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6° )
氣象
2025-02-16 | 台灣醒報

兒童急診檢測法多 PCT預測細菌感染準

「若要快速區分細菌還是病毒感染,多參考PCT監測指標!」醫師陳俊佑16日於研討會表示,兒童有症狀進入急診的檢驗指標很多,如白血球、PCT、CRT等,若細菌感染就要使用抗生素,而其中PCT是近來較能準確判斷是否細菌感染的重要輔助指標。醫師李恩沛則提醒,若使用PCT需定期追蹤,不能一味使用抗生素。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16日舉行「兒童急重症檢測工具標研討會」,邀請國內兒童急診與重症專家分享臨床與最新國際研究。



須注意PCT提高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秘書長陳俊佑表示,兒童急診治療的檢測方式有2種:PCT(前降鈣素)與CRP(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前者經過國際多篇研究綜整發現,對於細菌性感染的辨別度較好。陳俊佑說,正常人血液中PCT濃度小於0.09 ng/ml,如果血液中PCT濃度小於0.5ng/ml,高機率是非細菌性感染,但還要配合臨床症狀觀測。



陳俊佑說,PCT雖然不能完全代表體內細菌狀況,但若PCT數字有變高,症狀惡化或死亡的機率也會增加,醫生在用藥與治療時要特別留意。另外,如果PCT指數有下降、敗血症病人臨床症狀有改善的話,最好要停止抗生素使用,若過量使用抗生素也會殺死體內好菌,反而會讓康復後的狀況變差。



判斷細菌還是病毒

因此他提醒,PCT可作為細菌感染或其他發炎原因的輔助性判斷指標,還有兒童菌血症與敗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腦膜炎也可區分是由病毒還是細菌造成。針對常用的Sepsis抗生素使用建議,陳俊佑則說,若兒童PCT濃度介於0.5到2之間,建議搭配臨床表現、理學檢查與免疫狀況,作為診斷敗血症參考標準,並考慮使用抗生素。



「CRP指標會有延緩上升的狀況!」林口長庚兒童重症加護科主任李恩沛說,PCT可以立即反應是否有細菌感染,CRP對於所有發炎都會有反應。他強調,如果PCT大於0.5,需要隔天再追蹤一次,若緩慢上升或是沒有下降到10%,醫生最好調整目前使用的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標準

他也分享了幾個案例說,有些病友送到醫院的時候血氧掉到89到92之間(正常要93),驗了CRP與PCT,有發現CRP很高、PCT很低的狀況,因此就沒有使用抗生素,最後也排除細菌感染的原因;也有CRP正常(5以內),但PCT非常高的狀況,經過抗生素使用後症狀緩解,且用量也隨著身體狀況改善而減少。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