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 | 中央社
第11屆台北學研討會登場 林文一盼北市更有溫度
北市文獻館「第11屆台北學研討會」今天登場,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林文一演講,表示台北要與偏鄉連結拓展網絡才能共榮,期許成為有溫度、多元、服務的城市。
由台北市立文獻館主辦的「第11屆台北學研討會」今天登場,館長鄧文宗表示,此為台北建城140週年系列活動之一,自2005年起,文獻館每2年舉辦1次的「台北學」活動,以全新視角探索這座城市的內涵;今年以「凝聚魅力,譜寫新記憶」為題,回顧北市在歷史長河中新舊、素樸與繁華交織的獨特面貌。
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致詞時表示,這次研討會不僅是學術交流的平台,更是促進社會各界對城市文化和發展理解的重要契機,希望讓每個人的想法與經驗都能融入未來的城市規劃,共同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台北市。
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林文一以「刻在石板上的情書—給台北」專題演講開場,認為台北要把自己定位成「負責任的大哥」,積極與其他城市或偏鄉拓展網絡「把其他小兄弟拉進來」,台北缺乏腹地,偏鄉則缺乏連結,彼此的問題或能成彼此的解方。
林文一說,有次參加某創意論壇,上台發表的都是留美留英人才,「為何不能是原鄉?喝不到洋墨水的孩子就不能是創意人嗎?」
林文一表示,前陣子到英國倫敦當訪問學者,恰好碰上劇烈的暴動,多在北邊或威爾士,因為這些地區工人多、貧窮區聚集,人們感覺被拋下。從國家競爭力角度,台灣的2300萬人口是一個競爭的整體而非碎片化,所有忽視與不平等都會造成傷害,凝聚都會與偏鄉才能Bring Taiwan Together。
另外,在人本交通方面,林文一說並不是以「人力」取代「電池」,而是要讓多元的、不同交通需求的市民都能被滿足,例如需要騎車往返不同工地上工的工人、無法走太久也騎不了單車的菜籃族等,應該更由下而上考慮,並關注到社會及文化價值,也可考慮以AI改良機車及機車道等。
林文一並說,一心打造智慧城市恐造成斷裂,許多民眾連名詞都不太了解,遑論使用新科技,「應該以技術服務市民,不是讓市民被技術綁架」,不是無紙化、無現金交易、無店員就是進步城市。
林文一說,他在Covid19疫情期間訪問過衛生局、地方里長等,幫助市民、直面民眾不安的都不是什麼高深技術,而是安撫、巡邏、發放物資、解答問題,這樣的「面對面」才是北市最進步、最溫暖的特色。
由台北市立文獻館主辦的「第11屆台北學研討會」今天登場,館長鄧文宗表示,此為台北建城140週年系列活動之一,自2005年起,文獻館每2年舉辦1次的「台北學」活動,以全新視角探索這座城市的內涵;今年以「凝聚魅力,譜寫新記憶」為題,回顧北市在歷史長河中新舊、素樸與繁華交織的獨特面貌。
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致詞時表示,這次研討會不僅是學術交流的平台,更是促進社會各界對城市文化和發展理解的重要契機,希望讓每個人的想法與經驗都能融入未來的城市規劃,共同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台北市。
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林文一以「刻在石板上的情書—給台北」專題演講開場,認為台北要把自己定位成「負責任的大哥」,積極與其他城市或偏鄉拓展網絡「把其他小兄弟拉進來」,台北缺乏腹地,偏鄉則缺乏連結,彼此的問題或能成彼此的解方。
林文一說,有次參加某創意論壇,上台發表的都是留美留英人才,「為何不能是原鄉?喝不到洋墨水的孩子就不能是創意人嗎?」
林文一表示,前陣子到英國倫敦當訪問學者,恰好碰上劇烈的暴動,多在北邊或威爾士,因為這些地區工人多、貧窮區聚集,人們感覺被拋下。從國家競爭力角度,台灣的2300萬人口是一個競爭的整體而非碎片化,所有忽視與不平等都會造成傷害,凝聚都會與偏鄉才能Bring Taiwan Together。
另外,在人本交通方面,林文一說並不是以「人力」取代「電池」,而是要讓多元的、不同交通需求的市民都能被滿足,例如需要騎車往返不同工地上工的工人、無法走太久也騎不了單車的菜籃族等,應該更由下而上考慮,並關注到社會及文化價值,也可考慮以AI改良機車及機車道等。
林文一並說,一心打造智慧城市恐造成斷裂,許多民眾連名詞都不太了解,遑論使用新科技,「應該以技術服務市民,不是讓市民被技術綁架」,不是無紙化、無現金交易、無店員就是進步城市。
林文一說,他在Covid19疫情期間訪問過衛生局、地方里長等,幫助市民、直面民眾不安的都不是什麼高深技術,而是安撫、巡邏、發放物資、解答問題,這樣的「面對面」才是北市最進步、最溫暖的特色。
最新生活新聞
-
清大日籍天文學教授跑遍台灣馬拉松 成知名網紅
(38 分鐘前) -
罷樑領銜人戴璟安現身投票 投完要回家補眠
(40 分鐘前) -
北市擬令平台調報酬前須告知外送員 違者可罰10萬
(54 分鐘前) -
氣溫回升最高溫達32度 各地晴到多雲僅「這地區」下雨
(57 分鐘前) -
國慶後週日 上午國5北上塞
(5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