算起來約1萬票。選舉結果是自民黨的東國幹得票約10萬、立憲民主黨的西川將人得票9.4萬,假如東國幹的票數中有1萬張來自公明票,失去這些支持,他會被西川超越。

去年眾院的289個單一選區中,自民黨贏得132席。如果失去「公明票」,模擬顯示約有25個選區(約2成)會被逆轉,其中20個可能被立憲民主黨拿下。根據推算,自公停止選舉合作,而比例代表席次維持不變,將出現自民黨166席、立憲168席的結果,兩黨會陷入「第一大黨」的拉鋸戰。

不過,公明黨同樣會遭受重創。去年眾院選舉中,公明黨在11個單一選區推出候選人,但僅贏得4席。自公破局後,自民黨勢必會在這4個選區自行提名候選人,屆時公明黨想要勝選幾乎不可能。

另一方面,對於自民黨來說,即使未來找到新的合作對象,也難以複製和公明黨長達26年的緊密選舉合作體制,因而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