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7 | PChome書店
數字偏見:不再被操弄與誤導,洞悉偽科學的防彈思考
數字偏見:不再被操弄與誤導,洞悉偽科學的防彈思考
作者:桑妮‧布勞(sanne blauw)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1-12-30 00:00:00
<內容簡介>
有個現象愈來愈顯著,那就是數字決定世界的面貌:
從退休年齡到Facebook點擊次數,從國內生產總值到我們的收入。
但有沒有可能,你愈相信數字,就離真相愈遠?
在現代社會,我們的日常生活早已離不開數字,這並非誇大。
例如,我們靠降雨機率思索今天該穿哪雙鞋、
靠體重計決定晚上的聚餐該不該參加、靠考試分數衡量自己的表現。
數字也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身體條件才是健康、怎樣的生活水準才叫富足、
要得到什麼結果才叫第一,甚至判讀幾個月後是否在世。
因為相信「數字會說話」,所以愈來愈多的決策依賴數據。
企業用數字衡量員工是否努力、政府用數字證明不辜負人民期待、
媒體用數字告訴我們誰可能贏得選舉,以及經濟是否成長。
由於數字能形塑他人對自己的觀感、左右我們的情緒,
於是政客、企業和媒體,開始試圖操弄人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
更讓有心人士拿來成為製造懷疑與恐懼的最佳利器──
.性學家金賽用偏頗數據定義了男女的性傾向
.菸草工業夥同科學家,用似是而非的數據混淆吸菸對致癌的影響
.智商高低分數,拿來成為美國政府推行種族絕育法案的理由
數字、分數、排名、民意測驗和大數據,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變得愈來愈重要。
然而就像美國諺語:「槍不會殺人,但拿槍的人會。」一樣,
數字不會撒謊,但使用數字的人會。
在這假新聞充斥、製造真相的時代,
即使你對數字無感,數字依然深刻影響你的人生。
數字讓人自以為擁有獨立思考,
但其實,我們比想像中更容易掉進用理性科學編織而成的思維陷阱。
在本書中,經濟學家桑妮.布勞結合數學、經濟學和歷史,
用通俗又簡潔的說故事風格(而非數據),
帶領大家開啟一段關於數字偏見的探索旅程,
並試圖揭示如果對誇大又別有居心的數據照單全收,我們將會陷入何種危險境地。
★名人推薦:
國內好評推薦(按首字筆畫排序)──
張瑞棋|「科學棋談」粉絲團版主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賴以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副教授 、「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國外好評推薦──
羅格.布雷格曼|《人慈》作者、知名歷史學家
提姆.哈福特|《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作者
荷雪.范迪克|前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
費克.霍爾斯瑪|荷蘭阿姆斯特丹市長
約尼卡.斯梅茨|荷蘭萊登大學科學傳播學系教授
芭芭拉.巴爾斯馬|經濟學家
這是一本令人大開眼界的作品!桑妮.布勞結合數學、經濟學和歷史,為我們提供一場豐富的知識饗宴。如果想知道更多,請翻開書,聽她道來。
──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 Bregman),《人慈》作者、知名歷史學家
本書結合生動故事與權威分析,試圖提醒所有人假如再不提高警覺,數字將會毫不留情地讓我們從此誤入歧途。 ──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作者
桑妮.布勞生動描述數字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以及隱藏在數字背後的思維謬誤。如果想對自己的人生「解密」,我衷心推薦這本書!
──費克.霍爾斯瑪(Femke Halsema),荷蘭阿姆斯特丹市長
在假新聞充斥、製造真相的時代,桑妮.布勞以流暢文筆,凸顯出數字如何影響人類決策,以及我們都不應該忽略數據從何,以及為何而來的重要性。
──芭芭拉.巴爾斯馬(Barbarah Baarsma),經濟學家
這本書非讀不可,對於不熟悉數字的人來說──這代表大多數的人都該讀。
──約尼卡.斯梅茨(Ionica Smeets),荷蘭萊登大學科學傳播學系教授
我真的非常喜歡這本書。如果要對這本書給星等,我會給五星。如果要給這本書一個分數,我會給 9(滿分10分)。桑妮.布勞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數字偏見的探索旅程,讓數字回歸其應有的位置與價值。給每個害怕統計的學生一個忠告:先讀這本書。
──荷雪.范迪克(Jose van Dijck),前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
★媒體推薦:
正如這本傑出的書所展示的,統計數據可以對我們吐實,但也可以撒謊。桑妮.布勞所提出的觀點,相當難能可貴。
──《泰晤士報》
如果你自認不是一個對數字敏感的人,那這本書你絕對不能錯過。本書深入淺出又夾雜趣味地闡述數字對我們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影響,包括學業成績、選擇投票給誰,以及衡量經濟是否成長。桑妮.布勞犀利地揭露如果對誇大又別有居心的數據照單全收,我們將會陷入何種危險境地。
──《先驅報》
從新冠肺炎到菸草工業再到氣候危機……人類蓄意扭曲數據的歷史可說由來已久。桑妮.布勞用生動又傑出的文筆,試圖讓社會大眾免受假數據的誆騙,實在功德無量!
──《衛報》
一本主題是數字的書可能會嚇跑一堆讀者,但桑妮.布勞用她通俗又簡潔的說故事風格(而非數據),平鋪直敘地呼籲讀者應該將數字當成決策的選項,而非決策本身。
──《愛爾蘭星期日商業郵報》
★目錄:
好評迴響
【推薦序】保持警覺,莫掉入數字陷阱/張瑞棋
【推薦序】升級識破數字偏見的能力/黃貞祥
【前 言】數字著迷
第1章 數字可以拯救生命
第2章 智商高低,與膚色有關?
第3章 權威的性學報告,不嚴謹的抽樣調查
第4章 吸菸導致肺癌(但鸛鳥不會送來嬰兒)
第5章 不要過度依賴數字
第6章 我們的心理,決定數字的價值
【結 語】讓數字回到應有的位置
【檢查表】看見數字時,你該做的6件事
<作者簡介>
桑妮‧布勞(Sanne Blauw)
經濟學家,荷蘭新聞網站《通訊員》(De Correspondent)記者。
畢業於享譽世界的著名公立大學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eit Rotterdam),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後擔任荷蘭高等研究院(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常駐記者。
在她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當她請237位受訪者自評本身的幸福程度是如何時(從1到10),她漸漸地對數字感到懷疑。難道,幸福可以用數字來表現嗎?這個問題意識,開始了她的新聞事業,她決定成為荷蘭新聞網站《通訊員》上的專欄〈解密〉(Deciphering)的記者,她從事這份工作的目標是:展示數字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因數字而衍生的眾多決策謬誤。她成為該網站文章被閱讀次數最多的記者之一,也是Twitter上追隨者最多的經濟學家之一。
本書是她的第一本書,於母國荷蘭出版後便一炮而紅成為暢銷作品。
譯者:林曉欽
臺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譯有《長壽新人生》《登月先鋒:尼爾.阿姆斯壯的一生》《列寧的墳墓》《橋:歐巴馬的生命和崛起》《生活槓桿》以及《金錢》等書。翻譯興趣廣泛,聯絡請來信 Yorkelin@gmail.com。
★內文試閱:
‧前言
數字著迷
璜妮塔推開門走進滿是灰塵的辦公室,與我握手。她身上那件大又褪色的針織衫,使她看起來更顯嬌小了。當她在我面前坐下後,我用西班牙語表示自己來自荷蘭一所大學,正在玻利維亞從事「幸福與收入不平等之關聯」的研究。我想問她一些問題,以了解她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和國家。
這不是我第一次訪談了。我已經在玻國10天,這幾天來我一直在採訪阿根廷與玻利維亞邊界附近的小鎮塔里哈的居民。我曾和市場攤販交談過,與種植草莓的農家暢飲啤酒並和他們的家人一起烤肉—─都是為了盡可能多蒐集數據。如今我帶著成疊問卷,來到一個婦女組織的辦公室,辦公室主管提議讓我和女性工人接觸,於是我開始訪問璜妮塔。
「讓我們開始吧。」我說。
「請問您今年貴庚?」
「58 歲。」
「請問您屬於哪一個族裔團體?」
「我是艾馬拉人。」
哈哈,我內心一喜,她屬於這裡的原住民團體之一,也是我之前一直沒有接觸過的族群。
「請問您的婚姻狀態?」
「我單身。」
「您可以閱讀嗎?」
「不會。」
「寫字呢?」
「不會。」
我繼續提出各種問題—─她的職業、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擁有手機、冰箱或電視。
當我詢問她的薪資時,她說:「我1 個月的工資是200玻幣(約800新台幣)。」這數字遠低於當時的總統埃沃.莫拉萊斯在不久前制定的最低薪資:815玻幣(約3260新台幣)。「如果我要求更多薪資,我擔心老闆會開除我。畢竟我住在帳篷裡。」
我在荷蘭伊拉斯墨大學的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是:幸福和收入不平等。我的研究室桌子後面,掛著我用PowerPoint繪製的5張圖表,每張圖表顯示不同的收入分配。
但在玻利維亞進行研究的第一天,我就發現我探索收入不平等的問題,並無法適用於所有人。如果我採訪的市場攤販都不了解這些圖表代表什麼,我又怎麼能期待無法讀寫的璜妮塔,可以理解有關收入不平等的問題?
但就在我繼續發問之前,她主動開口:「妳知道玻利維亞有什麼嗎?」她突然坐起身子。「我們有一大群窮人,跟一小群非常富有的有錢人。窮人跟有錢人之間的差異只會愈來愈大。而且你是否會感到奇怪,這個國家沒有人會互相信任?」
在未事先告知的情況下,她描述了我的圖表中,圖A所代表的意義。而且她還立即回答了我另外兩個問題:關於她對玻利維亞的未來,和相互信任度的看法。我完全低估了她。我的臉色漲紅,但我裝作若無其事地繼續訪談。現在已經到了最後幾個問題。
「用1 到10 來評分,妳覺得自己有多幸福?」
「1 分。」
「用1 到10 來評分,5 年內妳覺得自己會有多幸福?」
「1 分。」
我想就是在2012年的這次訪談中,我開始對數字抱持懷疑。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是個數字消費者。我閱讀論文或看新聞時就會接觸到數字。攻讀計量經濟學學位時,我的教授提供許多關於數字的文獻,我也從諸如世界銀行等組織網站下載官方的正式數據資料。
但這次,我並沒有獲得一份早已完成的表格。我就是那個負責蒐集資料的人。我已經進入博士班一年了,與數字為伍已經成為我的專業,但與璜妮塔的對話,卻讓我的信念開始動搖。我想調查她的幸福程度,卻發現根本無法用數字來表達她在帳篷裡的慘澹生活。我聽到她對收入不平等的看法,我卻只能從圖表A、B、C、D或E中試圖做個詮釋。她所說的大部分內容根本無法計量,卻有重要的價值。
璜妮塔也教會了我一些其他事情。我認為幸福可以衡量。我試圖藉由圖表來詢問抽象問題。我以為璜妮塔沒有聰明到能探討諸如收入不平等這種艱深問題。如果其他人的研究問題相同但彼此抱持的信念不同,那麼他們可能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數字應該是客觀的,但我卻倏然發現,數字與研究者間的關係是如此強烈。我其實對於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保有主觀的強烈影響。
與璜妮塔談過之後,我將她的資料輸入至Excel試算表:年齡58歲、月收入200玻幣、幸福指數1。這張表看起來非常整齊乾淨,就像我多年來做過的其他試算表一樣。然而突然間,我看到了這些數字背後的誤導性。
我在孩提時期就是一個數字控。當我還只會數數時,我就超愛連連看。我人生最初的記憶之一,就是在德國的黑森林渡假時,我用數字連成一個雪人。幾年後祖父母送我一臺LED時鐘,每到夜晚我躺在床上凝試著LED燈顯示的數字,並開始心算4個數字的加總之和。在高中時,數學是我最愛的科目,我最後決定攻讀計量經濟學博士學位。透過計量經濟學,我學到經濟模型背後所有統計數據的所有知識。我計算、分析並編列數據。因此,我重新回想起當初曾經在那些連連看中獲得的樂趣:找到數字背後的模式。
然而,數字在我的生命中還扮演另一個重要角色:數字讓我找到棲身之地。在5歲至26歲之間的求學時期,我試圖獲得各種學業獎項,用它們來衡量自己的表現。如果成績很低,我會感到非常沮喪;如果成績不錯,我會高興得像在天空翱翔。縱使幾天後早忘了背誦過什麼,我也不在乎,只要我的平均成績看起來不錯。甚至在校外,數字也控制著我。從玻利維亞回來時,我看到磅秤上的數字:56、BMI指數18.3,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並不是唯一一位受數字影響與牽引的人。我的大學同窗如果能在科學期刊上發表大量論文,就會獲得升遷機會;在我母親服務的醫院,每年該院總是半期待半又怕受傷害地等待年度百大醫院評鑑成績揭曉;而我的父親,65歲一到就非得退休不可。
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與璜妮塔的交談使我了解關於數字的某個重要特質。正如我影響了自己所蒐集的數字,我周遭的人也同樣受了數字的影響,用數字來作為自身生命的指引。老師用數字來計算測驗成績;醫師用數字評估BMI 指數是否良好;政策制定者則用數字,決定你我該停止工作的時間。
2014年拿到博士學位後,我決定投身新聞界,因為自從和璜妮塔見面後,我發現數字背後的故事,比數字本身更有趣。我開始在荷蘭線上新聞平臺《通訊員》任職,並從事數字記者工作。藉由這個工作,我不僅希望能完整地跟讀者解釋數字是如何產生的,也試圖邀請讀者一起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終結數字在社會中的統治地位?
很快地,我發現努力沒有白費。讀者開始寄給我各種失真的民調結果、似是而非的科學研究以及極具誤導性的圖表。而且許多錯誤都是我在攻讀博士學位時也曾犯下的錯誤。當時在參加研討會以及對於我的論文的評論中,讓我明白自己所提出的樣本並不具備代表性,而且也混淆了相關性與因果關係。如今,在新聞界用於詮釋世界局勢、國會議員制定政策以及醫師提出健康決策時的種種數字之中,我看見我曾犯過的完全相同的錯誤。原來,這個世界充斥錯誤的數字。
關於數字的其他報告也讓我感到困擾。我聽說有父母收到幼兒園所提出的孩童學校表現報告,但他們的孩童只有1歲而已;警方為了達成取締額度而開罰單;優步司機只因評分數字過低而面臨解雇。
我愈來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數字決定著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從退休年齡到臉書點擊次數,從國內生產毛額到薪資收入。數字的力量只會愈來愈強。大數據演算法在公部門與私部門中有如雨後春筍。在愈來愈多的情況之中,發號施令的已經不是人類,而是數字。
我們彷彿都受到數字的集體催眠。文字被不假思索地批判,數字卻毫無束縛。擔任新聞工作者幾年後,我已經找到結論,那就是數字對於我們的生命有太大的影響力。數字變得如此強大,我們不能繼續忽視數字的濫用情形。如今,就是終結數字主宰一切的時刻。
但是請各位不要誤會,這不是一本「反數字」的書。就像單字一樣,數字是純粹的;真正犯錯的,是使用數字的人類。這本書的主題就是那些人,那些人的思考錯誤,那些人的直覺,與那些人的利益。我們將會遇見將種族歧視藏在統計數據的心理學家、用可疑方式蒐集數據的世界知名性學專家以及刻意捏造數據殘害百萬人的菸商巨擘。
但這本書的主題也是我們,因為你我都是數字消費者。因為我們允許自己受到數字的領導與誤導。實際上,數字會影響你喝什麼、吃什麼、在哪工作、收入多少、居住地點、結婚對象、投票選擇、是否獲得房屋貸款,和必須為健康保險支付多少。數字,甚至影響你的病情將會惡化或康復,掌控你的生與死。
你我其實別無選擇,即使是一位不關心數字的人,數字依然影響著每個人的人生。
這本書希望褪除數字世界的神祕,希望每個人看完這本書後,從此都可以正確地判讀數字是否被善用或遭到誤用。然後,我們就能有自信地自問:我們希望數字,在人生中扮演什麼角色?
現在是時候把數字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了。數字不該被銘功頌德,也不該被棄如敝屣,而是回到正確的位置:文字身邊。
不過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前,我們必須回到最初。人類對於數字的著迷,究竟起源於何時何處?請容我向各位讀者,介紹史上最有名的護理師:佛蘿倫絲.南丁格爾。
‧推薦序
【推薦序】保持警覺,莫掉入數字陷阱/張瑞棋
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種統計數字,這些數字所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甚至會左右我們的行為。例如政黨會根據民意調查推出候選人、用數字說服你支持其政策;廠商會引用研究數據告訴,你他們的產品有多棒。除了這些推銷式的資訊,你自己在做重大決策時,也會參考各種數字,例如用排行榜來選大學、用平均薪資來選擇就業的產業與公司、用保護力與致死率來選哪種疫苗。
問題是,你怎麼知道這些數字是否反映出真實情況?甚至有沒有被特意操弄扭曲?就算數字是真的,所引申出的結論又是否正確?
聰明如你,或許已經知道一些常見的統計謬誤,例如調整Y軸刻度來誇大或弭平差異、以偏概全——將特例或巧合當成普遍現象,或是把相關性與因果關係混為一談。這些在經濟學家桑妮.布勞所寫的《數字偏見》這本書中也都有提及,但特別的是,她還進一步地指出更深層的謬誤起源。
以「黑人先天智力不如白人」這個謬論為例,這不僅僅是少數人先入為主的種族偏見。布勞舉出實例告訴我們:即使受過高度學術訓練的學者也如此認為,因為他們憑藉的是智力測驗的結果。但其實智力測驗背後有許多商榷之處,例如題目的設計可能本來就對特定族群或背景的人不利、對平均值的錯誤解讀可能推論出不當的比較結果,而將抽象複雜的智力簡化為一個數字又是否恰當?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謬誤往往都不是主持研究的人刻意為之,相反地,他們很可能毫未察覺,以為所得出的數據與結論相當客觀中立,連帶著外界也跟著引用,使得錯誤的結論散播得更遠、更廣。這種情況不僅見於智力測驗,其他諸如民意調查、醫學實驗、科學研究……等也都會有類似的謬誤。
但另一方面,有心人士又會藉此操弄懷疑,為利益團體護航,例如抽菸與肺癌的關係、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關係。其中最令人感嘆的,莫過於早在 50 年代就出版的暢銷書《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揭露各種統計謬誤的赫夫,竟在十幾年後為菸草公司作證,宣稱相關研究不足以證明抽菸與肺癌有因果關係。
看到這樣的角色反轉令人不禁為之氣結,但作者布勞特別提醒我們:我們個人的意識形態,往往也是謬誤的來源。我們很容易因為研究結果是否令人「滿意」,來決定採信與否,而不是檢視研究方法是否符合科學精神。就像書中所舉考科藍醫生的例子,我們很高興看到他透過試驗比較,成功說服德軍改善戰俘水腫的問題,但其實他後來在自傳中坦承試驗方法有誤,這是他個人最成功,也是最失敗的試驗。
對抗數字偏見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從源頭資料如何產生、到資料如何呈現與解讀,乃至我們自己的喜惡,都會造成誤解與偏見。但至少,我們可以從《數字偏見》這本書,知道哪個環節可能出錯,進而提醒自己保持警覺,莫要掉入數字陷阱裡。
(本文作者為「科學棋談」粉絲團版主、《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作者。)
【推薦序】升級識破數字偏見的能力/黃貞祥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諺語:「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lies: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另有一句和騙子有關:「騙子有三種:單純的騙子、該死的騙子、專家證人。」(the liar simple, the damned liar and the expert witness),前者據說是來自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他還說過另一句諺語:「給你帶來麻煩的,不是你不知道的東西,而是你自以為很了解的東西。」(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isn't so.)
馬克.吐溫儘管已過世百年,世人似乎還未學到教訓,除了使用統計數字的專家證人之外。換句話說,國家、政權或即得利益者,更加擅長利用統計數字來蒙騙民眾。然而,一般民眾也並非只能坐以待斃,有許多有識之士會站出來,戳穿這些陰謀詭計。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當騙術被識破後,謊言也會升級,雙方你來我往的較量,就像是軍備競賽一樣,新招層出不窮。作為社會大眾,我們當然也要升級跳出謊言誤區的能力!
在眾多升級我們思維能力的書籍中,這本《數字偏見:不再被操弄與誤導,洞悉偽科學的防彈思考》特別值得推薦給社會大眾一讀,因為身為荷蘭新聞網站《通訊員》的記者,作者桑妮.布勞比起許多學者,更擅長用精簡扼要、通順易懂的文字,來讓我們了解到數字、分數、排名、民意調查和大數據等統計數字,如何讓我們自以為理性地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
就因為政客和有心人士掌握了愈來愈多話術能力和話語權,有不少不甘受騙的民眾,改而更加相信統計數字,認定語言文字能夠騙人,可是統計數字不會。前蘇聯獨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有句名言:「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只是統計數字。」,難道統計數字就不會讓我們對千千萬萬的具體案例無感,還有見樹不見林地錯失了豐富的細節嗎?《數字偏見》帶我們還原歷史現場,用故事串連脈絡,讓我們認識到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愈來愈相信統計圖表。
為了打動英國政府以拯救更多傷兵的生命,英國護理師及統計學家佛蘿倫絲.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使用了統計圖表,成功地說服了政府當局。爾後,人類經歷了標準化的過程後,發展出了蒐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統計數字和圖表的流行,迄今仍可說是方興未艾。只要受過文明社會的義務教育,不管使用的語言為何,都能夠用相同的數字和單位溝通,因此簡單易懂的圖表比起千言萬語,可能更能無遠弗屆地快速打動人心。
然而,不管是不同種族的智商也好,經濟的GDP也好,我們測量的目標,只是我們人為的選擇。哪些認知能力或經濟數字更放入公式中,比重要分配多少,畢竟是少數專家說的算。這些專家甚至可能事後告知我們,他們當初的選擇,只是權宜之計,受限於他們當時取得資料的便利性等,可是後世卻奉為圭臬;加上要計算哪些東西,還涉及價值判斷,從不會是純客觀的;我們也只能事後諸葛地測量我們能夠計數的。可是當整個社會陷入用統計數字排名的迷思中,就受到了少數專家、媒體、團體的操控,投入大量資源玩囚徒困境的魷魚遊戲,例如全球大學排名其實就只是少數機構牟利的工具。
抽樣的偏誤,也多次造成了民調和選舉結果有重大出入。有心人士甚至還可以調整資料蒐集的方式,以得出錯誤的統計數字來誤導社會大眾,《數字偏見》其中一章揭露了西方菸草產業如何操縱學者來誤導社會大眾,甚至還反向操作,向莘莘學子宣導「吸菸是大人的行為,千萬不要學喔」,誘導叛逆期的青少年抽菸耍酷。
大數據和演算法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顯學,主宰了數以億計的人們每天接觸到的資訊。然而,大數據可能在一些商業行為方面有著前所未有的威力而讓人嘖嘖稱奇,可是大數據畢竟只是蒐集了預先設定好的資料,事實上並無法發現未曾出現的狀況。可是,過度依賴演算法得出的分數,只要個人有些微特殊狀況,就可能成為受害者,甚至萬劫不復!《數字偏見》提出了數個讓我們必須引以為戒的案例。
雖然《數字偏見》意圖揭發統計數字如何誤導我們,但是布勞其實不是個數學不好,所以有酸葡萄心態的人;相反地,她從小就是數字控,並且還投身和數字很有關係的領域——經濟學中。她在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但也因為意識到數字掌控著太多人的命運,所以決定投身新聞界,並且在這之後接獲許多民眾舉報的數字偏誤。她也認識到,如果再不採取行動,會讓愈來愈多人深受其害。
布勞並非要標新立異地帶領大家起身反數字,她也指出,統計數字是雙面刃,圖謀不軌的是有心人士、既得利益者、政客和極端分子。只要我們都認識到不被數字牽著鼻子走,懂得真正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就能不再一味地被數字主宰,活出自己該有的真正價值!
(本文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摘文
第1章 數字可以拯救生命
英國士兵在兵營的腐朽木床上逐漸失去生息,蝨子在他們身邊爬竄。他們一個接著一個死亡。
佛蘿倫絲.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工作的醫院人滿為患,那些醫院簡直就像屠宰場。放眼望去的那些活骷髏,讓她永遠無法遺忘。克里米亞戰爭是俄羅斯、英國、法國、薩丁尼亞以及土耳其之間的戰爭。1854年末以來,南丁格爾一直都在斯庫塔利的軍事醫院擔任護理長,斯庫塔利就在如今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的東方。但是英國的軍事醫療系統如此敗壞,也使得南丁格爾的工作不只是單純的護理,還要負責煮飯、洗衣以及填寫使用資源的單據,所以有時候她必須工作20小時。幾星期之後她剪去濃密的棕色長髮,因為根本沒時間整理。她身穿的黑色洋裝逐漸變得骯髒,她的白色無邊軟帽出現一個洞。而在每次進食的空檔(如果她真的找得到時間進食),她還得寫信給戰場外的世界。一切都是為了讓士兵們能保住性命。
但她的付出依然不夠,太多太多生命從她身邊逝去。在寫給英國軍務大臣席尼.赫伯特的信中,南丁格爾說道:「我們每24小時就要埋葬屍體。」1855年2月是情況最惡劣的時刻,有超過半數士兵戰死沙場。大多數士兵的死因不是傷口,而是原可避免的疾病。當地排水系統嚴重阻塞,導致建築物的地下室成為充滿汙水和排泄物的巨坑;公共廁所的排泄物直接進入蓄水池。此處的環境必須改變。
與此同時,由於克里米亞戰爭所引發的批判,也導致英國政府瓦解。新首相亨利.約翰.坦普決定採用不同的行動方針。他設置「衛生委員會」,想避免更多士兵死於斯庫塔利。1855年3月4日,在南丁格爾抵達斯庫塔利的4個月後,增援終於來了。
該委員會認為當地醫院的環境「足以殺人」,於是決定開始著手改變。他們清理超過25隻的動物屍體(包括一匹屍體已進入腐爛階段的馬,就是它阻塞了供水系統)。他們在醫院屋頂鑽孔讓空氣流動,重新粉刷牆壁,拆除腐朽的地板。1856 年克里米亞戰爭末期,斯庫塔利軍事醫院的模樣已截然不同,非常乾淨、整齊,且士兵死亡率大幅降低。促進軍事醫院轉變的不只是英國皇家委員會,南丁格爾也厥功甚偉。畢竟沒有南丁格爾的遊說,委員會可能永遠不會願意改善斯庫塔利的醫院。回到英國後,南丁格爾得到英雄般的喝采,被譽為「守護天使」。
但是,南丁格爾依然覺得自己失敗了。離開斯庫塔利之後,南丁格爾在日記中寫道:「可憐的士兵們,我覺得自己是你們的惡母,因為我獨自回家,讓你們躺在克里米亞的墳墓之中。」
無數的死亡、擁擠的病房以及蝨蟲,在南丁格爾心中揮之不去。斯庫塔利醫院的環境或許已經改善了,但軍隊照顧生病與受傷士兵的方式與環境,依然惡劣到令人感到沮喪與悲傷。許多人為此付出性命。
南丁格爾決定發起一場革命。她善用自己的經驗、人脈以及剛獲得的明星地位,說服掌權者相信更好的衛生環境就是當務之急。在這場戰鬥中,南丁格爾使用的武器,就是數字。
▋人類的數字狂熱起源
佛蘿倫絲.南丁格爾生於1820年,她的家境富裕優渥。父親是一位進步派人士,相信女孩就像男孩一樣也應該獲得教育,因此,她與姊姊派絲諾普從小便學習物理學、義大利文、哲學以及化學。
南丁格爾也學了數學,她的表現非常優異。從小開始,她就對算術與分類懷有熱情。她從7歲便開始寫信,經常在信中附上清單與表格。她也是謎題書的熱情讀者,例如:「如果世上有600萬名異教徒,假設1名傳教士可感化2萬名異教徒,一共需要多少名傳教士?」
南丁格爾從未失去對數字的興趣。1856年,英國國防部部長詢問她克里米亞的情況如何時,她抓住了機會。南丁格爾用超過2年時間,撰寫一份850頁的報告,並在報告中用數字呈現軍中醫療系統的問題。她最重要的結論是:許多士兵死於可避免的因素,例如傷口感染與傳染疾病。即使在非戰爭的和平期間,待在軍事醫院接受療養的士兵死亡數字,依然高於染病的平民2倍。南丁格爾認為這種情況的可怕程度,就像每年將1100人帶到索爾茲伯里平原槍決處死。
縱然南丁格爾的結論令人驚訝,她依然害怕自己提出的結論會迷失在數百頁的文字和統計數字中。於是南丁格爾決定使用色彩繽紛的圖表來表達統計數字,目的是希望能讓讀者一眼就看到重點。她最知名的圖表是使用兩個圖型來代表克里米亞戰爭的2年期間,英國士兵每月死亡人數。南丁格爾再次強調,大多士兵都是死於原本可避免的疾病。
她將圖表與其他圖表寄給有影響力的人物,如軍務大臣席尼.赫伯特,當時的赫伯特是英國軍隊健康皇家委員會主席。南丁格爾也向媒體透露自己的研究發現,並央求作家海麗耶特.瑪丁諾撰寫文章,向社會大眾表達醫療改革的必要性。
南丁格爾最後成功用數字說服政府當局。在1880年代期間,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士兵的飲食獲得改善,有更多機會清洗身體,軍營也變得更乾淨了。由於情況大幅改善,新建的醫院事後也顯得空間過大。「老實說如果病患人數大幅下降,導致傷患人數無法填滿醫院,根本不是我們的錯。」南丁格爾挖苦地說。
第1章 智商高低,與膚色有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75萬名美國新募士兵完成了智力測驗。智力測驗的發明者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基斯,他認為心理學有潛力成為宛如物理學的嚴謹科學。但是,這也代表耶基斯與他的心理學家同仁必須開始蒐集數據。
耶基斯的觀念也是十九世紀計數狂熱的必然發展結果。十九世紀不只是距離和重量單位開始標準化的時代,也是學者針對諸如犯罪和貧窮等抽象概念,設計具體測量方法的時代。
到了耶基斯的時代,「智力」也應該受到測量了。耶基斯與專家同仁一起設計第一個可大規模執行的智力測驗,於是在1917年,他們執行了一個非常有歷史重要性的研究調查。在美國各地,所有新募士兵都拿到一份文件,文件中有各種用於測量智力的問題。
耶基斯彙整數據,但開始分析之後,一個關於美國士兵智力的可怕景象也浮現了。美國白人男性士兵的心智年齡只有13歲;東歐與南歐移民士兵的心智年齡結果更糟。而在數據的最底層:心智年齡10.04歲的,則是黑人。
▋難道黑皮膚的人就不聰明?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羅伯特.耶基斯是誰,但黑人智商依然是引發熱烈討論的議題。「民族之間確實有智商的差異。」自由主義者、部落格作家耶奈斯.瑞姆塔爾辛接受荷蘭新聞網站《焦點》專訪時表示:「我很希望看見不同觀點,黑人其實絕頂聰明……但事實並非如此。」2年後,瑞姆塔爾辛宣布以候選人身分參與阿姆斯特丹的地方選舉,他當初的言論也引發公憤。
瑞姆塔爾辛絕對不是唯一一位發表這種言論的人。自從耶基斯的測試方法問世後,關於智商和膚色的討論總會出現在每個世代。1969年,教育心理學家亞瑟.簡森引發一起國際爭議,因為他主張黑人和白人學生之間的智商差異,是基因差異的結果。1994年,政治科學家查爾斯.穆瑞與心理學家理察.赫恩斯坦出版《鐘型曲線》一書,主張非裔美國人的平均智商比美國白人低,並建議智商較低的女性不應該生育。
2014 年出現了另一起爭議,《紐約時報》記者尼可拉斯.韋德出版了一本暢銷書《棘手的遺產。韋德在書中主張,不同「種族」其實是演化的結果,而在許多層面上,包括智商和其他特質,都說明了種族的差異。
耶基斯的測試證明,此種主張可以造成影響深遠的結果。但是,耶基斯的研究並未採用非常嚴謹的方法。在175萬名美國新募士兵之中進行智力測驗,聽起來確實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計畫,但實際上耶基斯的數字彙整方法相當粗心草率。在《人類的錯誤衡量》一書中,作者史帝芬.傑伊.顧爾德曾經描述新兵接受測驗的房間根本沒有家具,照明設備不足,而且空間非常擁擠,以至房間後方的人根本聽不清相關指示。更不要說有些士兵方才抵達美國,完全不懂英文,根本無法理解現場人員在說些什麼。其他士兵或許會說英語,但沒有讀寫能力。在場的男性士兵,有些人是生平第一次持筆,卻必須寫下他們在題目中計算出幾個方塊,或下個符號應該是什麼。所有測驗都有時間壓力,因為下一群接受測驗的士兵,很有可能就在門外的走廊等待。
你或許會認為,以上理由足以讓我們不要認真看待測驗得到的數據,但事態的發展完全相反。耶基斯的結論認為,某些族群團體的智力較低,讓當年早已盛傳的觀念獲得科學支持。優生學是一門據說「希望改善人類種族」的科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風行於北美與歐洲。耶基斯的數據一再被國會用於探討美國移民政策的爭論。政治人物相信,在這次智力測驗中表現不佳的新兵族群—─南歐與東歐人,必須被排除在外。所以在不久之後,東歐和南歐族群的移民名額就真的被限制了,導致在1924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數百萬人被拒於美國國境之外。由於上述提到的移民名額限制,許多需要幫助的難民(通常是猶太人)都遭到美國拒絕入境。
作者:桑妮‧布勞(sanne blauw)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1-12-30 00:00:00
<內容簡介>
有個現象愈來愈顯著,那就是數字決定世界的面貌:
從退休年齡到Facebook點擊次數,從國內生產總值到我們的收入。
但有沒有可能,你愈相信數字,就離真相愈遠?
在現代社會,我們的日常生活早已離不開數字,這並非誇大。
例如,我們靠降雨機率思索今天該穿哪雙鞋、
靠體重計決定晚上的聚餐該不該參加、靠考試分數衡量自己的表現。
數字也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身體條件才是健康、怎樣的生活水準才叫富足、
要得到什麼結果才叫第一,甚至判讀幾個月後是否在世。
因為相信「數字會說話」,所以愈來愈多的決策依賴數據。
企業用數字衡量員工是否努力、政府用數字證明不辜負人民期待、
媒體用數字告訴我們誰可能贏得選舉,以及經濟是否成長。
由於數字能形塑他人對自己的觀感、左右我們的情緒,
於是政客、企業和媒體,開始試圖操弄人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
更讓有心人士拿來成為製造懷疑與恐懼的最佳利器──
.性學家金賽用偏頗數據定義了男女的性傾向
.菸草工業夥同科學家,用似是而非的數據混淆吸菸對致癌的影響
.智商高低分數,拿來成為美國政府推行種族絕育法案的理由
數字、分數、排名、民意測驗和大數據,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變得愈來愈重要。
然而就像美國諺語:「槍不會殺人,但拿槍的人會。」一樣,
數字不會撒謊,但使用數字的人會。
在這假新聞充斥、製造真相的時代,
即使你對數字無感,數字依然深刻影響你的人生。
數字讓人自以為擁有獨立思考,
但其實,我們比想像中更容易掉進用理性科學編織而成的思維陷阱。
在本書中,經濟學家桑妮.布勞結合數學、經濟學和歷史,
用通俗又簡潔的說故事風格(而非數據),
帶領大家開啟一段關於數字偏見的探索旅程,
並試圖揭示如果對誇大又別有居心的數據照單全收,我們將會陷入何種危險境地。
★名人推薦:
國內好評推薦(按首字筆畫排序)──
張瑞棋|「科學棋談」粉絲團版主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賴以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副教授 、「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國外好評推薦──
羅格.布雷格曼|《人慈》作者、知名歷史學家
提姆.哈福特|《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作者
荷雪.范迪克|前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
費克.霍爾斯瑪|荷蘭阿姆斯特丹市長
約尼卡.斯梅茨|荷蘭萊登大學科學傳播學系教授
芭芭拉.巴爾斯馬|經濟學家
這是一本令人大開眼界的作品!桑妮.布勞結合數學、經濟學和歷史,為我們提供一場豐富的知識饗宴。如果想知道更多,請翻開書,聽她道來。
──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 Bregman),《人慈》作者、知名歷史學家
本書結合生動故事與權威分析,試圖提醒所有人假如再不提高警覺,數字將會毫不留情地讓我們從此誤入歧途。 ──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作者
桑妮.布勞生動描述數字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以及隱藏在數字背後的思維謬誤。如果想對自己的人生「解密」,我衷心推薦這本書!
──費克.霍爾斯瑪(Femke Halsema),荷蘭阿姆斯特丹市長
在假新聞充斥、製造真相的時代,桑妮.布勞以流暢文筆,凸顯出數字如何影響人類決策,以及我們都不應該忽略數據從何,以及為何而來的重要性。
──芭芭拉.巴爾斯馬(Barbarah Baarsma),經濟學家
這本書非讀不可,對於不熟悉數字的人來說──這代表大多數的人都該讀。
──約尼卡.斯梅茨(Ionica Smeets),荷蘭萊登大學科學傳播學系教授
我真的非常喜歡這本書。如果要對這本書給星等,我會給五星。如果要給這本書一個分數,我會給 9(滿分10分)。桑妮.布勞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數字偏見的探索旅程,讓數字回歸其應有的位置與價值。給每個害怕統計的學生一個忠告:先讀這本書。
──荷雪.范迪克(Jose van Dijck),前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
★媒體推薦:
正如這本傑出的書所展示的,統計數據可以對我們吐實,但也可以撒謊。桑妮.布勞所提出的觀點,相當難能可貴。
──《泰晤士報》
如果你自認不是一個對數字敏感的人,那這本書你絕對不能錯過。本書深入淺出又夾雜趣味地闡述數字對我們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影響,包括學業成績、選擇投票給誰,以及衡量經濟是否成長。桑妮.布勞犀利地揭露如果對誇大又別有居心的數據照單全收,我們將會陷入何種危險境地。
──《先驅報》
從新冠肺炎到菸草工業再到氣候危機……人類蓄意扭曲數據的歷史可說由來已久。桑妮.布勞用生動又傑出的文筆,試圖讓社會大眾免受假數據的誆騙,實在功德無量!
──《衛報》
一本主題是數字的書可能會嚇跑一堆讀者,但桑妮.布勞用她通俗又簡潔的說故事風格(而非數據),平鋪直敘地呼籲讀者應該將數字當成決策的選項,而非決策本身。
──《愛爾蘭星期日商業郵報》
★目錄:
好評迴響
【推薦序】保持警覺,莫掉入數字陷阱/張瑞棋
【推薦序】升級識破數字偏見的能力/黃貞祥
【前 言】數字著迷
第1章 數字可以拯救生命
第2章 智商高低,與膚色有關?
第3章 權威的性學報告,不嚴謹的抽樣調查
第4章 吸菸導致肺癌(但鸛鳥不會送來嬰兒)
第5章 不要過度依賴數字
第6章 我們的心理,決定數字的價值
【結 語】讓數字回到應有的位置
【檢查表】看見數字時,你該做的6件事
<作者簡介>
桑妮‧布勞(Sanne Blauw)
經濟學家,荷蘭新聞網站《通訊員》(De Correspondent)記者。
畢業於享譽世界的著名公立大學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eit Rotterdam),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後擔任荷蘭高等研究院(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常駐記者。
在她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當她請237位受訪者自評本身的幸福程度是如何時(從1到10),她漸漸地對數字感到懷疑。難道,幸福可以用數字來表現嗎?這個問題意識,開始了她的新聞事業,她決定成為荷蘭新聞網站《通訊員》上的專欄〈解密〉(Deciphering)的記者,她從事這份工作的目標是:展示數字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因數字而衍生的眾多決策謬誤。她成為該網站文章被閱讀次數最多的記者之一,也是Twitter上追隨者最多的經濟學家之一。
本書是她的第一本書,於母國荷蘭出版後便一炮而紅成為暢銷作品。
譯者:林曉欽
臺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譯有《長壽新人生》《登月先鋒:尼爾.阿姆斯壯的一生》《列寧的墳墓》《橋:歐巴馬的生命和崛起》《生活槓桿》以及《金錢》等書。翻譯興趣廣泛,聯絡請來信 Yorkelin@gmail.com。
★內文試閱:
‧前言
數字著迷
璜妮塔推開門走進滿是灰塵的辦公室,與我握手。她身上那件大又褪色的針織衫,使她看起來更顯嬌小了。當她在我面前坐下後,我用西班牙語表示自己來自荷蘭一所大學,正在玻利維亞從事「幸福與收入不平等之關聯」的研究。我想問她一些問題,以了解她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和國家。
這不是我第一次訪談了。我已經在玻國10天,這幾天來我一直在採訪阿根廷與玻利維亞邊界附近的小鎮塔里哈的居民。我曾和市場攤販交談過,與種植草莓的農家暢飲啤酒並和他們的家人一起烤肉—─都是為了盡可能多蒐集數據。如今我帶著成疊問卷,來到一個婦女組織的辦公室,辦公室主管提議讓我和女性工人接觸,於是我開始訪問璜妮塔。
「讓我們開始吧。」我說。
「請問您今年貴庚?」
「58 歲。」
「請問您屬於哪一個族裔團體?」
「我是艾馬拉人。」
哈哈,我內心一喜,她屬於這裡的原住民團體之一,也是我之前一直沒有接觸過的族群。
「請問您的婚姻狀態?」
「我單身。」
「您可以閱讀嗎?」
「不會。」
「寫字呢?」
「不會。」
我繼續提出各種問題—─她的職業、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擁有手機、冰箱或電視。
當我詢問她的薪資時,她說:「我1 個月的工資是200玻幣(約800新台幣)。」這數字遠低於當時的總統埃沃.莫拉萊斯在不久前制定的最低薪資:815玻幣(約3260新台幣)。「如果我要求更多薪資,我擔心老闆會開除我。畢竟我住在帳篷裡。」
我在荷蘭伊拉斯墨大學的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是:幸福和收入不平等。我的研究室桌子後面,掛著我用PowerPoint繪製的5張圖表,每張圖表顯示不同的收入分配。
但在玻利維亞進行研究的第一天,我就發現我探索收入不平等的問題,並無法適用於所有人。如果我採訪的市場攤販都不了解這些圖表代表什麼,我又怎麼能期待無法讀寫的璜妮塔,可以理解有關收入不平等的問題?
但就在我繼續發問之前,她主動開口:「妳知道玻利維亞有什麼嗎?」她突然坐起身子。「我們有一大群窮人,跟一小群非常富有的有錢人。窮人跟有錢人之間的差異只會愈來愈大。而且你是否會感到奇怪,這個國家沒有人會互相信任?」
在未事先告知的情況下,她描述了我的圖表中,圖A所代表的意義。而且她還立即回答了我另外兩個問題:關於她對玻利維亞的未來,和相互信任度的看法。我完全低估了她。我的臉色漲紅,但我裝作若無其事地繼續訪談。現在已經到了最後幾個問題。
「用1 到10 來評分,妳覺得自己有多幸福?」
「1 分。」
「用1 到10 來評分,5 年內妳覺得自己會有多幸福?」
「1 分。」
我想就是在2012年的這次訪談中,我開始對數字抱持懷疑。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是個數字消費者。我閱讀論文或看新聞時就會接觸到數字。攻讀計量經濟學學位時,我的教授提供許多關於數字的文獻,我也從諸如世界銀行等組織網站下載官方的正式數據資料。
但這次,我並沒有獲得一份早已完成的表格。我就是那個負責蒐集資料的人。我已經進入博士班一年了,與數字為伍已經成為我的專業,但與璜妮塔的對話,卻讓我的信念開始動搖。我想調查她的幸福程度,卻發現根本無法用數字來表達她在帳篷裡的慘澹生活。我聽到她對收入不平等的看法,我卻只能從圖表A、B、C、D或E中試圖做個詮釋。她所說的大部分內容根本無法計量,卻有重要的價值。
璜妮塔也教會了我一些其他事情。我認為幸福可以衡量。我試圖藉由圖表來詢問抽象問題。我以為璜妮塔沒有聰明到能探討諸如收入不平等這種艱深問題。如果其他人的研究問題相同但彼此抱持的信念不同,那麼他們可能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數字應該是客觀的,但我卻倏然發現,數字與研究者間的關係是如此強烈。我其實對於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保有主觀的強烈影響。
與璜妮塔談過之後,我將她的資料輸入至Excel試算表:年齡58歲、月收入200玻幣、幸福指數1。這張表看起來非常整齊乾淨,就像我多年來做過的其他試算表一樣。然而突然間,我看到了這些數字背後的誤導性。
我在孩提時期就是一個數字控。當我還只會數數時,我就超愛連連看。我人生最初的記憶之一,就是在德國的黑森林渡假時,我用數字連成一個雪人。幾年後祖父母送我一臺LED時鐘,每到夜晚我躺在床上凝試著LED燈顯示的數字,並開始心算4個數字的加總之和。在高中時,數學是我最愛的科目,我最後決定攻讀計量經濟學博士學位。透過計量經濟學,我學到經濟模型背後所有統計數據的所有知識。我計算、分析並編列數據。因此,我重新回想起當初曾經在那些連連看中獲得的樂趣:找到數字背後的模式。
然而,數字在我的生命中還扮演另一個重要角色:數字讓我找到棲身之地。在5歲至26歲之間的求學時期,我試圖獲得各種學業獎項,用它們來衡量自己的表現。如果成績很低,我會感到非常沮喪;如果成績不錯,我會高興得像在天空翱翔。縱使幾天後早忘了背誦過什麼,我也不在乎,只要我的平均成績看起來不錯。甚至在校外,數字也控制著我。從玻利維亞回來時,我看到磅秤上的數字:56、BMI指數18.3,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並不是唯一一位受數字影響與牽引的人。我的大學同窗如果能在科學期刊上發表大量論文,就會獲得升遷機會;在我母親服務的醫院,每年該院總是半期待半又怕受傷害地等待年度百大醫院評鑑成績揭曉;而我的父親,65歲一到就非得退休不可。
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與璜妮塔的交談使我了解關於數字的某個重要特質。正如我影響了自己所蒐集的數字,我周遭的人也同樣受了數字的影響,用數字來作為自身生命的指引。老師用數字來計算測驗成績;醫師用數字評估BMI 指數是否良好;政策制定者則用數字,決定你我該停止工作的時間。
2014年拿到博士學位後,我決定投身新聞界,因為自從和璜妮塔見面後,我發現數字背後的故事,比數字本身更有趣。我開始在荷蘭線上新聞平臺《通訊員》任職,並從事數字記者工作。藉由這個工作,我不僅希望能完整地跟讀者解釋數字是如何產生的,也試圖邀請讀者一起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終結數字在社會中的統治地位?
很快地,我發現努力沒有白費。讀者開始寄給我各種失真的民調結果、似是而非的科學研究以及極具誤導性的圖表。而且許多錯誤都是我在攻讀博士學位時也曾犯下的錯誤。當時在參加研討會以及對於我的論文的評論中,讓我明白自己所提出的樣本並不具備代表性,而且也混淆了相關性與因果關係。如今,在新聞界用於詮釋世界局勢、國會議員制定政策以及醫師提出健康決策時的種種數字之中,我看見我曾犯過的完全相同的錯誤。原來,這個世界充斥錯誤的數字。
關於數字的其他報告也讓我感到困擾。我聽說有父母收到幼兒園所提出的孩童學校表現報告,但他們的孩童只有1歲而已;警方為了達成取締額度而開罰單;優步司機只因評分數字過低而面臨解雇。
我愈來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數字決定著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從退休年齡到臉書點擊次數,從國內生產毛額到薪資收入。數字的力量只會愈來愈強。大數據演算法在公部門與私部門中有如雨後春筍。在愈來愈多的情況之中,發號施令的已經不是人類,而是數字。
我們彷彿都受到數字的集體催眠。文字被不假思索地批判,數字卻毫無束縛。擔任新聞工作者幾年後,我已經找到結論,那就是數字對於我們的生命有太大的影響力。數字變得如此強大,我們不能繼續忽視數字的濫用情形。如今,就是終結數字主宰一切的時刻。
但是請各位不要誤會,這不是一本「反數字」的書。就像單字一樣,數字是純粹的;真正犯錯的,是使用數字的人類。這本書的主題就是那些人,那些人的思考錯誤,那些人的直覺,與那些人的利益。我們將會遇見將種族歧視藏在統計數據的心理學家、用可疑方式蒐集數據的世界知名性學專家以及刻意捏造數據殘害百萬人的菸商巨擘。
但這本書的主題也是我們,因為你我都是數字消費者。因為我們允許自己受到數字的領導與誤導。實際上,數字會影響你喝什麼、吃什麼、在哪工作、收入多少、居住地點、結婚對象、投票選擇、是否獲得房屋貸款,和必須為健康保險支付多少。數字,甚至影響你的病情將會惡化或康復,掌控你的生與死。
你我其實別無選擇,即使是一位不關心數字的人,數字依然影響著每個人的人生。
這本書希望褪除數字世界的神祕,希望每個人看完這本書後,從此都可以正確地判讀數字是否被善用或遭到誤用。然後,我們就能有自信地自問:我們希望數字,在人生中扮演什麼角色?
現在是時候把數字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了。數字不該被銘功頌德,也不該被棄如敝屣,而是回到正確的位置:文字身邊。
不過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前,我們必須回到最初。人類對於數字的著迷,究竟起源於何時何處?請容我向各位讀者,介紹史上最有名的護理師:佛蘿倫絲.南丁格爾。
‧推薦序
【推薦序】保持警覺,莫掉入數字陷阱/張瑞棋
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種統計數字,這些數字所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甚至會左右我們的行為。例如政黨會根據民意調查推出候選人、用數字說服你支持其政策;廠商會引用研究數據告訴,你他們的產品有多棒。除了這些推銷式的資訊,你自己在做重大決策時,也會參考各種數字,例如用排行榜來選大學、用平均薪資來選擇就業的產業與公司、用保護力與致死率來選哪種疫苗。
問題是,你怎麼知道這些數字是否反映出真實情況?甚至有沒有被特意操弄扭曲?就算數字是真的,所引申出的結論又是否正確?
聰明如你,或許已經知道一些常見的統計謬誤,例如調整Y軸刻度來誇大或弭平差異、以偏概全——將特例或巧合當成普遍現象,或是把相關性與因果關係混為一談。這些在經濟學家桑妮.布勞所寫的《數字偏見》這本書中也都有提及,但特別的是,她還進一步地指出更深層的謬誤起源。
以「黑人先天智力不如白人」這個謬論為例,這不僅僅是少數人先入為主的種族偏見。布勞舉出實例告訴我們:即使受過高度學術訓練的學者也如此認為,因為他們憑藉的是智力測驗的結果。但其實智力測驗背後有許多商榷之處,例如題目的設計可能本來就對特定族群或背景的人不利、對平均值的錯誤解讀可能推論出不當的比較結果,而將抽象複雜的智力簡化為一個數字又是否恰當?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謬誤往往都不是主持研究的人刻意為之,相反地,他們很可能毫未察覺,以為所得出的數據與結論相當客觀中立,連帶著外界也跟著引用,使得錯誤的結論散播得更遠、更廣。這種情況不僅見於智力測驗,其他諸如民意調查、醫學實驗、科學研究……等也都會有類似的謬誤。
但另一方面,有心人士又會藉此操弄懷疑,為利益團體護航,例如抽菸與肺癌的關係、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關係。其中最令人感嘆的,莫過於早在 50 年代就出版的暢銷書《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揭露各種統計謬誤的赫夫,竟在十幾年後為菸草公司作證,宣稱相關研究不足以證明抽菸與肺癌有因果關係。
看到這樣的角色反轉令人不禁為之氣結,但作者布勞特別提醒我們:我們個人的意識形態,往往也是謬誤的來源。我們很容易因為研究結果是否令人「滿意」,來決定採信與否,而不是檢視研究方法是否符合科學精神。就像書中所舉考科藍醫生的例子,我們很高興看到他透過試驗比較,成功說服德軍改善戰俘水腫的問題,但其實他後來在自傳中坦承試驗方法有誤,這是他個人最成功,也是最失敗的試驗。
對抗數字偏見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從源頭資料如何產生、到資料如何呈現與解讀,乃至我們自己的喜惡,都會造成誤解與偏見。但至少,我們可以從《數字偏見》這本書,知道哪個環節可能出錯,進而提醒自己保持警覺,莫要掉入數字陷阱裡。
(本文作者為「科學棋談」粉絲團版主、《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作者。)
【推薦序】升級識破數字偏見的能力/黃貞祥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諺語:「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lies: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另有一句和騙子有關:「騙子有三種:單純的騙子、該死的騙子、專家證人。」(the liar simple, the damned liar and the expert witness),前者據說是來自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他還說過另一句諺語:「給你帶來麻煩的,不是你不知道的東西,而是你自以為很了解的東西。」(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isn't so.)
馬克.吐溫儘管已過世百年,世人似乎還未學到教訓,除了使用統計數字的專家證人之外。換句話說,國家、政權或即得利益者,更加擅長利用統計數字來蒙騙民眾。然而,一般民眾也並非只能坐以待斃,有許多有識之士會站出來,戳穿這些陰謀詭計。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當騙術被識破後,謊言也會升級,雙方你來我往的較量,就像是軍備競賽一樣,新招層出不窮。作為社會大眾,我們當然也要升級跳出謊言誤區的能力!
在眾多升級我們思維能力的書籍中,這本《數字偏見:不再被操弄與誤導,洞悉偽科學的防彈思考》特別值得推薦給社會大眾一讀,因為身為荷蘭新聞網站《通訊員》的記者,作者桑妮.布勞比起許多學者,更擅長用精簡扼要、通順易懂的文字,來讓我們了解到數字、分數、排名、民意調查和大數據等統計數字,如何讓我們自以為理性地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
就因為政客和有心人士掌握了愈來愈多話術能力和話語權,有不少不甘受騙的民眾,改而更加相信統計數字,認定語言文字能夠騙人,可是統計數字不會。前蘇聯獨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有句名言:「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只是統計數字。」,難道統計數字就不會讓我們對千千萬萬的具體案例無感,還有見樹不見林地錯失了豐富的細節嗎?《數字偏見》帶我們還原歷史現場,用故事串連脈絡,讓我們認識到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愈來愈相信統計圖表。
為了打動英國政府以拯救更多傷兵的生命,英國護理師及統計學家佛蘿倫絲.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使用了統計圖表,成功地說服了政府當局。爾後,人類經歷了標準化的過程後,發展出了蒐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統計數字和圖表的流行,迄今仍可說是方興未艾。只要受過文明社會的義務教育,不管使用的語言為何,都能夠用相同的數字和單位溝通,因此簡單易懂的圖表比起千言萬語,可能更能無遠弗屆地快速打動人心。
然而,不管是不同種族的智商也好,經濟的GDP也好,我們測量的目標,只是我們人為的選擇。哪些認知能力或經濟數字更放入公式中,比重要分配多少,畢竟是少數專家說的算。這些專家甚至可能事後告知我們,他們當初的選擇,只是權宜之計,受限於他們當時取得資料的便利性等,可是後世卻奉為圭臬;加上要計算哪些東西,還涉及價值判斷,從不會是純客觀的;我們也只能事後諸葛地測量我們能夠計數的。可是當整個社會陷入用統計數字排名的迷思中,就受到了少數專家、媒體、團體的操控,投入大量資源玩囚徒困境的魷魚遊戲,例如全球大學排名其實就只是少數機構牟利的工具。
抽樣的偏誤,也多次造成了民調和選舉結果有重大出入。有心人士甚至還可以調整資料蒐集的方式,以得出錯誤的統計數字來誤導社會大眾,《數字偏見》其中一章揭露了西方菸草產業如何操縱學者來誤導社會大眾,甚至還反向操作,向莘莘學子宣導「吸菸是大人的行為,千萬不要學喔」,誘導叛逆期的青少年抽菸耍酷。
大數據和演算法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顯學,主宰了數以億計的人們每天接觸到的資訊。然而,大數據可能在一些商業行為方面有著前所未有的威力而讓人嘖嘖稱奇,可是大數據畢竟只是蒐集了預先設定好的資料,事實上並無法發現未曾出現的狀況。可是,過度依賴演算法得出的分數,只要個人有些微特殊狀況,就可能成為受害者,甚至萬劫不復!《數字偏見》提出了數個讓我們必須引以為戒的案例。
雖然《數字偏見》意圖揭發統計數字如何誤導我們,但是布勞其實不是個數學不好,所以有酸葡萄心態的人;相反地,她從小就是數字控,並且還投身和數字很有關係的領域——經濟學中。她在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但也因為意識到數字掌控著太多人的命運,所以決定投身新聞界,並且在這之後接獲許多民眾舉報的數字偏誤。她也認識到,如果再不採取行動,會讓愈來愈多人深受其害。
布勞並非要標新立異地帶領大家起身反數字,她也指出,統計數字是雙面刃,圖謀不軌的是有心人士、既得利益者、政客和極端分子。只要我們都認識到不被數字牽著鼻子走,懂得真正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就能不再一味地被數字主宰,活出自己該有的真正價值!
(本文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摘文
第1章 數字可以拯救生命
英國士兵在兵營的腐朽木床上逐漸失去生息,蝨子在他們身邊爬竄。他們一個接著一個死亡。
佛蘿倫絲.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工作的醫院人滿為患,那些醫院簡直就像屠宰場。放眼望去的那些活骷髏,讓她永遠無法遺忘。克里米亞戰爭是俄羅斯、英國、法國、薩丁尼亞以及土耳其之間的戰爭。1854年末以來,南丁格爾一直都在斯庫塔利的軍事醫院擔任護理長,斯庫塔利就在如今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的東方。但是英國的軍事醫療系統如此敗壞,也使得南丁格爾的工作不只是單純的護理,還要負責煮飯、洗衣以及填寫使用資源的單據,所以有時候她必須工作20小時。幾星期之後她剪去濃密的棕色長髮,因為根本沒時間整理。她身穿的黑色洋裝逐漸變得骯髒,她的白色無邊軟帽出現一個洞。而在每次進食的空檔(如果她真的找得到時間進食),她還得寫信給戰場外的世界。一切都是為了讓士兵們能保住性命。
但她的付出依然不夠,太多太多生命從她身邊逝去。在寫給英國軍務大臣席尼.赫伯特的信中,南丁格爾說道:「我們每24小時就要埋葬屍體。」1855年2月是情況最惡劣的時刻,有超過半數士兵戰死沙場。大多數士兵的死因不是傷口,而是原可避免的疾病。當地排水系統嚴重阻塞,導致建築物的地下室成為充滿汙水和排泄物的巨坑;公共廁所的排泄物直接進入蓄水池。此處的環境必須改變。
與此同時,由於克里米亞戰爭所引發的批判,也導致英國政府瓦解。新首相亨利.約翰.坦普決定採用不同的行動方針。他設置「衛生委員會」,想避免更多士兵死於斯庫塔利。1855年3月4日,在南丁格爾抵達斯庫塔利的4個月後,增援終於來了。
該委員會認為當地醫院的環境「足以殺人」,於是決定開始著手改變。他們清理超過25隻的動物屍體(包括一匹屍體已進入腐爛階段的馬,就是它阻塞了供水系統)。他們在醫院屋頂鑽孔讓空氣流動,重新粉刷牆壁,拆除腐朽的地板。1856 年克里米亞戰爭末期,斯庫塔利軍事醫院的模樣已截然不同,非常乾淨、整齊,且士兵死亡率大幅降低。促進軍事醫院轉變的不只是英國皇家委員會,南丁格爾也厥功甚偉。畢竟沒有南丁格爾的遊說,委員會可能永遠不會願意改善斯庫塔利的醫院。回到英國後,南丁格爾得到英雄般的喝采,被譽為「守護天使」。
但是,南丁格爾依然覺得自己失敗了。離開斯庫塔利之後,南丁格爾在日記中寫道:「可憐的士兵們,我覺得自己是你們的惡母,因為我獨自回家,讓你們躺在克里米亞的墳墓之中。」
無數的死亡、擁擠的病房以及蝨蟲,在南丁格爾心中揮之不去。斯庫塔利醫院的環境或許已經改善了,但軍隊照顧生病與受傷士兵的方式與環境,依然惡劣到令人感到沮喪與悲傷。許多人為此付出性命。
南丁格爾決定發起一場革命。她善用自己的經驗、人脈以及剛獲得的明星地位,說服掌權者相信更好的衛生環境就是當務之急。在這場戰鬥中,南丁格爾使用的武器,就是數字。
▋人類的數字狂熱起源
佛蘿倫絲.南丁格爾生於1820年,她的家境富裕優渥。父親是一位進步派人士,相信女孩就像男孩一樣也應該獲得教育,因此,她與姊姊派絲諾普從小便學習物理學、義大利文、哲學以及化學。
南丁格爾也學了數學,她的表現非常優異。從小開始,她就對算術與分類懷有熱情。她從7歲便開始寫信,經常在信中附上清單與表格。她也是謎題書的熱情讀者,例如:「如果世上有600萬名異教徒,假設1名傳教士可感化2萬名異教徒,一共需要多少名傳教士?」
南丁格爾從未失去對數字的興趣。1856年,英國國防部部長詢問她克里米亞的情況如何時,她抓住了機會。南丁格爾用超過2年時間,撰寫一份850頁的報告,並在報告中用數字呈現軍中醫療系統的問題。她最重要的結論是:許多士兵死於可避免的因素,例如傷口感染與傳染疾病。即使在非戰爭的和平期間,待在軍事醫院接受療養的士兵死亡數字,依然高於染病的平民2倍。南丁格爾認為這種情況的可怕程度,就像每年將1100人帶到索爾茲伯里平原槍決處死。
縱然南丁格爾的結論令人驚訝,她依然害怕自己提出的結論會迷失在數百頁的文字和統計數字中。於是南丁格爾決定使用色彩繽紛的圖表來表達統計數字,目的是希望能讓讀者一眼就看到重點。她最知名的圖表是使用兩個圖型來代表克里米亞戰爭的2年期間,英國士兵每月死亡人數。南丁格爾再次強調,大多士兵都是死於原本可避免的疾病。
她將圖表與其他圖表寄給有影響力的人物,如軍務大臣席尼.赫伯特,當時的赫伯特是英國軍隊健康皇家委員會主席。南丁格爾也向媒體透露自己的研究發現,並央求作家海麗耶特.瑪丁諾撰寫文章,向社會大眾表達醫療改革的必要性。
南丁格爾最後成功用數字說服政府當局。在1880年代期間,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士兵的飲食獲得改善,有更多機會清洗身體,軍營也變得更乾淨了。由於情況大幅改善,新建的醫院事後也顯得空間過大。「老實說如果病患人數大幅下降,導致傷患人數無法填滿醫院,根本不是我們的錯。」南丁格爾挖苦地說。
第1章 智商高低,與膚色有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75萬名美國新募士兵完成了智力測驗。智力測驗的發明者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基斯,他認為心理學有潛力成為宛如物理學的嚴謹科學。但是,這也代表耶基斯與他的心理學家同仁必須開始蒐集數據。
耶基斯的觀念也是十九世紀計數狂熱的必然發展結果。十九世紀不只是距離和重量單位開始標準化的時代,也是學者針對諸如犯罪和貧窮等抽象概念,設計具體測量方法的時代。
到了耶基斯的時代,「智力」也應該受到測量了。耶基斯與專家同仁一起設計第一個可大規模執行的智力測驗,於是在1917年,他們執行了一個非常有歷史重要性的研究調查。在美國各地,所有新募士兵都拿到一份文件,文件中有各種用於測量智力的問題。
耶基斯彙整數據,但開始分析之後,一個關於美國士兵智力的可怕景象也浮現了。美國白人男性士兵的心智年齡只有13歲;東歐與南歐移民士兵的心智年齡結果更糟。而在數據的最底層:心智年齡10.04歲的,則是黑人。
▋難道黑皮膚的人就不聰明?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羅伯特.耶基斯是誰,但黑人智商依然是引發熱烈討論的議題。「民族之間確實有智商的差異。」自由主義者、部落格作家耶奈斯.瑞姆塔爾辛接受荷蘭新聞網站《焦點》專訪時表示:「我很希望看見不同觀點,黑人其實絕頂聰明……但事實並非如此。」2年後,瑞姆塔爾辛宣布以候選人身分參與阿姆斯特丹的地方選舉,他當初的言論也引發公憤。
瑞姆塔爾辛絕對不是唯一一位發表這種言論的人。自從耶基斯的測試方法問世後,關於智商和膚色的討論總會出現在每個世代。1969年,教育心理學家亞瑟.簡森引發一起國際爭議,因為他主張黑人和白人學生之間的智商差異,是基因差異的結果。1994年,政治科學家查爾斯.穆瑞與心理學家理察.赫恩斯坦出版《鐘型曲線》一書,主張非裔美國人的平均智商比美國白人低,並建議智商較低的女性不應該生育。
2014 年出現了另一起爭議,《紐約時報》記者尼可拉斯.韋德出版了一本暢銷書《棘手的遺產。韋德在書中主張,不同「種族」其實是演化的結果,而在許多層面上,包括智商和其他特質,都說明了種族的差異。
耶基斯的測試證明,此種主張可以造成影響深遠的結果。但是,耶基斯的研究並未採用非常嚴謹的方法。在175萬名美國新募士兵之中進行智力測驗,聽起來確實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計畫,但實際上耶基斯的數字彙整方法相當粗心草率。在《人類的錯誤衡量》一書中,作者史帝芬.傑伊.顧爾德曾經描述新兵接受測驗的房間根本沒有家具,照明設備不足,而且空間非常擁擠,以至房間後方的人根本聽不清相關指示。更不要說有些士兵方才抵達美國,完全不懂英文,根本無法理解現場人員在說些什麼。其他士兵或許會說英語,但沒有讀寫能力。在場的男性士兵,有些人是生平第一次持筆,卻必須寫下他們在題目中計算出幾個方塊,或下個符號應該是什麼。所有測驗都有時間壓力,因為下一群接受測驗的士兵,很有可能就在門外的走廊等待。
你或許會認為,以上理由足以讓我們不要認真看待測驗得到的數據,但事態的發展完全相反。耶基斯的結論認為,某些族群團體的智力較低,讓當年早已盛傳的觀念獲得科學支持。優生學是一門據說「希望改善人類種族」的科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風行於北美與歐洲。耶基斯的數據一再被國會用於探討美國移民政策的爭論。政治人物相信,在這次智力測驗中表現不佳的新兵族群—─南歐與東歐人,必須被排除在外。所以在不久之後,東歐和南歐族群的移民名額就真的被限制了,導致在1924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數百萬人被拒於美國國境之外。由於上述提到的移民名額限制,許多需要幫助的難民(通常是猶太人)都遭到美國拒絕入境。
最新生活新聞
-
-
嘉縣衛生局醫政科長林淑華獲113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最高殊榮
(29 分鐘前) -
再生小水滴、化解水危機 中科推廣再生水成為工業用水穩定來源
(29 分鐘前) -
盧臆雯寫島嶼政治與謀殺案 獲鏡文學百萬小說大獎
(29 分鐘前) -
藥物過敏恐致命!食藥署:服藥後注意6前兆
(4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