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 中央社
新型專班遭指成職訓所 教育部:國家產業學校3贏
為擴大招收國際生,政府於113學年推動新型專班。媒體報導,部分學校招生不如預期,且擔心學校成為企業的職業訓練所。教育部表示,政策可使國家、產業、學校3贏。
政府5年投入新台幣52億元推動「促進國際生來台暨留台實施計畫」,其中1項政策是鼓勵大專校院設置新型專班,與企業共同客製化課程、助學金等,藉此吸引國際人才來台。
聯合報今天報導,部分學校招生不如預期,且教育團體擔心政策強調與企業一同「客製化」課程,恐加劇教育商品化,並擔心國際生淪為「血汗學工」。
教育部發布新聞稿解釋,台灣面臨「不可逆」的少子女化、高齡化趨勢,存在勞動力短缺危機,須鼓勵全球優秀人才來台就學,並於畢業後投入台灣職場工作。
教育部表示,大學「客製化」課程早就行之有年,包括產學攜手計畫、產業學院等,都是由學校與企業共同甄選、規劃實習、專題製作等實務課程。
教育部強調,新型專班由國發會提供國際生「產學獎助金」,企業提供「生活、實習津貼」,計畫推動所需經費並非教育經費。
教育部表示,推動新型專班將有助國家經濟發展,紓緩國內產業缺人才的困境。且因本土學生來源逐年減少,各大專有多餘的量能,可以投入國際人才培育,進而減緩少子化衝擊,朝向永續經營,是政府、產業、學校3贏的局面。
政府5年投入新台幣52億元推動「促進國際生來台暨留台實施計畫」,其中1項政策是鼓勵大專校院設置新型專班,與企業共同客製化課程、助學金等,藉此吸引國際人才來台。
聯合報今天報導,部分學校招生不如預期,且教育團體擔心政策強調與企業一同「客製化」課程,恐加劇教育商品化,並擔心國際生淪為「血汗學工」。
教育部發布新聞稿解釋,台灣面臨「不可逆」的少子女化、高齡化趨勢,存在勞動力短缺危機,須鼓勵全球優秀人才來台就學,並於畢業後投入台灣職場工作。
教育部表示,大學「客製化」課程早就行之有年,包括產學攜手計畫、產業學院等,都是由學校與企業共同甄選、規劃實習、專題製作等實務課程。
教育部強調,新型專班由國發會提供國際生「產學獎助金」,企業提供「生活、實習津貼」,計畫推動所需經費並非教育經費。
教育部表示,推動新型專班將有助國家經濟發展,紓緩國內產業缺人才的困境。且因本土學生來源逐年減少,各大專有多餘的量能,可以投入國際人才培育,進而減緩少子化衝擊,朝向永續經營,是政府、產業、學校3贏的局面。
最新生活新聞
-
2025/02/22 空氣品質說明(10:30)
(27 分鐘前) -
賞櫻季到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多處景點櫻花綻放
(30 分鐘前) -
傳承族語歌聲 杵音文化藝術團獲傑出團體貢獻獎
(42 分鐘前) -
集結學者研究成果 農業部推穿山甲保育醫學專書
(42 分鐘前) -
大陸冷氣團影響 迎風面降雨機率高
(5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