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 中央社
成大、中正大學 解開胰臟癌細胞惡化及免疫機制
胰臟癌號稱「癌王」,國立成功大學今天宣布,成大及中正大學經多年研究,成功解開胰臟細胞如何發展成為惡性癌細胞關鍵,成果已刊登於今年1月國際期刊「分子腫瘤」。
胰臟細胞如何發展成為惡性癌細胞關鍵研究,由成大醫學院長沈延盛及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研究團隊,透過基礎與臨床合作,結合最新生醫AI大數據分析技術與臨床實證醫學才成功解開。
成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胰臟癌是極具侵略性惡性腫瘤,因缺乏早期診斷生物標記,往往被診斷出時已處於晚期,無法進行手術切除,且對化療藥物反應不佳,患者存活率低於10%,找出胰臟癌惡性轉化機制顯得格外重要。
KRAS致癌基因突變是胰臟癌一個重要特徵,大約90%胰臟癌檢體都會發現KRAS基因突變;過往觀念認為KRAS基因突變會持續活化細胞內訊息傳遞路徑,使細胞不斷生長分裂而形成癌症,卻無法解釋胰臟癌好發於較年長者(發病年齡中位數是65歲),及為何KRAS基因突變良性腫瘤需要約16年才轉化為惡性癌細胞。
研究團隊花了6年多時間,仔細檢驗基因轉殖小鼠胰臟檢體,且利用單細胞核酸定序分析早期與晚期人類胰臟癌檢體,找到一個未曾被發現盲點,也就是KRAS基因突變細胞雖會增生,卻伴隨著老化及細胞凋亡現象,顯示單單是KRAS基因突變,不足以造成胰臟癌發生,身體有保護機制讓這些異常細胞走向死亡。
研究團隊持續研究發現另一個基因缺失是讓KRAS基因突變細胞存活及生長原因,這個基因是雙特異性去磷酸(酉每)-2(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2, DUSP2)。團隊從單細胞定序分析資訊發現一小群KRAS突變細胞,隨著胰臟癌進程而增加,這群細胞缺少雙特異性去磷酸(酉每)-2的表現,且花了3年時間驗證。
研究團隊再透過細胞交談分析技術,找到腫瘤微環境中一群特殊巨噬細胞具有關鍵角色。當巨噬細胞與胰臟癌細胞相互作用時,會抑制雙特異性去磷酸(酉每)-2的表現,進而使細胞外訊息調節蛋白激(酉每)持續活化,促使腫瘤細胞增生、轉移與免疫逃脫機制啟動,讓癌細胞獲得免疫特權,逃脫被消滅命運,使最先進細胞免疫治療失效,這也是胰臟癌難以根治原因之一。
成大表示,研究暗示胰臟炎等慢性發炎是胰臟癌發展重要因素,KRAS基因變異是無可避免自發性反應,但雙特異性去磷酸(酉每)-2可視為一個腫瘤抑制基因,保護胰臟細胞不會變成癌細胞,若發炎不被抑制,巨噬細胞將會被召集到胰臟微環境中,引發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胰臟癌惡性轉變。
沈延盛說,了解胰臟癌腫瘤微環境各種細胞間相互影響,對未來開發阻斷策略、提高早期診斷率及改善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胰臟細胞如何發展成為惡性癌細胞關鍵研究,由成大醫學院長沈延盛及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研究團隊,透過基礎與臨床合作,結合最新生醫AI大數據分析技術與臨床實證醫學才成功解開。
成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胰臟癌是極具侵略性惡性腫瘤,因缺乏早期診斷生物標記,往往被診斷出時已處於晚期,無法進行手術切除,且對化療藥物反應不佳,患者存活率低於10%,找出胰臟癌惡性轉化機制顯得格外重要。
KRAS致癌基因突變是胰臟癌一個重要特徵,大約90%胰臟癌檢體都會發現KRAS基因突變;過往觀念認為KRAS基因突變會持續活化細胞內訊息傳遞路徑,使細胞不斷生長分裂而形成癌症,卻無法解釋胰臟癌好發於較年長者(發病年齡中位數是65歲),及為何KRAS基因突變良性腫瘤需要約16年才轉化為惡性癌細胞。
研究團隊花了6年多時間,仔細檢驗基因轉殖小鼠胰臟檢體,且利用單細胞核酸定序分析早期與晚期人類胰臟癌檢體,找到一個未曾被發現盲點,也就是KRAS基因突變細胞雖會增生,卻伴隨著老化及細胞凋亡現象,顯示單單是KRAS基因突變,不足以造成胰臟癌發生,身體有保護機制讓這些異常細胞走向死亡。
研究團隊持續研究發現另一個基因缺失是讓KRAS基因突變細胞存活及生長原因,這個基因是雙特異性去磷酸(酉每)-2(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2, DUSP2)。團隊從單細胞定序分析資訊發現一小群KRAS突變細胞,隨著胰臟癌進程而增加,這群細胞缺少雙特異性去磷酸(酉每)-2的表現,且花了3年時間驗證。
研究團隊再透過細胞交談分析技術,找到腫瘤微環境中一群特殊巨噬細胞具有關鍵角色。當巨噬細胞與胰臟癌細胞相互作用時,會抑制雙特異性去磷酸(酉每)-2的表現,進而使細胞外訊息調節蛋白激(酉每)持續活化,促使腫瘤細胞增生、轉移與免疫逃脫機制啟動,讓癌細胞獲得免疫特權,逃脫被消滅命運,使最先進細胞免疫治療失效,這也是胰臟癌難以根治原因之一。
成大表示,研究暗示胰臟炎等慢性發炎是胰臟癌發展重要因素,KRAS基因變異是無可避免自發性反應,但雙特異性去磷酸(酉每)-2可視為一個腫瘤抑制基因,保護胰臟細胞不會變成癌細胞,若發炎不被抑制,巨噬細胞將會被召集到胰臟微環境中,引發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胰臟癌惡性轉變。
沈延盛說,了解胰臟癌腫瘤微環境各種細胞間相互影響,對未來開發阻斷策略、提高早期診斷率及改善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最新生活新聞
-
-
「莎姆雷特」5月加場 鍾欣凌:趁現在還有體力演出
(22 分鐘前) -
新北「健康校園防疫三部曲」勤洗手、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 落實生病不到校
(28 分鐘前) -
護理技能大挑戰 正修冬令營培育未來護理人才
(29 分鐘前) -
合歡山降雪路結冰 台14甲翠峰至大禹嶺夜間封閉
(3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