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4 | 中央社

修車師范進軒自學孵育 MIT醜小鴨變白天鵝

在苗栗經營汽修廠的范進軒,自學鑽研天鵝飼養孵育技術,連續2年成功繁殖疣鼻天鵝幼鳥,如今已有5隻「醜小鴨」長大成美麗白天鵝,為國內白天鵝人工繁殖成功首例。

現年52歲的范進軒告訴中央社記者,自幼深受父親影響,對鳥禽動物有濃厚興趣,「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餵鳥」,養成觀察動物習慣;長大後被國外影片的天鵝深深吸引,卻總覺得在台灣看到的天鵝,跟影片中「體態差很多」,於是著手研究嘗試自行飼養繁殖。

范進軒2018年在頭份市成立繁殖場,致力於台灣特有與珍稀鳥禽的飼養與繁殖研究,包括藍腹鷴、鴛鴦、黑天鵝及稀有的疣鼻天鵝等。

范進軒委託貿易商從國外訂購種鵝到台灣培育,歷經多次失敗,總算克服氣候和飼料的瓶頸,2021年黑天鵝繁殖成果卓著,開始回饋社會,將繁殖成功的黑天鵝捐贈給各地機關學校,包括與武陵農場進行血緣交換、捐贈給國立中興大學、桃園慈湖與高雄陸軍官校等地。

繁殖場去年首度成功以人工孵化技術,繁殖出5隻疣鼻天鵝(俗稱醜小鴨),並順利養育至成鳥,蛻變為美麗的白天鵝;今年再度孵化4隻,剛好做出明顯對比,幼鳥全身呈現灰黑色、十足的小毛頭,但成鳥羽毛轉變成雪白色,水中優游體態優雅動人。

范進軒說,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證實,台灣雖已有40年飼養疣鼻天鵝歷史,卻從未有人成功繁殖,「是難得的里程碑」,看到正港MIT醜小鴨成功蛻變白天鵝悠遊水面模樣,心中感到非常高興。

值得一提的是,范進軒以高中肄業學歷自學繁殖技術,他說,網路資訊發達,花了2、3年時間,上網爬文找資料、求教於國外網友,但語文能力有限,就靠Google翻譯幫忙,有時配合時差得忙到半夜2、3點,所幸後來有國立中興大學、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協助輔導。

范進軒本業雖是經營汽車修理廠,但每天天未亮,便前往繁殖場餵養鳥禽。他說,這段清晨時光不但不覺得辛苦疲累,反而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看著可愛美麗的動物,能讓他身心舒暢;繁殖場將持續以愛心與專業守護,並期望透過推廣與交流,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珍稀美麗的生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