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 中央社
衛福部推外科醫師精進計畫 強化重災應變能力
強化重災或特殊情況醫療應變能力,衛福部委託台灣外科醫學會推動「精進外科醫師醫療韌性訓練計劃」,包括實體課程、虛擬實境訓練等,今天上午在亞東醫院舉行發布會。
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外科醫學會推動「精進外科醫師醫療韌性訓練計劃」,上午舉行發布會,會後並發布新聞稿。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建松指出,災難救治不僅是事發時的緊急處置與社會各界資源投入,也在於外科醫師團隊提供的治療與照護,因此必須持續精進緊急外傷處置觀念,在特殊事件發生時才能臨危不亂、互相支援與合作。
蔡建松說,計畫預計培訓超過1萬名醫事人員,增強大量傷患的緊急救援能力,同時強化台灣醫療體系,未來也會積極輔導各大醫院成立備援手術室團隊,推動進階外傷技術訓練,期許在多方協作下,若未來遭遇特殊災難或重大傷亡事件,能為國民提供一個穩定、強大的全面性支持環境。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傷委員會主任委員、亞東醫院外科部創傷科主任林恆甫說明,「外科醫師醫療韌性訓練計畫」自2024年下半年正式啟動,透過實體課程、全新教學影片與虛擬實境VR訓練模組三大方向,強化外科醫師對緊急外傷與災害傷患的處置能力,提升緊急應變與手術技術,以更有效應對社會醫療需求。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補充,衛福部委託外科醫學會先訓練外科系醫師應對急難場景救傷,後續將進一步討論各醫學中心手術備援團隊出動時機,研擬提供保險、交通方式等安全保障,並討論如何提供誘因,吸引更多外科醫師投入急難救傷行列。
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外科醫學會推動「精進外科醫師醫療韌性訓練計劃」,上午舉行發布會,會後並發布新聞稿。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建松指出,災難救治不僅是事發時的緊急處置與社會各界資源投入,也在於外科醫師團隊提供的治療與照護,因此必須持續精進緊急外傷處置觀念,在特殊事件發生時才能臨危不亂、互相支援與合作。
蔡建松說,計畫預計培訓超過1萬名醫事人員,增強大量傷患的緊急救援能力,同時強化台灣醫療體系,未來也會積極輔導各大醫院成立備援手術室團隊,推動進階外傷技術訓練,期許在多方協作下,若未來遭遇特殊災難或重大傷亡事件,能為國民提供一個穩定、強大的全面性支持環境。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傷委員會主任委員、亞東醫院外科部創傷科主任林恆甫說明,「外科醫師醫療韌性訓練計畫」自2024年下半年正式啟動,透過實體課程、全新教學影片與虛擬實境VR訓練模組三大方向,強化外科醫師對緊急外傷與災害傷患的處置能力,提升緊急應變與手術技術,以更有效應對社會醫療需求。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補充,衛福部委託外科醫學會先訓練外科系醫師應對急難場景救傷,後續將進一步討論各醫學中心手術備援團隊出動時機,研擬提供保險、交通方式等安全保障,並討論如何提供誘因,吸引更多外科醫師投入急難救傷行列。
最新生活新聞
-
慶祝114年度農民節大會|觀音區50位績優人員及農民獲張善政市長表揚
(11 分鐘前) -
屏東新丁新枝祭為新生兒祈福 四代同參拜傳承文化
(33 分鐘前) -
尪過世3年…她被逼「執行義務」才能入宗祠 婆婆:死為婆家人
(54 分鐘前) -
女媧首亮相!盧秀燕讚「全國最美主燈女神」
(1 小時前) -
探索地方創生!金門趨勢講座吸引青年關注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