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 PChome書店
像我這樣的女人,有時優雅,偶爾帶刺:365日絕世女子時光誌(全兩冊,隨書附「絕世女子時光曆卡」)
像我這樣的女人,有時優雅,偶爾帶刺:365日絕世女子時光誌(全兩冊,隨書附「絕世女子時光曆卡」)
作者:凱特王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08 00:00:00
<內容簡介>
以謎之音堆疊而成的每一天,疊加你的底蘊力量;
以絕世女子勇往奔赴的史實,豐富你的多元樣貌;
願時光繾綣而過,你我不再辜負。
──時尚KOL凱特王繼暢銷作品《生為自己,我很開心》後最新力作──
│隨書好禮:絕世女子時光曆卡一組│
內含2022-2023年曆一張、絕世女子無時限月曆六張,共7張。
尺寸12.8*19,採用維納斯細紋紙,雙面全彩印刷
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女人,
不是因為我有絕世容顏、曼妙身材,
也不是因為我嫁了好丈夫、相夫教子、旺夫帶財
僅僅是因為,我想成為這樣的女人。
像我這樣的女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我灑脫、我勇敢,我承認我的柔弱,也感謝我的堅定,
不被世俗所限、不被命定所困,
我只是有時優雅、偶爾帶刺罷了。
來自屏東的凱特,從一位平面設計師跳轉成為擁有十多萬粉絲的時尚觀點自媒體人,這一段崎嶇路途不僅佔去她迄今一半的人生歲月,也錘鍊出這樣一位受到廣大女性讀者擁戴的KOL。除了背離光陰的臉蛋和體態、從容自在的穿搭哲學以外,凱特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她獨立思考的知性腦袋。看著她,我們不禁想問:要經歷過怎樣的歷程才能長成像她這樣的女人?凱特告訴我們,她也是在看著聽著歷史上、生活中的那些女人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屬與答案。
每個靈魂豐富的女人,身上一定有她所經歷的一切,她的複雜是多種性格的疊加,而不是單純的某種呆板人設。因此,她可以既軟弱又堅強,既幼稚又成熟,既像女孩,又像女人,哪怕雞皮鶴髮,她也會有低頭時的羞澀,抬頭時的堅毅。
「我特別喜歡鑽研攸關女性的故事。那些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女性,我一一尋覓探訪,逐個記錄下來。竟發現這些女人的故事沒有一個是重疊的,但殊途同歸,不管生於什麼時代,遭受什麼命運,她們都對生活洋溢著熱情,擁有見解獨到的思考力。這一點深深影響著我,讓我在面對自己的生活時也希望做到保有熱情,並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貫徹下去。 」
──凱特王
這一本以日曆為敘事結構的新型態書籍,整理了凱特心中撼動歷史的絕世女子記事,和凱特社群中最膾炙人口的謎之音特輯,以及每月一篇探討女性議題的長文,向所有在女性自主路途上貢獻一分心力的女力前輩致上敬意,並期許我們都能成為這樣不落俗套的女人,也透過凱特溫和理性的文字梳理,理解女性在歷史上的艱難和挑戰,進而勇敢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難題,成為真正優雅但強韌的女性。
★名人推薦:
跨世代、異領域魅力女性 絕世推薦
女 王-作家
戈家黎-諾亞方舟動物同樂協會創辦人
李 瑜-Tatler Taiwan總編輯/Yutopia創辦人
周品均-唯品風尚集團執行長
林書煒-POP Radio電臺臺長/主持人
岳啟儒-仲誼公關暨Wazaiii/哇哉上課創辦人
周 蕙-美聲天后
許心怡-愛飯團執行長
陳安儀-資深媒體人
郭源元-怪美演員與繪本創作人
賈永婕-抗疫女神
簡嫚書-演員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序)
「我總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閱讀凱特王的文,不是因為艱澀難懂,而是凱特王的精闢總是再再溫柔又深沉地重擊我的心。」──郭源元
★目錄:
作者序│這本書不能幫你解決人生問題,但可以陪你度過每個短暫的一天│
January│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女人│
一月記事與謎之音
February│兩性文章誤終身│
二月記事與謎之音
March│人走茶涼│
三月記事與謎之音
April│延遲滿足│
四月記事與謎之音
May│小菊│
五月記事與謎之音
June│獨立陷阱│
六月記事與謎之音
July│做事與做人│
七月記事與謎之音
August│性,與伴侶價值│
八月記事與謎之音
September│物化│
九月記事與謎之音
October│勝算與熱愛│
十月記事與謎之音
November│花痴│
十一月記事與謎之音
December│夢想│
十二月記事與謎之音
後記│人是很複雜的,女人尤其│
<作者簡介>
凱特王
造型師/時尚觀點自媒體人/作家。
擁有敏銳的時尚基因、聰明睿智的形象及率性自在的女性魅力,從平面設計到造型師,繼而成為時尚自媒體人,以自身經驗與寬闊視野成為極具網路聲量的意見領袖。她在努力與實力間掌握住每一次跳轉的機會,持續深耕文字,為自己美麗,也為自己創造價值。
著有《時尚,只是女人的態度》、《生為自己,我很開心》、《網紅們》等書。
WEBSITE │ https://www.imkatewang.com/
INSTAGRAM │ @KATEWANG_KATE
★內文試閱:
一月
|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女人|
女人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個女人」這件事,往往因為性別差異。七歲那年,父親意外過世,因為所生皆是女兒,按照傳統,將來會出嫁,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名字無法刻在碑上立碑。家中長輩商議後,逐令父親的弟弟,我的二叔,名義上過繼一個兒子給我母親,替代我成為立碑人。
這件事的始末,沒有人問過我的感受,我的意願。每年掃墓,我看著墓碑上立碑人的名字總覺得荒唐諷刺,因為二叔的二兒子,我的二堂哥,從來沒有來掃過我父親的墓。他成為立碑人,也沒有人問過他的感受,他的意願。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性別的荒謬性,或許也奠定了後來的我一直在女人的身份上做他人眼中出格的事。因為我是女人,所以就天然地被剝奪了某些權利,或只限於某種發展,對我而言,那全都是要打破的限制。
成長的路上,只要是長輩,無不希望妳是個大方可愛懂事的女孩,將來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嫁一位好老公,疼妳,照顧妳。但我雙眼可及之處,少有一位女性長輩的丈夫是她們口中的好老公,然而她們也這樣過了一生,並帶著這樣的一輩子希望後輩繼續過下去。
可笑不?
愛情、婚姻的成功,成為女人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章,她們從來不被鼓勵去追求那些需要獨自扛起代價且不一定會成功的關於事業的夢想,因為一切可能都比不上「嫁一位好老公」來的讓人羨慕。
所以秀恩愛有用,秀妳對工作的堅持,別人只覺得辛苦。
這幾年拜社群之賜,我也成了某些人眼中的成功人士,還有些讀者說想成為像我這樣的女人,以我為目標。這些話我相信是誠懇的,但捫心自問,我聽得很心虛。
首先,我就不覺得自己成功,我確實完成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一路做著自己想做也喜歡做的事,但每每完成階段性的目標,我就開始覺得不滿足,開始覺得我應該還要挑戰些什麼,去突破目前的狀態。
由於不斷地追求,所以從來不曾覺得自已成功。至於那些挑戰失敗的目標,當著別人的面,我自然也羞於提起,更遑論說「那些失敗的經驗都是成長的養份」這樣矯情的話了。
像我這樣的女人,好強,但也不是非得什麼都跟自己過不去,可以得過且過的時候,我也會適時地放過自己,並稱之為「有彈性」。唯一的優點可能是毅力與耐心,除此之外,我常感於自己的資質平庸,會默默羨慕起強者。
閱讀與寫作是我人生中迄今堅持最久的一件事。如果有人提問「有哪些生活小習慣,只要堅持下去,就可以慢慢改變一個人」,那我的答案肯定是閱讀與寫作。閱讀那些文學作品,不僅讓我的思想不會僵化,更讓我有幸一覽各種聰明人內心的世界。而寫作是一種「輸出」,是提高思考力與表達能力的最佳途徑。如果我想得很多很多,卻無法將之具體化,那些精采的想法終究停留在想像而已,它會隨著時間過去逐漸消失在我的生命裡,但如果我記錄下來了,它便一直存在。
閱讀與寫作因為在短時間內無法看到太直接的收益,往往因此令人忽視。它也被某些人視作有點「裝」的習慣,有過於刻意的嫌疑。這麼說或許不夠客觀,但我從很多讀者闡述問題的文字中發現:無論你是誰,從事什麼工作,清晰的文字表達體現的其實是你清晰的思路,這一點,見字如面,隔著螢幕都能知道這個人的邏輯如何。用文字描述一件事如果都說不明白,讓他說話他也說不明白。一年總要在後台解決上百個讀者問題的我,對這一點體會尤深。
過去,因為感興趣的理由,我特別喜歡鑽研攸關女性的故事。那些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女性,我一一尋覓探訪,逐個記錄下來。竟發現這些女人的故事沒有一個是重疊的,但殊途同歸,不管生於什麼時代,遭受什麼命運,她們都對生活洋溢著熱情,擁有見解獨到的思考力。
這一點深深影響著我,讓我在面對自己的生活時也希望做到保有熱情,並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貫徹下去。
我之所成為這樣的女人,幸運地在中年受到一些人的肯定,想必是我做對了些什麼吧。回首這段路,我跟所有人都一樣,跌跌撞撞地摸索試探,走過許多冤枉路。我沒有捷徑可以提供,說不出「改變人生,只要做到X點」這種暗示你繳智商稅的話。在我的成長路上,盡是不合時宜的勤勉,沒有天才的犒賞。
即便如此,像我這樣的女人啊,還是偶爾會自我感覺良好的。
一月紀事&謎之音
01.01 元旦
你是活了一生?還是只活了一天然後重複了一生?比起不可測的未來,我更害怕一眼就望到頭、毫無波瀾的人生。
01.02
網路是健忘的,卻又是長情的。一個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給自己貼過的鮮明標籤、強加在身上的人設,都會留下痕跡。有些會反哺,有些則會反弒。
01.03
我懂事、聽話、孝順、乖巧、溫柔、脾氣好。
不抽煙、沒刺青、不漂頭髮,也不說髒話。
喜歡宅在家看書追劇,不愛往外跑。
但我知道,我不是好女孩。
01.04
比起「了解」,我更喜歡「理解」這個詞。
我對理解的解釋是:願意試著走進你的世界,接納你生活的不如意,為你的閃光時刻開心,也不怕接觸你性格中最暗的角落。
愛你的野蠻成長,包括不堪。
01.05
女人總要抓住一個可控制的雄性,否則一生憤憤不平。
媽寶男身後那位「為你好」的母親、在APP裡定位男友手機的女友。
每每想到,都要不寒而慄。
01.06
1412年1月6日,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成為法國傳奇女英雄的聖女貞德出生。
不識字的鄉村女孩貞德成為英法百年戰爭的關鍵性人物,使法國轉敗為勝,卻也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大犧牲者。她去世的那天5月30日被定為聖女貞德的紀念日,被作為自由和正義的象徵,但體現的卻是人類在戰爭中的神性與魔性。
01.07 湯德章紀念日
任何一個人,只要變得黏人,就開始不可愛了。
這世界可能只有貓可以。
01.08
人很難做到不帶著偏見,既然這樣,不如就別客觀吧。
01.09
1908年1月9日,法國女作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出生
西蒙‧波娃為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創始人之一。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引起世界極大的反響,被稱作女性主義聖經。她認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被塑造成的」。西蒙‧波娃寫了許多作品,而《第二性》無疑是她獲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來討論女性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
我推薦每個想探索女性身分的女人看這套書,會更清楚知道這一生該怎麼過才算對得起自己。
01.10
都在掩飾,都在試探,都在權衡。
都在顧左右而言他,都在醉翁之意不在酒。
熱烈的、坦蕩的、可愛的、真誠的、已經難得一見了吧?
我們職場如此,社交如此,連愛情都是如此。
01.11
年輕時,不懂裝懂;中年後,懂了也裝糊塗。
並非我們自願活得不明不白,只因人生中總有好多事,
一用力,就會拆穿;一拆穿,就會失去。
01.12
長大以後我們會失去很多權利,
當眾崩潰是其中一項。
什麼時候你偷偷躲起來哭了?
那也許就是成長的開始。
01.13
不要太早為一個人傾盡所有,因為你太年輕了。
但當你明白這一切是怎麼回事兒的時候,
也許就又捨不得給了。
01.14
1907年1月14日 ,秋瑾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
《中國女報》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鼓吹婦女解放,呼籲婦女走向社會,是中國最早的女性刊物之一,但只發行了兩期就隨著秋瑾就義犧牲而停刊了,實在可惜。在動盪的時代,女性想要活出自我,真的得靠多數人的熱情呼籲,人一多了,就不覺得孤軍奮戰了。
但其實認真想想,任何時候不都是這樣的嗎?響應的人多了,就有力量了!
01.15
1943年1月15日,日本女演員樹木希林出生於日本京都
作為導演是枝裕和御用的媽媽女神,樹木希林一生就像劇中的人物形象一樣豁達自由。記者曾請他給年輕人一些人生建議,她說:「請不要問我這麼難的問題。如果我是年輕人,老年人說什麼我是不會聽的。」
她閃婚嫁給搖滾歌手,被家暴後分居,卻始終不想離婚。這不是傳統女人的忍耐,因為她說:「即使下輩子遇見了,肯定還是會愛上他,再次度過狼狽的一生。」
一個女人為何而愛,為何而承受,才是活明白。
01.16
1933年1月16日,美國女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出生於美國紐約
桑塔格的寫作領域廣泛,在文學界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廣博的知識著稱,被喻為「美國公眾的良心」。著有評論文集《反對闡釋》、小說《在美國》等書。本身為雙性戀者,被許多文藝青年視為理想型作家。
越深入探索桑塔格,越覺得所謂「自由」在她身上被詮釋的淋漓盡致。也許有人覺得她一生所作所為很荒唐,閃婚、生子,而後又拋家棄子去念博士,一生周旋在男男女女之間。但她也許只是不在乎他人眼光,想為自己用力活一次罷了。
01.17
沒有任何一樣靜止不動、不發展的事物是可以長久的,
把一切視作理所當然,就是這一切崩塌的開始。
任何關係都是這樣,越是希望留在最初或當下,
往往越是會失去一切。
01.18
希望女人能明白,婚姻法保護的是財產而不是感情和道德。
奉此觀念為圭臬的同時,也能相信好的婚姻關係比愛情更能實現「不離不棄,榮辱與共」的境界。
這兩者並不違和,倒是十分清醒與浪漫。
01.19
多數年輕女孩從小就被公主童話、言情小說、偶像劇投餵了簡單且與現實脫離的愛情觀。潛移默化之下,讓她們長大容易成為情感的奴隸,樂於為所謂的「付出」貢獻自己,並在一次次的浪漫驅使下,消耗自身的能量,最終喪失理性的思考。
01.20
人應該有熱愛,愛一些滾燙燙的夢想,然後與之相互成全。
又或者,至少要在這種熱愛中讀懂自己。
希望多年後,我回憶起自己熱愛過的人事物,那些美好的感覺在我的心口仍有餘溫。
這些,對一個人來說才是生命裡真正的光。
1.21
有時,「世間的美好」是因為差異的存在。
在見識事物不同的形態後,能從中品味人與人之間變幻莫測的關係,
試著學會調節焦距看人性的細節與輪廓,
了解這一切並非只存在一種解釋或單一的模樣。
01.22
1973年1月22日,美國最高法院宣判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確認女性享有合法墮胎權
美國最高法院以7比2的懸殊表決確認女性決定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受到憲法上個人自主權和隱私權規定的保護。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承認墮胎合法化的判決。
法律、人權、自由、生命,如何平衡?這個問題將近半世紀了,卻依然困擾我們。社會中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強迫一位女性去孕育一個她不想與其生活的孩子,這也許才是如今多數女人對自己握有合法墮胎權的態度。
01.23
每個人應該都要有和自己相處的時刻,做喜歡的事情,不受打擾,專心投入。
這樣的獨處從小到大,從年輕到老,從單身到兩個人,都不應該輕易被任何事取代。
找到和自己相處的方式,與自我對話一輩子。
01.24
1862年1月24日,女作家伊蒂絲.華頓(Edith Wharton)出生於美國紐約
雖出生於紐約上流社會,但年輕時的她害羞而熱愛讀書,並不熱衷上流社會的活動,而是更喜歡用自己的雙眼觀察這個圈子。著有《純真年代》,並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年輕時看《純真年代》會更傾向於為社會大眾所不容的情感追求,但隨著年紀漸長,也慢慢體會到為何多數人選擇屈從社會價值的原因。畢竟,逆光飛行不僅需要勇氣,更要有必死的決心,而隨大流永遠最「安全」,也最可靠。
01.25
1882年1月25日,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於英國倫敦
她是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
1928年10月,吳爾芙在劍橋大學專收女生的學院演講,這些演講內容後來集結成書,成為女性主義經典文學《自己的房間》。書裡的開篇,她以女性與文學的關係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女人想要寫小說,必須要有錢,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
時至今日,這句話可以改寫為「女人想要_______,必須要有錢,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空白處是你的夢想,自己去填寫。
01.26
我不特別愛哄人,唯獨哄我自己。
生活就是哄自己,把自己勸明白了,就什麼都解決了。
01.27
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出生。
成長於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在宋家三姊妹中排行老二。雖然與孫中山的婚姻不被家人同意,但她依然在孫中山革命失敗至日本避難時,與這位大她二十七歲的革命領導人結婚,成為他一生的伴侶,並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展顯了她在政治上的影響。
孫中山去世後,她逐漸走向與家人不同的政治立場,支持共產黨,一生在中國度過。儘管如此,她依舊是那個時代優秀傑出的女子。
01.28
社交的本質是各取所需,懂得這一點會輕鬆很多。有人跟你漸行見遠了,或許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而是他已經不需要你了。
01.29
1954年1月29日,美國電視脫口秀主持人、製作人、投資家、慈善家歐普拉( Oprah Gail Winfrey )出生。
歐普拉的身上有好幾種標籤,最主要的應當是「典型美國夢的化身」。她的經歷與身份的複雜性,再加上後來的成功,使得她擁有無法複製的傳奇人生。
歐普拉成長的過程中在貧窮與騷擾中度過。9歲被一名男性長輩性侵,隨後數年一直活在性侵的陰影下,14歲曾產下一名早夭的孩子。母親因無餘力照顧,逐將她交予親生父親與繼母。在他們的教育下,她漸漸從暴走的青春期回歸正途,完成學業,並找到人生的志趣。從問題少女到脫口秀女王,女人生命裡堅強的韌性被她演繹得淋漓盡致。
「黑人、私生女、胖子、出身南方、庸俗、市井、有生氣」在歐普拉取得成功後成為她極具傳奇色彩的個人特色。25年的脫口秀節目,也奠定了她在美國人心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代表某種美國價值的輸出。不管什麼膚色、年齡、種族的女性,都能從歐普拉身上找到自己想要的勇氣,只要你對自己不放棄,那麼人生的路就會有出口。
01.30
1595年1月30日 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首演
莎士比亞藉由創造出《羅密歐與茱麗葉》這段浪漫的愛情悲劇告訴我們:「相愛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愛情的走向卻經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即便如此,這部作品仍舊帶給人們對愛情的自由與嚮往,也順便印證了,偉大的作品往往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你看。
01.31
「時間長了,一切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哪怕情況再壞,久了,你也習慣了。
作者:凱特王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08 00:00:00
<內容簡介>
以謎之音堆疊而成的每一天,疊加你的底蘊力量;
以絕世女子勇往奔赴的史實,豐富你的多元樣貌;
願時光繾綣而過,你我不再辜負。
──時尚KOL凱特王繼暢銷作品《生為自己,我很開心》後最新力作──
│隨書好禮:絕世女子時光曆卡一組│
內含2022-2023年曆一張、絕世女子無時限月曆六張,共7張。
尺寸12.8*19,採用維納斯細紋紙,雙面全彩印刷
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女人,
不是因為我有絕世容顏、曼妙身材,
也不是因為我嫁了好丈夫、相夫教子、旺夫帶財
僅僅是因為,我想成為這樣的女人。
像我這樣的女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我灑脫、我勇敢,我承認我的柔弱,也感謝我的堅定,
不被世俗所限、不被命定所困,
我只是有時優雅、偶爾帶刺罷了。
來自屏東的凱特,從一位平面設計師跳轉成為擁有十多萬粉絲的時尚觀點自媒體人,這一段崎嶇路途不僅佔去她迄今一半的人生歲月,也錘鍊出這樣一位受到廣大女性讀者擁戴的KOL。除了背離光陰的臉蛋和體態、從容自在的穿搭哲學以外,凱特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她獨立思考的知性腦袋。看著她,我們不禁想問:要經歷過怎樣的歷程才能長成像她這樣的女人?凱特告訴我們,她也是在看著聽著歷史上、生活中的那些女人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屬與答案。
每個靈魂豐富的女人,身上一定有她所經歷的一切,她的複雜是多種性格的疊加,而不是單純的某種呆板人設。因此,她可以既軟弱又堅強,既幼稚又成熟,既像女孩,又像女人,哪怕雞皮鶴髮,她也會有低頭時的羞澀,抬頭時的堅毅。
「我特別喜歡鑽研攸關女性的故事。那些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女性,我一一尋覓探訪,逐個記錄下來。竟發現這些女人的故事沒有一個是重疊的,但殊途同歸,不管生於什麼時代,遭受什麼命運,她們都對生活洋溢著熱情,擁有見解獨到的思考力。這一點深深影響著我,讓我在面對自己的生活時也希望做到保有熱情,並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貫徹下去。 」
──凱特王
這一本以日曆為敘事結構的新型態書籍,整理了凱特心中撼動歷史的絕世女子記事,和凱特社群中最膾炙人口的謎之音特輯,以及每月一篇探討女性議題的長文,向所有在女性自主路途上貢獻一分心力的女力前輩致上敬意,並期許我們都能成為這樣不落俗套的女人,也透過凱特溫和理性的文字梳理,理解女性在歷史上的艱難和挑戰,進而勇敢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難題,成為真正優雅但強韌的女性。
★名人推薦:
跨世代、異領域魅力女性 絕世推薦
女 王-作家
戈家黎-諾亞方舟動物同樂協會創辦人
李 瑜-Tatler Taiwan總編輯/Yutopia創辦人
周品均-唯品風尚集團執行長
林書煒-POP Radio電臺臺長/主持人
岳啟儒-仲誼公關暨Wazaiii/哇哉上課創辦人
周 蕙-美聲天后
許心怡-愛飯團執行長
陳安儀-資深媒體人
郭源元-怪美演員與繪本創作人
賈永婕-抗疫女神
簡嫚書-演員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序)
「我總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閱讀凱特王的文,不是因為艱澀難懂,而是凱特王的精闢總是再再溫柔又深沉地重擊我的心。」──郭源元
★目錄:
作者序│這本書不能幫你解決人生問題,但可以陪你度過每個短暫的一天│
January│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女人│
一月記事與謎之音
February│兩性文章誤終身│
二月記事與謎之音
March│人走茶涼│
三月記事與謎之音
April│延遲滿足│
四月記事與謎之音
May│小菊│
五月記事與謎之音
June│獨立陷阱│
六月記事與謎之音
July│做事與做人│
七月記事與謎之音
August│性,與伴侶價值│
八月記事與謎之音
September│物化│
九月記事與謎之音
October│勝算與熱愛│
十月記事與謎之音
November│花痴│
十一月記事與謎之音
December│夢想│
十二月記事與謎之音
後記│人是很複雜的,女人尤其│
<作者簡介>
凱特王
造型師/時尚觀點自媒體人/作家。
擁有敏銳的時尚基因、聰明睿智的形象及率性自在的女性魅力,從平面設計到造型師,繼而成為時尚自媒體人,以自身經驗與寬闊視野成為極具網路聲量的意見領袖。她在努力與實力間掌握住每一次跳轉的機會,持續深耕文字,為自己美麗,也為自己創造價值。
著有《時尚,只是女人的態度》、《生為自己,我很開心》、《網紅們》等書。
WEBSITE │ https://www.imkatewang.com/
INSTAGRAM │ @KATEWANG_KATE
★內文試閱:
一月
|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女人|
女人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個女人」這件事,往往因為性別差異。七歲那年,父親意外過世,因為所生皆是女兒,按照傳統,將來會出嫁,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名字無法刻在碑上立碑。家中長輩商議後,逐令父親的弟弟,我的二叔,名義上過繼一個兒子給我母親,替代我成為立碑人。
這件事的始末,沒有人問過我的感受,我的意願。每年掃墓,我看著墓碑上立碑人的名字總覺得荒唐諷刺,因為二叔的二兒子,我的二堂哥,從來沒有來掃過我父親的墓。他成為立碑人,也沒有人問過他的感受,他的意願。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性別的荒謬性,或許也奠定了後來的我一直在女人的身份上做他人眼中出格的事。因為我是女人,所以就天然地被剝奪了某些權利,或只限於某種發展,對我而言,那全都是要打破的限制。
成長的路上,只要是長輩,無不希望妳是個大方可愛懂事的女孩,將來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嫁一位好老公,疼妳,照顧妳。但我雙眼可及之處,少有一位女性長輩的丈夫是她們口中的好老公,然而她們也這樣過了一生,並帶著這樣的一輩子希望後輩繼續過下去。
可笑不?
愛情、婚姻的成功,成為女人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章,她們從來不被鼓勵去追求那些需要獨自扛起代價且不一定會成功的關於事業的夢想,因為一切可能都比不上「嫁一位好老公」來的讓人羨慕。
所以秀恩愛有用,秀妳對工作的堅持,別人只覺得辛苦。
這幾年拜社群之賜,我也成了某些人眼中的成功人士,還有些讀者說想成為像我這樣的女人,以我為目標。這些話我相信是誠懇的,但捫心自問,我聽得很心虛。
首先,我就不覺得自己成功,我確實完成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一路做著自己想做也喜歡做的事,但每每完成階段性的目標,我就開始覺得不滿足,開始覺得我應該還要挑戰些什麼,去突破目前的狀態。
由於不斷地追求,所以從來不曾覺得自已成功。至於那些挑戰失敗的目標,當著別人的面,我自然也羞於提起,更遑論說「那些失敗的經驗都是成長的養份」這樣矯情的話了。
像我這樣的女人,好強,但也不是非得什麼都跟自己過不去,可以得過且過的時候,我也會適時地放過自己,並稱之為「有彈性」。唯一的優點可能是毅力與耐心,除此之外,我常感於自己的資質平庸,會默默羨慕起強者。
閱讀與寫作是我人生中迄今堅持最久的一件事。如果有人提問「有哪些生活小習慣,只要堅持下去,就可以慢慢改變一個人」,那我的答案肯定是閱讀與寫作。閱讀那些文學作品,不僅讓我的思想不會僵化,更讓我有幸一覽各種聰明人內心的世界。而寫作是一種「輸出」,是提高思考力與表達能力的最佳途徑。如果我想得很多很多,卻無法將之具體化,那些精采的想法終究停留在想像而已,它會隨著時間過去逐漸消失在我的生命裡,但如果我記錄下來了,它便一直存在。
閱讀與寫作因為在短時間內無法看到太直接的收益,往往因此令人忽視。它也被某些人視作有點「裝」的習慣,有過於刻意的嫌疑。這麼說或許不夠客觀,但我從很多讀者闡述問題的文字中發現:無論你是誰,從事什麼工作,清晰的文字表達體現的其實是你清晰的思路,這一點,見字如面,隔著螢幕都能知道這個人的邏輯如何。用文字描述一件事如果都說不明白,讓他說話他也說不明白。一年總要在後台解決上百個讀者問題的我,對這一點體會尤深。
過去,因為感興趣的理由,我特別喜歡鑽研攸關女性的故事。那些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女性,我一一尋覓探訪,逐個記錄下來。竟發現這些女人的故事沒有一個是重疊的,但殊途同歸,不管生於什麼時代,遭受什麼命運,她們都對生活洋溢著熱情,擁有見解獨到的思考力。
這一點深深影響著我,讓我在面對自己的生活時也希望做到保有熱情,並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貫徹下去。
我之所成為這樣的女人,幸運地在中年受到一些人的肯定,想必是我做對了些什麼吧。回首這段路,我跟所有人都一樣,跌跌撞撞地摸索試探,走過許多冤枉路。我沒有捷徑可以提供,說不出「改變人生,只要做到X點」這種暗示你繳智商稅的話。在我的成長路上,盡是不合時宜的勤勉,沒有天才的犒賞。
即便如此,像我這樣的女人啊,還是偶爾會自我感覺良好的。
一月紀事&謎之音
01.01 元旦
你是活了一生?還是只活了一天然後重複了一生?比起不可測的未來,我更害怕一眼就望到頭、毫無波瀾的人生。
01.02
網路是健忘的,卻又是長情的。一個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給自己貼過的鮮明標籤、強加在身上的人設,都會留下痕跡。有些會反哺,有些則會反弒。
01.03
我懂事、聽話、孝順、乖巧、溫柔、脾氣好。
不抽煙、沒刺青、不漂頭髮,也不說髒話。
喜歡宅在家看書追劇,不愛往外跑。
但我知道,我不是好女孩。
01.04
比起「了解」,我更喜歡「理解」這個詞。
我對理解的解釋是:願意試著走進你的世界,接納你生活的不如意,為你的閃光時刻開心,也不怕接觸你性格中最暗的角落。
愛你的野蠻成長,包括不堪。
01.05
女人總要抓住一個可控制的雄性,否則一生憤憤不平。
媽寶男身後那位「為你好」的母親、在APP裡定位男友手機的女友。
每每想到,都要不寒而慄。
01.06
1412年1月6日,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成為法國傳奇女英雄的聖女貞德出生。
不識字的鄉村女孩貞德成為英法百年戰爭的關鍵性人物,使法國轉敗為勝,卻也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大犧牲者。她去世的那天5月30日被定為聖女貞德的紀念日,被作為自由和正義的象徵,但體現的卻是人類在戰爭中的神性與魔性。
01.07 湯德章紀念日
任何一個人,只要變得黏人,就開始不可愛了。
這世界可能只有貓可以。
01.08
人很難做到不帶著偏見,既然這樣,不如就別客觀吧。
01.09
1908年1月9日,法國女作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出生
西蒙‧波娃為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創始人之一。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引起世界極大的反響,被稱作女性主義聖經。她認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被塑造成的」。西蒙‧波娃寫了許多作品,而《第二性》無疑是她獲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來討論女性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
我推薦每個想探索女性身分的女人看這套書,會更清楚知道這一生該怎麼過才算對得起自己。
01.10
都在掩飾,都在試探,都在權衡。
都在顧左右而言他,都在醉翁之意不在酒。
熱烈的、坦蕩的、可愛的、真誠的、已經難得一見了吧?
我們職場如此,社交如此,連愛情都是如此。
01.11
年輕時,不懂裝懂;中年後,懂了也裝糊塗。
並非我們自願活得不明不白,只因人生中總有好多事,
一用力,就會拆穿;一拆穿,就會失去。
01.12
長大以後我們會失去很多權利,
當眾崩潰是其中一項。
什麼時候你偷偷躲起來哭了?
那也許就是成長的開始。
01.13
不要太早為一個人傾盡所有,因為你太年輕了。
但當你明白這一切是怎麼回事兒的時候,
也許就又捨不得給了。
01.14
1907年1月14日 ,秋瑾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
《中國女報》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鼓吹婦女解放,呼籲婦女走向社會,是中國最早的女性刊物之一,但只發行了兩期就隨著秋瑾就義犧牲而停刊了,實在可惜。在動盪的時代,女性想要活出自我,真的得靠多數人的熱情呼籲,人一多了,就不覺得孤軍奮戰了。
但其實認真想想,任何時候不都是這樣的嗎?響應的人多了,就有力量了!
01.15
1943年1月15日,日本女演員樹木希林出生於日本京都
作為導演是枝裕和御用的媽媽女神,樹木希林一生就像劇中的人物形象一樣豁達自由。記者曾請他給年輕人一些人生建議,她說:「請不要問我這麼難的問題。如果我是年輕人,老年人說什麼我是不會聽的。」
她閃婚嫁給搖滾歌手,被家暴後分居,卻始終不想離婚。這不是傳統女人的忍耐,因為她說:「即使下輩子遇見了,肯定還是會愛上他,再次度過狼狽的一生。」
一個女人為何而愛,為何而承受,才是活明白。
01.16
1933年1月16日,美國女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出生於美國紐約
桑塔格的寫作領域廣泛,在文學界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廣博的知識著稱,被喻為「美國公眾的良心」。著有評論文集《反對闡釋》、小說《在美國》等書。本身為雙性戀者,被許多文藝青年視為理想型作家。
越深入探索桑塔格,越覺得所謂「自由」在她身上被詮釋的淋漓盡致。也許有人覺得她一生所作所為很荒唐,閃婚、生子,而後又拋家棄子去念博士,一生周旋在男男女女之間。但她也許只是不在乎他人眼光,想為自己用力活一次罷了。
01.17
沒有任何一樣靜止不動、不發展的事物是可以長久的,
把一切視作理所當然,就是這一切崩塌的開始。
任何關係都是這樣,越是希望留在最初或當下,
往往越是會失去一切。
01.18
希望女人能明白,婚姻法保護的是財產而不是感情和道德。
奉此觀念為圭臬的同時,也能相信好的婚姻關係比愛情更能實現「不離不棄,榮辱與共」的境界。
這兩者並不違和,倒是十分清醒與浪漫。
01.19
多數年輕女孩從小就被公主童話、言情小說、偶像劇投餵了簡單且與現實脫離的愛情觀。潛移默化之下,讓她們長大容易成為情感的奴隸,樂於為所謂的「付出」貢獻自己,並在一次次的浪漫驅使下,消耗自身的能量,最終喪失理性的思考。
01.20
人應該有熱愛,愛一些滾燙燙的夢想,然後與之相互成全。
又或者,至少要在這種熱愛中讀懂自己。
希望多年後,我回憶起自己熱愛過的人事物,那些美好的感覺在我的心口仍有餘溫。
這些,對一個人來說才是生命裡真正的光。
1.21
有時,「世間的美好」是因為差異的存在。
在見識事物不同的形態後,能從中品味人與人之間變幻莫測的關係,
試著學會調節焦距看人性的細節與輪廓,
了解這一切並非只存在一種解釋或單一的模樣。
01.22
1973年1月22日,美國最高法院宣判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確認女性享有合法墮胎權
美國最高法院以7比2的懸殊表決確認女性決定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受到憲法上個人自主權和隱私權規定的保護。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承認墮胎合法化的判決。
法律、人權、自由、生命,如何平衡?這個問題將近半世紀了,卻依然困擾我們。社會中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強迫一位女性去孕育一個她不想與其生活的孩子,這也許才是如今多數女人對自己握有合法墮胎權的態度。
01.23
每個人應該都要有和自己相處的時刻,做喜歡的事情,不受打擾,專心投入。
這樣的獨處從小到大,從年輕到老,從單身到兩個人,都不應該輕易被任何事取代。
找到和自己相處的方式,與自我對話一輩子。
01.24
1862年1月24日,女作家伊蒂絲.華頓(Edith Wharton)出生於美國紐約
雖出生於紐約上流社會,但年輕時的她害羞而熱愛讀書,並不熱衷上流社會的活動,而是更喜歡用自己的雙眼觀察這個圈子。著有《純真年代》,並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年輕時看《純真年代》會更傾向於為社會大眾所不容的情感追求,但隨著年紀漸長,也慢慢體會到為何多數人選擇屈從社會價值的原因。畢竟,逆光飛行不僅需要勇氣,更要有必死的決心,而隨大流永遠最「安全」,也最可靠。
01.25
1882年1月25日,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於英國倫敦
她是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
1928年10月,吳爾芙在劍橋大學專收女生的學院演講,這些演講內容後來集結成書,成為女性主義經典文學《自己的房間》。書裡的開篇,她以女性與文學的關係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女人想要寫小說,必須要有錢,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
時至今日,這句話可以改寫為「女人想要_______,必須要有錢,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空白處是你的夢想,自己去填寫。
01.26
我不特別愛哄人,唯獨哄我自己。
生活就是哄自己,把自己勸明白了,就什麼都解決了。
01.27
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出生。
成長於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在宋家三姊妹中排行老二。雖然與孫中山的婚姻不被家人同意,但她依然在孫中山革命失敗至日本避難時,與這位大她二十七歲的革命領導人結婚,成為他一生的伴侶,並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展顯了她在政治上的影響。
孫中山去世後,她逐漸走向與家人不同的政治立場,支持共產黨,一生在中國度過。儘管如此,她依舊是那個時代優秀傑出的女子。
01.28
社交的本質是各取所需,懂得這一點會輕鬆很多。有人跟你漸行見遠了,或許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而是他已經不需要你了。
01.29
1954年1月29日,美國電視脫口秀主持人、製作人、投資家、慈善家歐普拉( Oprah Gail Winfrey )出生。
歐普拉的身上有好幾種標籤,最主要的應當是「典型美國夢的化身」。她的經歷與身份的複雜性,再加上後來的成功,使得她擁有無法複製的傳奇人生。
歐普拉成長的過程中在貧窮與騷擾中度過。9歲被一名男性長輩性侵,隨後數年一直活在性侵的陰影下,14歲曾產下一名早夭的孩子。母親因無餘力照顧,逐將她交予親生父親與繼母。在他們的教育下,她漸漸從暴走的青春期回歸正途,完成學業,並找到人生的志趣。從問題少女到脫口秀女王,女人生命裡堅強的韌性被她演繹得淋漓盡致。
「黑人、私生女、胖子、出身南方、庸俗、市井、有生氣」在歐普拉取得成功後成為她極具傳奇色彩的個人特色。25年的脫口秀節目,也奠定了她在美國人心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代表某種美國價值的輸出。不管什麼膚色、年齡、種族的女性,都能從歐普拉身上找到自己想要的勇氣,只要你對自己不放棄,那麼人生的路就會有出口。
01.30
1595年1月30日 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首演
莎士比亞藉由創造出《羅密歐與茱麗葉》這段浪漫的愛情悲劇告訴我們:「相愛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愛情的走向卻經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即便如此,這部作品仍舊帶給人們對愛情的自由與嚮往,也順便印證了,偉大的作品往往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你看。
01.31
「時間長了,一切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哪怕情況再壞,久了,你也習慣了。
最新生活新聞
-
-
農村水保署輔導農村好店 融地方元素打造新亮點
(15 分鐘前) -
冷氣團發威合歡山水氣足 民眾上山等待降雪
(18 分鐘前) -
北部校園爆百日咳群聚!再增2例 北部12歲男童「4症狀」曝光
(20 分鐘前) -
婦人搭公車遇急煞跌倒流產 議員指北市涉包庇業者
(2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