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 中央社
台南推動環保自然葬法 樹葬骨灰不挖出焚化
媒體報導骨灰樹葬不易溶於土壤,可能需要挖出送至焚化爐處理,掀起議論;台南市政府今天表示,台南樹葬植存專區每隔一段時間會翻土,但不會將骨灰挖出焚化。
南市府民政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市府持續推動環保自然葬法,透過政策引導、優化設施及加強宣導,讓市民了解接受,樹葬也是環保自然葬法之一。近年來,台南市民選擇環保自然葬法比例已突破10%,顯示接受度逐年提高。
民政局表示,台南市民國103年設立大內生命紀念園區及110年設立仁德生命紀念園區,樹葬植存專區已植存逾1萬名先人;隨著社會觀念變遷與環保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選擇以自然簡約方式回歸大地,讓生命延續對環境的關懷。
民政局強調,環保自然葬法核心精神是讓骨灰以自然方式回歸大地,透過生物分解作用逐步融入,而非短時間完全溶解。樹葬植存專區每隔一段時間會翻土,確保土地循環使用,且在過程中秉持尊重先人及環保永續原則,不會將骨灰挖出焚化。
民政局表示,環保自然葬法減少傳統墓葬占用土地資源,降低環境負擔,不立碑,不造墳,不進塔,市府將持續優化相關配套措施,讓更多市民響應,留下美好生活環境。
南市府民政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市府持續推動環保自然葬法,透過政策引導、優化設施及加強宣導,讓市民了解接受,樹葬也是環保自然葬法之一。近年來,台南市民選擇環保自然葬法比例已突破10%,顯示接受度逐年提高。
民政局表示,台南市民國103年設立大內生命紀念園區及110年設立仁德生命紀念園區,樹葬植存專區已植存逾1萬名先人;隨著社會觀念變遷與環保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選擇以自然簡約方式回歸大地,讓生命延續對環境的關懷。
民政局強調,環保自然葬法核心精神是讓骨灰以自然方式回歸大地,透過生物分解作用逐步融入,而非短時間完全溶解。樹葬植存專區每隔一段時間會翻土,確保土地循環使用,且在過程中秉持尊重先人及環保永續原則,不會將骨灰挖出焚化。
民政局表示,環保自然葬法減少傳統墓葬占用土地資源,降低環境負擔,不立碑,不造墳,不進塔,市府將持續優化相關配套措施,讓更多市民響應,留下美好生活環境。
最新生活新聞
-
-
嘉義鹿草圓山宮元宵放火馬活動 因雨延至2/15
(20 分鐘前) -
屏東六堆祈福尖炮城加入棒球元素 2/15登場
(22 分鐘前) -
工研院AI機器人再突破 實現半導體、離岸風電厚板焊接全自動化
(23 分鐘前) -
台南車展2/27登場 550攤規模創新高
(2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