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4° )
氣象
2024-01-05 | 中央社

6旬男腳拇趾外翻嚴重踩地都痛 醫提醒3招可預防

65歲林姓男子熱愛慢跑登山,10年前雙腳大拇趾疼痛,最嚴重時連踩地、行走都有困難,原來是拇趾外翻作怪。醫師提醒,把握「穿著合適鞋款、強化足部肌肉、保持適當體重」3招可預防。

拇趾外翻是常見的足部問題,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洪濬麒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成因分為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先天如遺傳、足弓過低、足部肌肉不平衡等足部結構異常。

後天如穿鞋習慣,比方說穿著過於狹窄的高跟鞋與尖頭鞋,腳趾活動空間受限,腳拇趾被過度擠壓,肌力量減少也會造成拇趾外翻,因為運動不足也會容易使拇趾外翻惡化。

洪濬麒舉例,如65歲林姓男子,本身有先天性的足部結構異常,為家族遺傳,且後續因為工作長期穿著楦頭太窄的鞋子,來就診時左腳大拇趾長期外翻移位、肌腱緊繃。

林男的雙腳大拇趾10年前就開始疼痛,曾就醫使用輔具、復健等保守療法,因成效不佳已放棄治療,近2年踩地、行走都痛,變形的腳也找不到合適的鞋子,無論天氣再冷或下雨只能穿涼鞋,又痛、又冷、又難受,且再也不能和朋友一起去慢跑與登山,實在難以忍受,再度求醫。

洪濬麒說明,後續為林先生進行手術,先幫病人放鬆肌腱,接著進行左腳第1、第2蹠骨截骨矯正手術,及右腳第1蹠趾關節融合手術,術後第2週即可穿著輔具鞋負重行走,術後第8週可以穿著休閒鞋正常行走,術後第6個月可恢復運動習慣,重拾跑跳人生。

他提醒預防拇趾外翻3大重點,首先就是挑選合適鞋款,著重舒適、空間、支撐,其次挑選鞋子前端楦頭空間足夠多,確定腳趾間不會互相擠壓,降低足部變形風險,並要確認鞋墊足弓處貼合足弓,提高足部關節穩定度。

此外,體重過重會增加足部負擔、影響足部結構,尤其年齡越大,越應重視肌力量與保持適當體重,以幫助站立穩定、降低足部負擔。臨床經驗中,因拇趾外翻就醫的中老年人比例不低,每4到5人就有1人受此困擾,應正視。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