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6° )
氣象
2024-12-29 | 中央社

冬季燉補 中醫:選低鉀藥材、慢性腎病避飲用湯汁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天冷是燉補品旺季,許多人會使用黃耆、當歸及龍眼乾等中藥材,但中醫師提醒這些藥材鉀含量高,尤其慢性腎臟病患者要小心,建議改選枸杞、黨參等藥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今天向媒體說明,冬季進補不僅要兼顧營養與養生,還要特別留意鉀的攝取量,尤其是對腎功能受損者,過量鉀攝取可能危及健康。適量選擇藥材、注意烹煮方式,才能真正達到溫補與健康並行的效果。

林舜穀說,對於一般成人而言,每天鉀攝取建議約4700毫克,慢性腎臟病患者依嚴重程度,從每天約2000至4000毫克不等,血液透析患者每天則必須嚴格限制在2000毫克以下。常見中藥材鉀含量可能比想像的還多,每10克黃耆約70毫克,當歸約80毫克,龍眼乾有120毫克。

連大棗(紅棗)、人參都有約60毫克,葉子類與草類中藥鉀含量更是偏高,林舜穀說明,益母草每10克就有約220毫克,同樣份量的蒲公英則有約250毫克,這類藥材在燉煮過程中鉀易溶解於湯中,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須避免飲用湯汁,以免過量的鉀可能導致高血鉀症。

林舜穀提醒,對腎功能受損者來說,因腎臟無法有效排除多餘鉀離子,出現健康危害的風險更高,如鉀離子影響心臟的電解質平衡,過高時可能引發心動過緩、心律不整,甚至心搏停止。鉀過高會干擾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導致無力或癱瘓,甚至會進一步損害腎功能,形成惡性循環。

林舜穀建議,民眾冬季燉補可選擇低鉀藥材,如使用枸杞、黨參等根莖類藥材,燉煮補品時,大量鉀溶解於湯中,建議僅食用固體食材,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葉類和草類中藥時要特別小心,應避免用量過多。另外,進補時應減少其他高鉀食物攝取,如香蕉、橙子、馬鈴薯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