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 中央社
台灣罕見過境鳥 3隻「流蘇鷸」現蹤台南北門農地
近日有鳥友發現3隻台灣少見過境鳥「流蘇鷸」在台南北門區現蹤,吸引不少外地鳥友前往拍攝;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呼籲鳥友注意農路行車安全,但也不要造成農民工作不便。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副總幹事黃永豐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自7月底至今已發現3隻不同個體,出現地點在北門區溪底寮、二重港附近農地,經鳥友互通消息,今天至少聚集20幾台車、30多支俗稱「大砲」專業攝影器材,盼能拍攝台灣少見過境鳥。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流蘇鷸在台灣相當少見,是一種中型涉禽,棲息於湖泊、沼澤等濕地環境中,主要食物為水生動物,繁殖於北太平洋地區,越冬於南非、南亞及澳大利亞等地,飛抵台灣不容易,不論逗留時間長短,對台灣鳥類生態環境與研究而言,都是重要觀察紀錄。
邱仁武指出,台灣以往出現紀錄多在沿海濕地,以台南、宜蘭2地較穩定,大多以非繁殖羽型態出現,有時在秋過境期可見繁殖後仍帶有少量繁殖羽的流蘇鷸,近日在台南市北門區農田濕地出現的3隻流蘇鷸,身上就帶有少量繁殖羽。
他說,根據2020年台灣鳥類名錄,流蘇鷸在台灣有2種常見遷徙行為,一種是在本島度冬,另一種則是在金門、馬祖與東沙島等地短暫過境停留後,繼續遷徙到其他度冬地。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副總幹事黃永豐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自7月底至今已發現3隻不同個體,出現地點在北門區溪底寮、二重港附近農地,經鳥友互通消息,今天至少聚集20幾台車、30多支俗稱「大砲」專業攝影器材,盼能拍攝台灣少見過境鳥。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流蘇鷸在台灣相當少見,是一種中型涉禽,棲息於湖泊、沼澤等濕地環境中,主要食物為水生動物,繁殖於北太平洋地區,越冬於南非、南亞及澳大利亞等地,飛抵台灣不容易,不論逗留時間長短,對台灣鳥類生態環境與研究而言,都是重要觀察紀錄。
邱仁武指出,台灣以往出現紀錄多在沿海濕地,以台南、宜蘭2地較穩定,大多以非繁殖羽型態出現,有時在秋過境期可見繁殖後仍帶有少量繁殖羽的流蘇鷸,近日在台南市北門區農田濕地出現的3隻流蘇鷸,身上就帶有少量繁殖羽。
他說,根據2020年台灣鳥類名錄,流蘇鷸在台灣有2種常見遷徙行為,一種是在本島度冬,另一種則是在金門、馬祖與東沙島等地短暫過境停留後,繼續遷徙到其他度冬地。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鐵東部幹線遭土石淹沒 待穩定立即搶修
(27 分鐘前) -
113年「愛 • 分享」聚光計畫 雲林縣救國團心願頒贈典禮
(28 分鐘前) -
國土法強渡關山犧牲農民權益 張麗善籲劉世芳善盡溝通責任
(30 分鐘前) -
60年來首位女性 嘉邑行善團理事長鄭秀玉就職
(3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