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7° / 20° )
氣象
2025-11-22 | 卡優新聞

81%網友愛玩數位遊戲 免費手遊最受玩家青睞

81%網友愛玩數位遊戲 免費手遊最受玩家青睞

玩線上遊戲已經成為生活日常,幾乎是走到哪玩到哪。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最新數位遊戲消費者調查結果,高達81.4%受訪者具有遊玩數位遊戲的習慣,比去(2024)年的69%大幅增加,反映遊戲娛樂已深度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遊戲平台中仍以手遊最受歡迎,使用比例83.9%,遠高於電腦遊戲與主機遊戲,可見行動裝置是國內玩家最主要的遊戲載體。

調查結果顯示,除了手遊穩定領先外,今(2025)年主機遊戲的成長最為明顯。MIC指出,任天堂、PlayStation等主機陸續推出新作,加上玩家對高品質遊戲的期待,使主機市場在疫情後快速回溫,成為僅次於手遊與電腦遊戲的主要選擇。18至24歲族群仍以手遊為主,但25至34歲玩家則偏好主機遊戲,凸顯不同年齡層的遊戲習慣逐漸分化。

然而,在參與度提升的同時,整體付費比例卻呈現下降趨勢,僅有35.5%玩家過去一年曾在遊戲中付費,較去年下滑約1成。MIC分析,疫後消費力道轉弱,加上影音、社群等娛樂分流用戶預算,讓玩家在付費上更加謹慎,「免費玩」反而成為主流選擇。調查發現,高達7成手遊玩家只想玩免費遊戲,比去年攀升近1成。

儘管如此,免費遊戲的商業模式仍持續演進。MIC提到,業者已從「免費下載」,發展到更成熟的廣告收益、商城道具、限時活動等多元獲利方式,讓玩家能以低門檻進入遊戲,再依需求決定是否付費。這讓玩家願意在遊戲中小額消費的比例維持穩定,每月花費以300至500元最多,其次為500至1,000元,而花費3,000元以上的重度玩家則以35至44歲族群為大宗。

遊戲行為方面,有45.3%網友每天都會遊玩數位遊戲,其中18至34歲族群約有5成每日上線。分析每日遊玩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最多,其次為1至2小時,說明多數玩家以短時、頻繁的遊玩模式為主。在遊玩時段上,以平日晚上最常見,週末晚間次之,也有部分玩家坦言,只要有空檔就會上線。

這項調查也觀察網友參與電競的行為,有38.3%曾以不同方式接觸電競活動。雖然參與比賽或線下活動的比例約18%左右,但透過觀看直播或關注電競新聞的比例更高,電競仍具高度討論度。此外,逾4成網友曾購買電競設備,以滑鼠鍵盤、耳機與螢幕等周邊產品最多,帶動相關產業穩定擴張。

若聚焦在手遊市場,最受歡迎的3大類型分別為益智解謎、經營模擬與角色扮演,其中益智解謎年增幅度最高。超過6成手遊玩家每天會活躍於1至2款遊戲,吸引玩家嘗試新作的主要因素以「免費」、「可隨時遊玩」、「體驗佳」為主,看來休閒式遊玩仍是市場的主流。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