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0° / 17° )
氣象
2025-01-13 | 中央社

陽明交大提升光電探測器性能 有助精準定位腫塊

陽明交大團隊開發創新技術,提升近紅外光電探測器性能且提高探測器對弱光辨識力,未來有望精準定位腫塊或異物位置、大小及組成,協助醫療人員制定更準確診斷與治療方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近紅外光電探測器能吸收波長範圍700nm(奈米)至2500nm的近紅外光,並轉化為電信號;近紅外光波長較長、能量較低,具穿透生物組織更深、對樣本損傷更小的優勢,是醫學診斷、手術及治療的理想工具。

陽明交大電子研究所副教授譚至善說明,錫基鈣鈦礦因無鉛、具有環境友好的特性,以及適合吸收近紅外光的能隙而備受矚目,但此材料的穩定性較差,阻礙實際應用的推進。

譚至善指導碩士生賴昱璇成功開發創新技術,在錫基鈣鈦礦材料的頂部與底部引入大型烷基銨中間保護層,通過雙面鈍化有效抑制氧化,讓材料保持穩定性及維持光電性能,最大限度減少界面處的非輻射能量損失,提升薄膜品質,實驗也證實在弱光偵測中的信號辨別能力極為卓越。

針對這項創新技術,譚至善表示,這項技術能提升醫療檢測儀器的精度與效率,特別適合用於650到900nm波段,此範圍內的光穿透性強且對生物組織的損傷低,有助於生物醫學影像及診斷技術的發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