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6° / 14° )
氣象
2024-12-23 | 中央社

「請說國語?!」人權館特展 揭語言政策深遠影響

台灣從日治時期至1987年解嚴前,語言發展受教育、政策、法規等多重管控,讓母語保存受到極大挑戰。人權館推出「請說國語?!」特展,揭開「國語運動」政策深遠影響。

在台語文作家周定邦唸歌演出、排灣族歌手丹耐夫正若古調裡,國家人權博物館「請說國語?!戰後語言政策與人權議題」特展開幕典禮宣告開始。總統府資政姚嘉文、人權館長洪世芳、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李福鐘,以及陳欽生、張則周、伍國首、劉秀明等白恐政治受難者與聾人團體成員今天皆出席。

姚嘉文分享,他當律師時常遇到有孩子入獄,父母去探監卻只能淚眼相望,無法開口對話,因為政府要求接見過程一定得說國語。他並不反對學習統一的語言,但政府絕對不能禁止各族群講自己的母語。

洪世芳表示,他小時候母語是台語,但到學校後被強迫說國語,漸漸離台語越來越遠,要在大庭廣眾下流利使用也不容易。特展標題裡的驚嘆號和問號便是此次展覽核心,對過往語言政策的疑問和感受。

洪世芳強調,忘記母語就像自我主體性的消失,「語言是溝通工具,也是傳承機制,更是認識自己、理解他人的重要載體。我們必須逐步復振自己的語言和方言,再不去做,就會像失根的蘭花。」

人權館此次特展聚焦台灣語言政策的歷史演變,揭示「國語運動」對民眾生活及語言文化的深遠影響。探討從日本殖民統治(1895至1945年)推行日語的皇民化運動,到戰後威權統治(1945至1992年)下國民政府的獨尊「國語」,政府在兩次的「國語運動」中,如何透過教育、政策、法規等手段,壓抑方言發展。

展覽分為6大單元,橫跨日治時期的日語推行、戰後「國語」政策的獨尊,以及當代推動多元國家語言保存與傳承的努力。人權館盼透過場景重現、實體文物以及影音互動體驗等展示手法,深化全民語言多樣性意識,落實多元化國家語言保存、發展與應用。

「請說國語?!」特展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展出,地點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