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7 | 台灣醒報

研究:快走有益健康 可降低心律不整

行走速度也能改善心律健康?根據英國研究,每小時至少4英里的速度行走,其相當於人類快走的速度,可以降低43%的心律不整風險,而平均或快步行走的時間越長,心律不整風險就會更為減少。專家強調,快走也有助於預防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流行疾病。



快走維持心律健康

衛報》報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針對42萬名英國人的步行速度進行13年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者以每小時至少4英里的速度行走,可以降低43%的心律不整風險。



針對研究中的步行速度定義,慢速為每小時低於3英里,快速為每小時超過4英里,而平均速度則為每小時3到4英里之間。據統計,6%的參與者步行速度較慢,53%的參與者步行速度適中,而41%的參與者步行速度較快。



此外,慢速行走的時間長短與心律不整的風險無關,但平均或快步行走的時間越長,心律不整的風險就會更為減少。此外,步行速度與所有心律異常之間的關聯性,其中約有36%受到代謝和發炎因素的影響。



步行較快者多為男性

Science X》指出,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55歲,其中超過一半為女性,而大多數為白人。然而,報告步行速度較快的參與者更有可能是男性,其大多生活在較不貧困的地區,並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格拉斯哥大學健康福祉教授佩爾表示,這項研究探索步行速度和心律不整之間的相關性,並提供代謝和發炎因素可能發揮作用的證據,尤其更快的步行速度可以降低肥胖和發炎的風險,進而降低心律不整的風險。



她指出,這項發現在生物學上有合理解釋,因為過往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步行速度與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代謝因素呈負相關,而這些因素又與心律失常的風險相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