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 中央社
閩東語音樂劇「相約十五暝」 說馬祖擺暝祭典故事
「馬祖心情記事」是全台唯一以閩東語製作的音樂劇,其中系列之4「相約十五暝」以馬祖傳統祭典「擺暝」為靈感,將首度移師台北演出,展現馬祖的民俗、慶典與閩東語之美。
「擺暝」亦即「排夜」,習俗最早源自於中國福州長樂、連江一帶,流傳至馬祖,在每年元宵節前後舉行,民眾會在夜晚排放供品祭神酬神,各廟宇神尊夜間還會出宮遶境,以祈求全境平安,是馬祖世代相傳的重要祭典活動,2019年文化部登錄為全國21項重要民俗之一,也是連江地區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根據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發布的新聞資料,「相約十五暝」以馬祖「擺暝」這個四鄉五島全域共有的歲時祭典為題,講述在大遷徙年代,一個留在馬祖、一個去到台灣的兄弟,多年後解開心結,在擺暝這個凝聚宗族與鄉情的日子裡,終於在馬祖團聚的故事。
馬祖在地品牌的自製節目「馬祖心情記事」於2013年啟動至今,依序發表「馬祖心情記事」、「藍眼淚」、「寶姨」、「相約十五暝」、「重返前線1979」以及「生紅過夏」共6部作品,在劇作的推展中培育了馬祖在地表藝人才以及在地團隊,也展現了馬祖深度的文化內涵。
馬祖心情記事系列IV「相約十五暝」閩東語音樂劇將於2月15日演出,地點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免費自由入座。參與演出團隊包括馬祖戲劇團、北角星戲劇團、台灣青年舞團、台中市私立青年高級中學表演藝術科以及愛樂劇工廠等。
「擺暝」亦即「排夜」,習俗最早源自於中國福州長樂、連江一帶,流傳至馬祖,在每年元宵節前後舉行,民眾會在夜晚排放供品祭神酬神,各廟宇神尊夜間還會出宮遶境,以祈求全境平安,是馬祖世代相傳的重要祭典活動,2019年文化部登錄為全國21項重要民俗之一,也是連江地區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根據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發布的新聞資料,「相約十五暝」以馬祖「擺暝」這個四鄉五島全域共有的歲時祭典為題,講述在大遷徙年代,一個留在馬祖、一個去到台灣的兄弟,多年後解開心結,在擺暝這個凝聚宗族與鄉情的日子裡,終於在馬祖團聚的故事。
馬祖在地品牌的自製節目「馬祖心情記事」於2013年啟動至今,依序發表「馬祖心情記事」、「藍眼淚」、「寶姨」、「相約十五暝」、「重返前線1979」以及「生紅過夏」共6部作品,在劇作的推展中培育了馬祖在地表藝人才以及在地團隊,也展現了馬祖深度的文化內涵。
馬祖心情記事系列IV「相約十五暝」閩東語音樂劇將於2月15日演出,地點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免費自由入座。參與演出團隊包括馬祖戲劇團、北角星戲劇團、台灣青年舞團、台中市私立青年高級中學表演藝術科以及愛樂劇工廠等。
最新生活新聞
-
彰化榮服處拜會地區勞工處 攜手助退除役官兵就轉業
(41 分鐘前) -
屏東榮服處元宵節前溫馨關懷弱勢榮民眷
(41 分鐘前) -
嘉義榮服處感謝欣欣水泥企業善心物資 助特需退除役官兵眷
(56 分鐘前) -
「犁炮」慶元宵 鹽水蜂炮今啟炮為期2天2夜輦轎遶境
(1 小時前) -
2025/02/11 空氣品質說明(22:00)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