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緊張關係持續升溫 川普任命「反中強硬派」任駐華大使

[周刊王CTWANT] 就在美中關係因貿易衝突陷入高度緊張的時候,美國參議院於29日通過前喬治亞州共和黨籍參議員珀杜(David Perdue)出任駐中國大使的任命案,任命案獲得67票贊成與29票反對通過,另有4名參議員未投票,其中部分民主黨議員也支持這項人事案。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現年75歲的珀杜曾是Dollar General與Reebok等企業的高層主管,也曾於香港居住,甚至在當地從事外包業務,擁有豐富的國際經驗。川普(Donald Trump)於2024年12月提名珀杜擔任此職,表示他將在建立「有效的工作關係」並維持和平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但珀杜在政壇與外交圈中素以「對中強硬派」著稱。他任職參議員期間即被中國智庫列為「反中」人物,過去不僅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當代皇帝」,還指責中國試圖摧毀資本主義與民主。在聽證會中,他強調美國對中國應採取「細緻、無黨派與戰略性」立場,並表示雙邊關係是「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外交挑戰」。
而無巧不巧的是,這項任命生效之際,正值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最高達145%關稅,而中國則以125%關稅進行反制。儘管美國官員強調仍在談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家坤(Guo Jiakun)則明確否認雙方有任何磋商進行。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趙晨昕(Zhao Chenxin)則強調,北京將專注國內發展,降低對美依賴,堅定對抗壓力。
川普政府除在經濟上對中強硬外,也在科技與軍事上採取更具對抗性的立場,特別是在人工智慧與人形機器人等領域。而中國在台灣海峽與南海地區也日益強勢,使雙方關係更加複雜。
儘管如此,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雲(Yun Sun)指出,珀杜的任命為雙方提供了「可信的聯絡管道」,有助於穩定關係。
報導中提到,珀杜曾於2014年當選參議員,2020年敗給民主黨的奧索夫(Jon Ossoff),2022年則未能在初選中擊敗共和黨籍州長坎普(Brian Kemp)。在競選過程中,他積極擁護川普的2020年選舉舞弊說法而引發爭議。此次出任大使,或將是他在政壇的全新轉機。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里施(Jim Risch)表示,珀杜的任命案是委員會「處理過最重要的人事案之一」。川普與中國政府對珀杜獲確認目前尚未發表評論,而中國駐美大使館亦未回應相關提問。
珀杜在聽證會中力挺「美國優先」政策,承諾確保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不受損害。他表示,儘管雙方在敏感議題上存有歧見,但華府與北京仍應尋求「利益交集」,建立穩定與安全的合作關係。隨著他即將赴任,中美是否能在新一輪對抗中找到緩和契機,備受關注。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
港官:違反國安比入黑社會更嚴重 終身不能組織工會
(1 小時前) -
聯款通與My Menu宣布達成合作,旨在為酒店和餐廳提升數字化用餐體驗
(1 小時前) -
星大選交鋒 執政黨強調與美中互信、在野籲拓新市場
(1 小時前) -
Nanoprecise 推出 ReKurv.ai - 新對話式資產智能時代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