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6° )
氣象
2024-11-16 | 中央社

從日常到詩境 廖人蒞南大談創作靈感與詩意的探索

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於本(11)月11日,邀請《浪花兇惡》作者廖人(本名:廖育正),以「明天的風提早來了—詩的經驗」為題,與南大師生分享他對詩的理解與創作歷程。

在活動中,廖人回憶起年輕時常在巷弄中的咖啡店中消磨時光,並逐漸愛上文學。他鼓勵學生,20歲是靈感充沛、思想無拘無束的年紀,儘管知識和經歷尚不充足,卻充滿創作的潛力。此外,廖人也分享了三位對他影響深遠的詩人及其作品,分別是翁文嫻的《光黃莽》、黃梁的《瀝青與蜂蜜》,以及舞鶴的《十七歲之海》。他勉勵學生,大膽書寫自己熱愛的詩,發掘自己獨特的聲音。他認為創作者除應坦率地面對讀者,更應誠實地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以真摯的心意去創作。

廖人強調,創作不應被文學獎或虛榮心所束縛。他提醒學生應看淡名利,因為相較於大自然的廣袤無垠,現實中的成就顯得微不足道。他特別提到黃梁的詩作《三十朵紅薔薇》來說明,詩中的畫面象徵著人生,讓人深刻感受到自己在萬物之間的渺小。他也分享了一段個人的心境轉折:曾在東華大學的操場跑步時,看到學生在籃球場上活動,背景是延綿的山巒與遼闊的藍天,當下領悟到,即便擁有至高榮譽,在天地間我們仍不過是滄海一粟。

談及詩的創作過程時,廖人提到詩的「無理而妙」,認為創作不該迎合特定主題,而是應讓詩的內涵自然引領主題。他以蘇淺的《在橋上看水》為例,指出詩以自然和口語化的方式表達,最後一句「冰涼的欄杆」帶來出人意料的驚喜,展現詩的幽微意境。參與課程的學生表示,聽完廖人的分享後,不禁反思:我們在創作時常覺得靈感匱乏,卻忽略了靈感其實來自日常的點滴。正如廖人所言,詩意往往隱藏在微小而平凡的瞬間中。

南大國文系致力於提供學生多元的文學視野,藉由此次講座,使學生不僅學習詩的創作技法,更反思創作中的心靈成長。透過廖人的分享,師生體會到詩的真諦在於從日常生活中擷取靈感,勇敢書寫心聲。國文系將持續邀請文學創作者,陪伴學生探索文學的無限可能,培養深度的文學素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