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8° )
氣象
2025-02-25 | 中央社

彭(啟)明:CBAM若延期上路 國內產業有喘息空間

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表示,近期歐盟釋出CBAM延後1年的訊息愈來愈明確,仍待正式討論定案;若真的延至2027年才上路,對國內產業會有喘息空間,但1年很快就過去,仍呼籲產業即早準備。

彭(啟)明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從上週開始陸續接收到各種訊息,歐盟考量美國新關稅制度,並徵詢各國意見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正式上路的時間可能會延後1年,原訂最快2026年延至2027年。

彭(啟)明強調,最重要的關鍵還是今年7、8月,歐盟會討論出正式文本,現在看來的確延後的訊號愈來愈明確;台灣的CBAM也會依照最終討論的版本擬訂進度。

彭(啟)明進一步說明,CBAM不是說訂就訂,還需要通報世界貿易組織(WTO)等程序,目前有英國、歐盟在擬訂CBAM,台灣也會參考他們的方式;且不只CBAM,未來美國政府所推動的關稅制度也會密切注意。

彭(啟)明說,台灣的碳費金額相較歐盟碳定價低很多,要抵也只能抵一些些;碳費主要還是為了促進產業減碳,與CBAM的關聯性並不這麼直接,因此碳費制度仍會持續進行。

彭(啟)明指出,若CBAM真的延後1年實施,對台灣如鋼鐵、鋁等產業「會有一點喘息的機會」,政府也會趁此空檔協助業者、趕快做準備;但他強調,1年很快就過去了,不即早準備、後面壓力還是會跟著來。

彭(啟)明提到,預訂今年年中赴歐盟考察的行程仍然會如期進行。他強調碳定價、CBAM不同,但CBAM有趨動碳定價的效果;此行還會就歐盟的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EU ETS)深入了解,ETS與CBAM如何連結也會釐清,做為台版ETS的參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