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 中央社
異位性皮膚炎新療法 14歲少女重拾開朗人生
愛美的花樣年華,卻飽受異位性皮膚炎折磨,三軍總醫院日前收治了一名14歲異膚少女,全身病灶流湯流水,長期使用類固醇而身形改變,幸好接受新型療法重拾開朗人生。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主治醫師陳奕先今天在記者會上分享這名少女個案,他第一次在診間遇到個案,女孩彷彿「娃娃魚」,在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數個月後,不僅皮膚得到大幅改善,因換藥副作用變小,個案整整瘦了20公斤,從過去內向、自閉,因變漂亮而恢復信心。
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病,陳奕先說,全球兒童與成人盛行率分別為10%至20%、2%至10%,以此推估,台灣約有200萬人深受其苦。劇烈搔癢、皮膚紅腫、脫屑等是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症狀,嚴重影響患者外觀與生活品質,造成患者自卑、焦慮等心理負擔。
陳奕先表示,外用類固醇、鈣調磷酸(酉每)抑制劑、抗組織胺、免疫調節藥物等傳統治療,面臨效果有限、長期使用可能產生副作用的困境,患者常因疾病反覆發作,對治療失去信心。隨著醫療進步,生物製劑和小分子標靶藥物問世,有效抑制發炎,大幅降低發作頻率,副作用相對較少。
健保將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等進階精準治療有條件納入給付,陳奕先表示,中重度患者使用半年傳統口服藥與照光治療,仍無法改善症狀的嚴重狀態患者,經醫師評估可申請。雖異膚無法根治,但透過個人化治療策略,多數患者都能大幅改善病情。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主治醫師陳奕先今天在記者會上分享這名少女個案,他第一次在診間遇到個案,女孩彷彿「娃娃魚」,在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數個月後,不僅皮膚得到大幅改善,因換藥副作用變小,個案整整瘦了20公斤,從過去內向、自閉,因變漂亮而恢復信心。
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病,陳奕先說,全球兒童與成人盛行率分別為10%至20%、2%至10%,以此推估,台灣約有200萬人深受其苦。劇烈搔癢、皮膚紅腫、脫屑等是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症狀,嚴重影響患者外觀與生活品質,造成患者自卑、焦慮等心理負擔。
陳奕先表示,外用類固醇、鈣調磷酸(酉每)抑制劑、抗組織胺、免疫調節藥物等傳統治療,面臨效果有限、長期使用可能產生副作用的困境,患者常因疾病反覆發作,對治療失去信心。隨著醫療進步,生物製劑和小分子標靶藥物問世,有效抑制發炎,大幅降低發作頻率,副作用相對較少。
健保將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等進階精準治療有條件納入給付,陳奕先表示,中重度患者使用半年傳統口服藥與照光治療,仍無法改善症狀的嚴重狀態患者,經醫師評估可申請。雖異膚無法根治,但透過個人化治療策略,多數患者都能大幅改善病情。
最新生活新聞
-
-
北港燈會璀璨閃耀 綠色永續引領未來 突破520萬人次!
(33 分鐘前) -
境內外國分公司列報成本費用有眉角 勤業眾信:境內外國分公司掌握必知的申報重點
(38 分鐘前) -
崑大電機系歡送越籍畢業生 越南服飾、斗笠妝點會場增添異國風情
(40 分鐘前) -
中油澎湖油庫漏油污染地下水改善有成 解除列管
(4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