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1 | 中央社

竹市113年調解成立率73%表現亮眼!邱臣遠代理市長肯定促進社會和諧 鼓勵民眾善用調解機制化解紛爭

為提升調解品質、確保程序公正與透明、並有效提高調解成功率,新竹市政府今(11)日於轄內三區調解委員會辦理113年度調解業務評核。民政處表示,113年度受理調解案件計1,935件,成立件數1,405件,成立率達73%,績效卓越。調解委員長期致力於推動調解工作,以同理心、耐心與熱忱,協助當事人達成和解,不僅節省了寶貴的司法資源及民眾的時間與金錢,更圓滿化解了紛爭,為社會注入更多和諧與溫暖的力量。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調解作為解決民眾爭端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在化解社會矛盾、減少訟源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面對常見的糾紛類型,調解委員能幫助兩造當事人釐清問題,並協調雙方取得共識,有效化解紛爭,竹市三區公所皆設有調解委員會,依據《鄉鎮市調解條例》規定,「調解委員會委員,由鄉、鎮、市長遴選鄉、鎮、市內具有法律或其他專業知識及信望素孚之公正人士,函請地方法院及地檢署審查符合資格者擔任」,藉由專業與經驗兼具的調解委員投入調解事務,不僅提升地方調解效能,也彰顯社區自我解決紛爭的力量。

民政處說明,113年度三區調解委員會受理調解案件計1,935件,成立件數1,405件,成立率達73%,績效卓著,以案件類型區分,去年受理的調解案件中,以車禍傷害最大宗,共有1,593件,佔受理案件82%,車禍案件調解成立1,220件,成立率達77%。調解成效亮眼,展現三區調解委員會在協助民眾化解紛爭上的努力與專業,也鼓勵市民,在面對民、刑事爭議時,可善用調解機制,透過理性溝通與第三方協助,以更溫和、高效的方式化解歧見,共同營造更加和諧的生活環境。

東區公所表示,日前有一位民眾至區公所申請車禍調解,調解當下雙方當事人都情緒高漲、劍拔弩張,在委員細心、不厭其煩的協調下,最終調解成立,雖然調解金額不高,但免除對造雙方進入訴訟階段,往返法院舟車勞頓之苦,因此,為了感謝調解委員辛勞的付出,聲請人在調解結束後特地請廠商外送甜點給調解委員會,表達歉意及謝意,也為這場紛爭畫下圓滿的句點。

民政處補充,民眾如遇有民事(如債權債務之清償、不動產買賣、商事買賣及其他有關民事事件)或刑事告訴乃論(如妨害名譽、交通事故、傷害及其他告訴乃論之刑事事件)糾紛,可以向調解會聲請調解或透過竹市數位申辦服務平台申辦( https://reurl.cc/knqNWn );若民眾有法律問題不知如何處理,市府亦有提供免費法律諮詢之服務,聘請專業律師提供法律見解,請民眾多加利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