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 中央社
別自己囤藥、搭飛機恐削弱免疫力 流感知識大彙整
藝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重症驟逝,引發關注,網路流傳各種「防疫知識」真假難辨,究竟可不可以自己買抗病毒藥來囤、得流感之後哪些事情不能做、如何自我保護,中央社彙整一次看。
Q:流感是什麼?
A:季節性流感為感染人類流感病毒,所引發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王振泰說明,每年秋冬季節,許多呼吸道病毒傳染力都會變高,其中流感和漸漸被大家遺忘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較可能引發比較嚴重的感染。
流感重症高風險族群,王振泰指出,包含65歲以上長者、5歲以下幼兒和慢性病患者,可以靠疫苗預防,但因保護力會隨時間衰退,平均28週就會衰退到無法免於感染,加上流感病毒每年都會變化,因此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年年接種疫苗。
目前國內疫情狀況,疾管署昨天指出,過年前1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破16萬,過年當週則受休診影響,下降到9萬多人次,本週預估會再回升,但預估下週或下下週就會反轉下降。
Q:得到流感怎麼辦?
A: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流感和一般感冒的臨床表現不太一樣,除了呼吸道症狀,還會有倦怠、四肢無力、肌肉痠痛、骨骼痠痛的症狀。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提醒,若出現呼吸會喘、呼吸困難、發紺、嘴唇發黑、手腳冰冷、咳痰帶血、胸痛、意識不清、血壓下降,或持續高燒超過2天,就是危險徵兆,務必盡快就醫。
「染流感就要休息」,王振泰指出,早期研究發現,感染流感的老鼠,若持續跑滾輪,死亡的比例就大增,但在旁休息的老鼠,則沒有任何的犧牲;因此染病之後,最重要要做的事情就是「休息」。
王振泰也指出,若有發燒狀況,心臟負荷就會比較高,若此時再去泡溫泉、過度工作、熬夜,就會增加心臟負荷,跟跑輪子的老鼠一樣;且若此時搭飛機去旅行,不僅可能傳染給機上其他旅客、出國可能就醫不便,研究更顯示高空飛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反而會陷自己於不利」。
Q:我需要自己購買克流感,以防感染嗎?
A:國內流感抗病毒藥物皆為處方藥。王振泰指出,克流感副作用不大,較常見第3、4天可能有腸胃道副作用;但抗病毒藥物就跟抗生素一樣,過度使用恐造成病毒產生抗藥性,加上若大家都在囤藥,恐導致臨床上有需要的人反而拿不到。
張峰義也說,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相似,醫師可靠專業辨別,但民眾可能得了細菌性肺炎也以為是流感,若自行服藥沒有就醫,反而可能因此延誤治療。
Q:我有需要在家裡準備流感快篩嗎?
A:王振泰指出,流感各廠快篩敏感性約6到8成不等,而且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家用快篩不同,需要深入到鼻咽部位採檢,才能有效檢驗,自己操作相當不容易。若有需要,可在就醫時跟醫師討論是否自費篩檢。
Q:還有什麼方式可以避免感染?
A:張峰義提醒,大家平時就要做好功課,多關心自己、家人的身體,該打疫苗就趕快去打,疫情來了要注意,得到感染甚麼狀況是危險徵兆需盡快就醫;並做好手部衛生、戴好口罩,好的衛生習慣可以降低疾病風險,但這實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
張峰義說,目前成年人常見上呼吸道感染症中,流感、COVID-19和肺炎鏈球菌,都有疫苗可以預防,非常值得珍惜;且COVID-19最新JN.1疫苗現在都還有貨,也與目前流行株比較接近,因此建議還是應該都要打。
「有些事件會讓大家看了傷感」,張峰義說,每年冬天都會來,但冬天也會過完,春天、夏天會來,有機會打疫苗,就要把握機會。
Q:流感是什麼?
A:季節性流感為感染人類流感病毒,所引發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王振泰說明,每年秋冬季節,許多呼吸道病毒傳染力都會變高,其中流感和漸漸被大家遺忘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較可能引發比較嚴重的感染。
流感重症高風險族群,王振泰指出,包含65歲以上長者、5歲以下幼兒和慢性病患者,可以靠疫苗預防,但因保護力會隨時間衰退,平均28週就會衰退到無法免於感染,加上流感病毒每年都會變化,因此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年年接種疫苗。
目前國內疫情狀況,疾管署昨天指出,過年前1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破16萬,過年當週則受休診影響,下降到9萬多人次,本週預估會再回升,但預估下週或下下週就會反轉下降。
Q:得到流感怎麼辦?
A: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流感和一般感冒的臨床表現不太一樣,除了呼吸道症狀,還會有倦怠、四肢無力、肌肉痠痛、骨骼痠痛的症狀。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提醒,若出現呼吸會喘、呼吸困難、發紺、嘴唇發黑、手腳冰冷、咳痰帶血、胸痛、意識不清、血壓下降,或持續高燒超過2天,就是危險徵兆,務必盡快就醫。
「染流感就要休息」,王振泰指出,早期研究發現,感染流感的老鼠,若持續跑滾輪,死亡的比例就大增,但在旁休息的老鼠,則沒有任何的犧牲;因此染病之後,最重要要做的事情就是「休息」。
王振泰也指出,若有發燒狀況,心臟負荷就會比較高,若此時再去泡溫泉、過度工作、熬夜,就會增加心臟負荷,跟跑輪子的老鼠一樣;且若此時搭飛機去旅行,不僅可能傳染給機上其他旅客、出國可能就醫不便,研究更顯示高空飛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反而會陷自己於不利」。
Q:我需要自己購買克流感,以防感染嗎?
A:國內流感抗病毒藥物皆為處方藥。王振泰指出,克流感副作用不大,較常見第3、4天可能有腸胃道副作用;但抗病毒藥物就跟抗生素一樣,過度使用恐造成病毒產生抗藥性,加上若大家都在囤藥,恐導致臨床上有需要的人反而拿不到。
張峰義也說,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相似,醫師可靠專業辨別,但民眾可能得了細菌性肺炎也以為是流感,若自行服藥沒有就醫,反而可能因此延誤治療。
Q:我有需要在家裡準備流感快篩嗎?
A:王振泰指出,流感各廠快篩敏感性約6到8成不等,而且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家用快篩不同,需要深入到鼻咽部位採檢,才能有效檢驗,自己操作相當不容易。若有需要,可在就醫時跟醫師討論是否自費篩檢。
Q:還有什麼方式可以避免感染?
A:張峰義提醒,大家平時就要做好功課,多關心自己、家人的身體,該打疫苗就趕快去打,疫情來了要注意,得到感染甚麼狀況是危險徵兆需盡快就醫;並做好手部衛生、戴好口罩,好的衛生習慣可以降低疾病風險,但這實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
張峰義說,目前成年人常見上呼吸道感染症中,流感、COVID-19和肺炎鏈球菌,都有疫苗可以預防,非常值得珍惜;且COVID-19最新JN.1疫苗現在都還有貨,也與目前流行株比較接近,因此建議還是應該都要打。
「有些事件會讓大家看了傷感」,張峰義說,每年冬天都會來,但冬天也會過完,春天、夏天會來,有機會打疫苗,就要把握機會。
最新生活新聞
-
彰化榮家開啟便利載送住民服務 彰榮小巴啟航
(12 分鐘前) -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辦輔導諮詢服務共識活動
(17 分鐘前) -
林懷民最開心作品 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
(29 分鐘前) -
雙北世壯運報名倒數12天 已逾4萬人次參與
(35 分鐘前) -
李文忠不得不請辭 妻子曝:不休息很快就見不到他了
(3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