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3° / 16° )
氣象
2025-02-17 | 中央社

彭(啟)明:攜手水利署推透明淡水河 盼未來能游泳

環境部國環院今天與經濟部水利署簽署合作備忘錄。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和水利署將有更進一步的合作,後續包含透明淡水河計畫會盡速展開,期盼淡水河跟巴黎塞納河一樣可以游泳。

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與經濟部水利署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積極開展氣候變遷減緩、調適、治理技術等應用研究。

彭(啟)明致詞時表示,環境部與水利署有很多的合作,在淨零上,水利署是第一個執行碳足跡的公部門;而水利署也是首個將河川地、水庫種樹、獲得碳權的部門。

彭(啟)明說,第3是對河川整治,後續環境部水質保護司會與水利署合作,執行透明淡水河計畫,期盼淡水河「跟巴黎塞納河一樣可以游泳」;第4是二仁溪的整治,希望未來3年內能解決;最後則是加強氣候變遷調適,水利署有很多案例,如百年大旱,產業界都沒有太嚴重的影響,都是水利署的作為。

彭(啟)明接受媒體聯訪時補充,「透明淡水河」平台未來幾個月內會推出,類似空氣品質監測般,讓附近居民知道什麼時候水質會比較差。

水利署長賴建信說,在淡水河附近已經有時多監測站,將這些資料盤點,看哪些地方有潛在污染源,就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氣候變遷對海水潮差的變動,可能對淡水河水量排出也會有影響,今年起會啟動新計畫,針對極端氣候對水量的影響,進一步延伸到水太髒的問題。

賴建信致詞時表示,過去水利署大多都是用物理的方式處理水資源,未來可以與環境部合作透過化學的方式治理;科技無論如何發展,水是剛性需求,在尋找適當生活的地方,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行政院去年起非常重視,致力於水情永續的推動,特別是空間資料的整合,從部門治理跨到國家治理層次。

國環院長劉宗勇致詞時表示,環境資源與水利署是脣齒相依,氣候變遷的暴雨、乾旱,會反映在水資源的管理,調適要超前部署,如海平面上升、地下水變動,希望透過科學研究加強。

環境部表示,未來雙方開創合作的重點將包括氣候變遷跨域調適、治理、污染防制等議題,同時運用流域系統性治理規劃與流域數值模式結合於氣候風險調適,以達到循證治理的目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