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6° / 27° )
氣象
2024-06-27 | 中央社

感染科多重抗藥性保衛戰 健保加碼每次千點留才

各國專家陸續發出警告,人類健康下一波威脅將是多重抗藥性問題,台灣抗藥性細菌增加,健保署祭出2.25億元計畫,感染科醫師積極介入多重抗藥性菌株照護,每次可獲1000點相當約千元給付。

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提供資料,以民國103年至112年第3季多重抗藥菌抗藥性百分比分布數據分析,發現在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除了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呈現下降趨勢,其餘4種多重抗藥菌抗藥性比例皆明顯增加。

健保署推出「全民健康保險抗微生物製劑管理及感染管控品質提升計畫」,將113年醫院總額的2.25億元專款專用,優先支應高度管制性抗微生物製劑使用暨抗藥性病原感染照護量表評估費,餘款支應醫院感染管制品質獎勵,新制自今年6月1日起上路。

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向媒體說明,全世界都在談多重抗藥性菌株問題,再加上台灣歷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感管品質優化意識抬頭,為協助醫院招攬、留任感染科醫師,當個案驗出多重抗藥性菌株,由感染科專科醫師評估、導入照顧模式,每次給予醫師1000點健保。

醫院感染管制品質獎勵監測重點是加護病房抗藥性菌株感染率、全院抗藥菌占率改善成果,及管理階層對感染管制人員有攬才、育才、留才計畫等,依指標達成情形計分,病床數給予權重加成,結算獎勵費,每1積分獎勵費以新台幣5000元為上限,獎勵費需一定比例分給感染管制師等。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革蘭氏陰性菌是台灣抗藥性比較嚴重的細菌,這個細菌可能造成泌尿道感染、肺炎等,隨著抗藥性問題層出不窮,藥物選擇變得困難。感染科醫師是協助解決的助力,給予適當給付,增加年輕醫師投入誘因。

隨著近期COVID-19疫情再起,再次衝擊醫療,「真的更需要感染科醫師」,邱政洵說,健保給予感染科專科醫師的每次千點,意味著重視專業,與改善多重抗藥性問題決心,鼓勵讓感染科醫師參與管理與會診嚴重患者,提供藥物建議,降低不必要的藥物使用,避免國內抗藥性細菌擴散。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