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2 | 中央社

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 臺科大設計系校友捐贈「燕椅」進駐經典教室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校友、路力家具創辦人陳奕夫,近日以一件充滿工藝與情感的設計作品「燕椅」回饋母校,這張入選日本旭川國際家具設計競賽(IFDA)的座椅以傳統木榫結構結合現代製造技術,展現出簡約、輕巧且功能性兼具的風格,成為設計系「經典教室」中的最新典藏,啟發更多學子對家具設計的想像。

自工商業設計系畢業的陳奕夫笑說,「看到臺科大『經典教室』展示許多世界經典座椅,就想說如果有機會,也希望自己設計的椅子能夠被放在那裡,成為學弟妹的靈感來源。」他表示,自己一開始並未以成為家具設計師為目標,但在一次機緣下接觸到實木家具產業,便對此產生興趣,之後便透過自主學習與實作,逐步踏入這個領域,至今已耕耘超過11年。

經典教室收藏許多世界級的座椅設計作品,也收藏著一段段設計人的故事,設計系主任林廷宜說,「這裡的每一張名椅,都是教材、都是啟發,更都是設計歷程的見證,也成為教室的一部分,鼓勵學生親身體驗、細細感受。因為,觸動感知的那一刻,就是設計能力成長的起點。」

陳奕夫表示,「燕椅」的設計靈感來自外婆家的「老孔雀椅」,他針對整體比例、坐面高度與靠背造型進行全面改造,重新詮釋這張帶有歷史印記的經典椅型。這是他首次挑戰座椅設計與製作,從人體工學到木頭結構、工法皆經過多次驗證與優化,整個設計歷程長達1年。取名為「燕椅」,一方面呼應輕盈俐落的外型,也象徵燕子帶來的幸福與好運,飛入每個台灣人的家中。

在選材上,燕椅使用梣木、橡木與胡桃木三種實木,承襲老椅的台式、和風與西洋混血基因,呈現出和諧、流暢的造型線條,適用於各式空間。座面與坐高經過精密推敲,靠背設計符合人體曲線,提供良好的支撐感;椅腳可自然堆疊至四張,方便進行收納擺放。

工法方面則結合傳統木榫接合與現代精密加工,大幅提升結構穩定度與生產效率,比起老孔雀椅更堅固輕巧,最後透過手工刻製細磨,讓使用者可以感受到更細緻有溫度的坐感體驗。

談起對家具設計的看法,陳奕夫認為「椅子的設計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需求、風格與思維,從一張張椅子中,我們其實也在閱讀一部設計史。」他希望未來在設計系的「經典教室」中,學生能夠透過燕椅與其他經典椅款的對照,感受不同時代設計風格的變化與演進。

他也鼓勵學弟妹多方認識家具設計領域,無論從材質、設計到工法,都充滿值得探索與多元的可能性,他也非常期待與學生交流經驗,「如果對這方面有興趣,都歡迎來找我聊聊。」

回憶在臺科大的學習歷程,陳奕夫說,臺科大的設計教育強調概念的塑造與邏輯的養成,而「模型課」的實務訓練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這門課要求學生透過各種材料將想法製作成實體模型,讓他思考設計的同時,也打下紮實的手作基礎。他期待學校未來能安排更多例如參訪家具工廠的活動,讓學生實地了解生產流程,將設計思維與實際產業需求更緊密連結。

目前,陳奕夫正持續投入新款椅子與木桌的開發,期望進一步強化品牌風格與知名度,也希望透過更多作品讓大眾認識實木家具的魅力與價值。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