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槽地震「半邊斷裂」災情加倍 1次連2巨震防震建築也撐不住

[周刊王CTWANT] 日本2011年的311大地震(日本稱東日本大地震)過後,曾開始估算南海海槽可能發生的最大級別地震帶來的災損。日本政府在3月31日公布最新地震預測,數據顯示,若「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發生,恐導致29.8萬人死亡,並首度把南海海槽東西兩半先後發生大地震的「半斷裂」情況納入災情計算,意指海槽兩側若出現強震、海嘯災情不僅有時間差,災情可能倍增且延長。

根據日本《產經新聞》、《每日新聞》等日媒報導,日本政府的工作小組會議公布最新的估計指出,若發生規模9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罹難者恐達29.8萬人,並首度試算間接死於災難者最多將達5.2萬人。專家在會議上推估「半斷裂」大地震是東側規模8.7,西側規模9.0,均超過日本史上規模最大的1707年規模8.6寶永地震,也都超出觀測史上南海海槽東、西兩側的最大規模地震。在上述模擬規模情況,南海東側死亡人數最多將達7.3萬人,123.8萬棟建物毀壞;南海西側估最多10.3萬人喪生,96.8萬棟建物毀壞,推估兩側合計17.6萬人罹難。
會議上也提到,若規模9的強震發生在冬季,且多數民眾深夜會在家中,大規模海嘯襲擊日本東海地區,估計死亡人數恐達29.8萬人,其中7成死於海嘯。不過,這次的推估比起2012年估計32.3萬人死亡少了10%,原因是日本建物防震和海嘯疏散建設等避災層面已有進步;專家也強調,這顯示民眾收到警報後迅速確實避災的重要。去年7月宮崎縣發生規模7.1強震後,日本氣象廳首度發布「巨大地震注意報」。

該項報告中還有一個重點,新預測首度將「半斷裂」的情形納入試算,據專家指出,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震源可能從靜岡縣外海一路延伸至宮崎縣外海,若全部同時發生錯動稱為「全斷裂」,將造成極大災情,若東、西兩側先後發生芮氏規模8以上地震,則稱為「半斷裂」,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會經歷兩次劇烈地震搖晃及大海嘯,就算建築物有抗震等功能,鋼筋也會因為第二次地震而受損,造成災情倍增。
另據《每日新聞》引述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測地學教授西村卓說法,歷史上南海海槽地震多由東往西發生,「但西側先發生地震也不意外」,確切成因仍有待釐清,在「半斷裂」情況下,第一次地震發生後,建築倒塌、海嘯來襲等重大災害,恐影響救災物資運送及復原工程,而位於東、西側交界處的地區,更可能再度遭受強震侵襲,加劇災情、延長復原時程。
回顧日本過去發生南海海槽地震大多為「半斷裂」,時間差從數小時到數年不等,像是1944年規模8.2昭和東南海地震,以及1946年規模8.4的昭和南海地震就相隔兩年;1854年規模8.6的安政東海地震和規模8.7的安政南海地震則僅差32小時,而最近一次南海海槽的「全斷裂」地震則要追溯至1707年的規模8.6的寶永地震。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人權組織:川普言論成多國「武器」用來打壓NGO與媒體
(4 小時前) -
日本宮崎縣外海規模6.0地震 幸未發生海嘯
(4 小時前) -
DXC 任命 Anders Lange 擔任採購總監
(4 小時前) -
習近平將到訪 176台灣人柬埔寨涉詐騙恐被送中
(5 小時前) -
DXC 任命 Sandeep Bhanote 為顧問及工程服務的金融服務業主管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