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8° / 26° )
氣象
2025-08-13 | 台灣醒報

醫院盼鬆綁資金來源 衛福部檢討監管機制

「未來會與財稅機關討論監管機制,增加社團法人醫院資金來源!」衛福部次長林靜儀13日於公聽會表示,由於法規鬆綁需要配合其他部會,目前衛福部會協助加強醫院媒合與沙盒試驗,讓社團法人能有其他資金來源。社團醫院代表強調,醫療業毛利率3到5%已很勉強,如今面臨AI、醫療軍備競賽,盼儘速修法鬆綁資金來源。



私立醫院要繳更多稅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13日舉行「《醫療法》第49條及第50條條文修正草案」公聽會。國民黨召委蘇清泉解釋,由於社團法人醫院目前適用《公司法》,要繳個人與營利所得稅共48%,且資金募集不容易,目前與財團法人醫院(公立醫院)一樣都用健保申報,因此盼修正這兩條法案,適度鬆綁社團法人醫院資金來源。



大甲李綜合醫院營運長李俊億表示,社團法人醫院與私人醫院,比起財團法人與公立醫院,起跑點就多了一些賦稅。另外,隨著醫療科技、AI的更新,醫院也需要投入新的設備因應軍備競賽,但社團法人醫院從準醫學中心到地區醫院的變異很大,不過資金募集管道都很有限,盼政府能稍微鬆綁資金募集來源。



先助企業與醫院媒合

「政府的監管機制已經很完整!」李俊億說,衛福部每4年都會審查私人或社團法人醫院的財務與負債問題,都已經有很深入的監控,若能適度放寬資金募集來源,其實也有助國內AI科技公司與醫療產業合作。民進黨立委王正旭則說,相關修正要朝向「醫療權益極大化」與「風險極小化」的目標前進。



對此,林靜儀回應說,由於牽涉到資金流動,甚至可能是稅務問題,未來若要建立監管機制,也要先與財稅主管機關討論。她指出,會與財稅機關討論監管機制,並確保相關資金進入醫院後,可以真正落實到醫療設備投資與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身上,但在法規修正前,衛福部會先協助社團醫院媒合企業,或進行沙盒試驗。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