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 中央社
癌症時鐘快轉17秒 國健署:COVID-19疫後影響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今公布,民國111年10大癌症由肺癌蟬聯拿下、大腸癌居次;但新癌發生人數較110年增8531人、癌症時鐘快轉17秒,國健署推測是疫情期間就醫篩檢減少所致。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簡報說明,綜觀106年到108年間,每年癌症新發生人數均較前一年增加4000到5000人,但109年僅增加725人,110年更首次出現減少。
林莉茹說,推測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民眾減少到醫院篩檢、就醫,但隨疫情趨緩、生活恢復常態,就醫篩檢意願增加,導致111年癌症新發生人數增加。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23.3人,較110年增加16.8人。
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10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肺癌、皮膚癌及子宮體癌提早1歲,其餘與110年相同。
綜觀10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肺癌今年再度拿下第1位,確診人數為1萬7982人,曾蟬聯15年的大腸癌則居第2,其餘依序為女性乳癌、肝癌、攝護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和子宮體癌。
與110年相比,除了攝護腺癌、口腔癌序位互換,子宮體癌與去年首次進入前10名的胰臟癌序位互換,其餘排序與110年相同。
111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729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2.3人,較110年增加11.5人。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10年相較,原為第5名的攝護腺癌前移至第3名,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後1個名次,其餘與110年相同。
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2994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311.2人,較110年增加22.8人。十大癌症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與110年相較,原為第11位的子宮頸癌前移2個名次,胃癌下降1個名次,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簡報說明,綜觀106年到108年間,每年癌症新發生人數均較前一年增加4000到5000人,但109年僅增加725人,110年更首次出現減少。
林莉茹說,推測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民眾減少到醫院篩檢、就醫,但隨疫情趨緩、生活恢復常態,就醫篩檢意願增加,導致111年癌症新發生人數增加。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23.3人,較110年增加16.8人。
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10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肺癌、皮膚癌及子宮體癌提早1歲,其餘與110年相同。
綜觀10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肺癌今年再度拿下第1位,確診人數為1萬7982人,曾蟬聯15年的大腸癌則居第2,其餘依序為女性乳癌、肝癌、攝護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和子宮體癌。
與110年相比,除了攝護腺癌、口腔癌序位互換,子宮體癌與去年首次進入前10名的胰臟癌序位互換,其餘排序與110年相同。
111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729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2.3人,較110年增加11.5人。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10年相較,原為第5名的攝護腺癌前移至第3名,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後1個名次,其餘與110年相同。
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2994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311.2人,較110年增加22.8人。十大癌症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與110年相較,原為第11位的子宮頸癌前移2個名次,胃癌下降1個名次,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
最新生活新聞
-
台南房屋稅條例修正通過 95%納稅人不受影響
(14 分鐘前) -
海虎潛艦3官兵落海失蹤 監院糾正海軍缺失
(24 分鐘前) -
高市議會民進黨團改選票數相同 江瑞鴻抽籤中選 湯詠瑜表達團結祝福
(35 分鐘前) -
高雄澄清湖棒球場周邊土地變更案審議 多位地方議員專程北上表達支持開發計畫
(39 分鐘前) -
勞動部年撒上億勞工基金搞社群網軍|民眾黨立院黨團要求「陳菊下台」
(4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