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7° / 24° )
氣象
2023-11-20 | 中央社

管科會「2023 MBA教育論壇」提供管理教育解方

MBA學位在歐美的含金量相當高,但在台灣卻似非如此,尤其在歷經過去20年的快速發展後,台灣MBA教育的發展已呈現白熱化;管科會作為最早成立且最具規模之商管領域學者們組成的學會,多年來深耕台灣之大學商管教育,為重振台灣MBA的雄風,管科會於11月10日(星期五)下午2時舉辦「2023 MBA教育論壇」,邀集管科會名譽理事長許士軍講座教授、前商業發展研究院院長謝龍發講座教授以及管科會ACCBE認證組織執行長周逸衡講座教授,一同點評台灣三所深具代表性的MBA Program之教育設計與執行成效,這三所MBA分別為:最早成立的政治大學商學院MBA、歷史悠久差堪與政大相比的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MBA、以及私立科大典範之一的致理科大企業管理系MBA。

政大為台灣首間設立企管系以及企管碩博班的學校,其中MBA學位學程於2013年轉隸屬於商學院,擁有來自全院的資援;MBA學位學程羅明琇主任表示:系上相當重視與業界接軌,因此除了透過管裡領域必修課程以及7個特色選修模組培養同學的特色專長外,也設有許多特色課程,像是個案教學、團隊經營與領導、職涯探索與發展等;值得一提的是,政大MBA招收的學生背景相當多元,除了一般的大學生以外、還有具2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以及限理工醫農背景同學報考的組別,就是希望在多元背景下,同學們可以相互學習。為了檢核系上畢業生的實務能力、國際語言能力及學術能力,系上還設有不同核心能力的評量方式,例如參與國際交換、企業實習、商務研習、競賽等;另外,除了學術論文外,政大MBA也接受學生畢業時提出以解決企業問題的技術報告形式論文。

同樣歷史悠久的淡江管理科學學系擁有許多優秀的校友、在企業與學術界也有一定的聲望,但陳怡妃主任在會議中透漏管科學系的名稱事實上對社會大眾來說有「不易望文生義」、「相對陌生」的問題,加上近年管理學在大學教育中似乎漸漸演變成素養型的學科,以及台灣社會傾向輕文商重理工,因此面臨了一定的招生困境。最近管科系已重新定位人才培育目標,希望將學生培養成「能夠用科學化的管理、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模式,結合資訊工具以提高經營管理績效及正確性,進而幫助企業作決策的管理人才」;系上因此在課程設計上加入數據科學、決策智慧與經營管理類專業,開設更多數據分析、數位化策略、資料探勘等課程,並招聘更多相關領域專長的師資。

致理企管系張弘宗主任表示,由於致理科大是以培育商管人才起家,且90%以上的同學畢業後直接就業,所以企管系MBA(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班,以下簡稱服管所)聚焦在培養「服務業的企劃與中階管理幹部人才」,並於108年開放畢業得以提交專業實務報告替代學術論文,未來也期待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輔導更多有業界經驗的同學畢業。在課程設計的部分,由於學生來源相當多元,因此在加入管科會ACCSB認證時,依循審查委員的建議、參照國外知名MBA Program的課程設計,安排足夠的管理工具課以及功能課作為必修課程、並特別重視非正式課程對於學生品格之塑造與團隊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雖然服管所隸屬企管系,但全院師資都可以前來支援授課;他們也相當重視畢業生的核心能力檢核以及畢業生流向的追蹤,以了解教育之成效俾可視需要調整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的規劃。

許士軍教授站在邀請方—管科會的立場,首先對三位主任相當認真且無私地分享表示謝意及敬意;他提到全世界產業在二次大戰後蓬勃發展,企業需要許多專業經理人,然而經理人應具備的條件卻並非是單一系所能提供,因此美國於1960年設立MBA Program,以院級的規模結合更多不同領域的教授來為現今各國MBA教育之起源。他分享他投身MBA教育已有60年之久,至今仍發現有些學生對於管理課程有隔靴搔癢的感覺,他認為問題可能出在於:性向不合或缺少實務經驗,另外個案教材經常是來自於國外、不易有共鳴也可能是個原因。由於現今管理教育面臨許多新議題的挑戰,因此許教授建議過去的標準化課程應該要與時俱進地調整,並且根據學校資源挑選合適的教育方向。

同時擁有多年業界與學界經驗的謝龍發教授曾經多次造訪國外名校的MBA Program,他發現這些MBA Program都有「非常著重個案實務教學」、「與校友互動相當頻繁」的特色,他認為校友對於學校是相當珍貴的資源,系上應該要好好把握、持續與校友保持關係,不只爭取金援、也可以請校友推薦員工進修拓展生源。謝教授呼應許教授的建議,他表示現在企業面臨的環境瞬息萬變,因此MBA教育應該要重視非正式課程,經常舉辦講座、業界參訪等,將大大有助於學生對於管理專業的啟發。除此之外,他對於MBA 教育提出以下建議:可以考慮將招生對象擴大到在職生及企業家子女、課程應該隨環境變動與時俱進作調整、專業經理人與企業接班人的雇傭關係定位應被重視與教導。

周逸衡教授重申管理教育是一種專業教育而非純學術教育,因此應重視與職場實務之連結,他建議MBA教育應該依據職場需求訂出明確的人才培育目標,並根據目標、考慮大環境的情形進而規劃課程、設計合適的能力檢核機制。由於管理教育具有上述的專業性本質,他提醒:國內MBA Program的教育者應該考慮將學生畢業要求從「碩士論文」改以「專業實務報告」替代;正式與非正式課程的設計應同時滿足培育學生「企業經營企劃決策能力」以及「管理人才軟實力」等基本需求,並應鼓勵教師與學生密切互動,以塑造學生可信賴的品格。另外,由於企業管理具有高度跨領域的特質,因此他建議師資應該由全院或跨院支援並考慮業師的加入。他呼應謝教授有關校友互動的問題,建議應該要把握校友資源,讓校友帶回企業個案,在課堂進行企業診斷、達到互惠的效果。對於各校困擾的招生問題,周教授表示MBA Program學生入學條件有不一定要具商管背景的特性,建議不一定以剛畢業的同學作為招生對象,而可以考慮退休族、銀髮族等尋求事業第二春的業界人士為目標對象,另外他建議MBA Program不妨可以考慮學校全校性的資源與條件,聚焦為替特定產業或是集團培育具行業知識的管理人才,這或許也是突破現況的解方。

本活動的剪輯影片已分享在管科會華文商管教育認證組織的YouTube頻道,歡迎對於管理高等教育有興趣的民眾點擊觀賞。若有進一步的諮詢需要,管科會華文商管教育認證組織(ACCBE組織)也樂意提供協助。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