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2 | 中央社

福灣巧克力融合在地食材榮獲世界巧克力大賽11面金牌

素有「巧克力界奧斯卡獎」之稱的「世界巧克力大賽」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 (ICA)亞太區域賽,4月19日下午於曼谷Central World舉行頒獎典禮。台灣巧克力品牌「福灣巧克力」再度創下亮眼成績,以「台灣一號100%屏東黑巧克力」、「茉莉草莓發酵70%黑巧克力」、「發酵初榨可可脂」三項產品獲得金牌,總計囊括11金、5銀、12銅、2特別獎,共30項大獎的好成績,再度獲得亞洲獲獎最多品牌的殊榮,累計在ICA大賽中獲獎已達65面金牌、超過200面獎牌,在全球精品巧克力愛好者心中豎立台灣巧克力獨特的地位。

ICA世界巧克力大賽始於2012年,賽事將全球劃分為美洲、亞太、比利時、法國、英國等10多個區域先進行評選,各區域勝出的得獎者,才能晉級參加全球總決賽;評審為來自世界各地業界的專家及巧克力評鑑師,評比方式則是由評審進行盲測並於系統上評分,再以最後的統計分數做為比賽結果,每年參賽作品破萬件,是業界公認規模最大、評選標準最高,也最為公正客觀的巧克力賽事。

在歐美市場中,高濃度黑巧克力往往不是受歡迎的品項,70%以上的巧克力就會被認定為過苦。然而此次在頒獎中,身兼巧克力品鑑師課程與世界巧克力大賽創辦人的評審主席Martin Christy針對福灣獲得金牌肯定的「台灣一號100%屏東黑巧克力」發表了評語,「此款高達89.8分的黑巧克力,讓我們享受到100%巧克力前所未見的親和力!」而另一款金牌巧克力「茉莉草莓發酵70%黑巧克力」則是以福灣巧克力獨擅勝場的特殊發酵工藝征服評審味蕾,ICA共同創辦人暨資深評審、也是義大利知名飲食教育工作者Monica Meschini表示,「福灣巧克力的Warren彷彿是用發酵在烹飪巧克力!」

值得注意的是採用福灣可可豆的日本品牌Rico Kagurazaka、Musee du Chocolat Theobroma等,都獲得極佳成績;台灣的巧克力品牌長榮空廚、COFE、樂布朗、巧妙、瑞祥等也都榜上有名,顯示台灣可可豆與巧克力有絕對的工藝品質與風味特殊性,而低鎘、無鉛、無藥物殘留、甚至是零童工、優於公平貿易、無雨林砍伐等特色,也都是其他產區巧克力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

「福灣巧克力」創辦人許華仁針對此次獲獎發表感言,「謝謝評審們的肯定,更謝謝所有同事夥伴及農友們的共同努力!今年為福灣巧克力創辦的十週年,十年來我們不斷在國際舞台上擦亮台灣的招牌,用巧克力說台灣的風土故事,用巧克力和全世界做朋友。未來福灣巧克力也將秉持初心,運用台灣最驕傲的茶、水果、香料等在地食材,以巧克力這個最迷人的世界語言,展示台灣的風土與工藝之美。也恭喜所有台灣得獎者!」

福灣巧克力於四月底也將迎來十數名來自德、英、美、加、泰的巧克力業者,五天的課程學習福灣巧克力獨步全球的巧克力製作工藝,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從可可樹的田間管理到精品巧克力的加工製作課程,也是台灣可可農藝從六級加工走向知識經濟的關鍵轉捩點。藉由此課程的推展,福灣巧克力希望能有效率地提升全球可可與巧克力的品質,並推動福灣巧克力曾獲日本Good Design金獎的「永續巧克力商業模式」,讓所有產業鏈上的農友、消費者都能成為巧克力產業鏈正向循環的一員,藉此逐漸屏除童工、雨林濫筏、貧窮世襲等全球巧克力產業陋習。

福灣巧克力簡介 福灣巧克力在大武山腳下以友善耕作的方式契作可可果,以多種獨創的工藝技法與無止盡的熱情,在莊園內完成Tree-To-Bar從可可果到巧克力的完整製程,結合在地小農食材,以巧克力這個最迷人的世界語言,向全世界訴說台灣的風土故事,頌揚從土地到靈魂的生命至美。於2019年的ICA世界巧克力大賽獲得全球最佳黑巧克力的殊榮,並創下連續四年獲得ICA世界金牌也是全球最多獲獎者的紀錄,2017-2025年合計收穫全球超過二百面獎牌,被譽為巧克力界的NASA。每年定期檢驗,無藥物殘留、低鎘含量,是對消費者最基本的保障;優於公平貿易、零童工、無雨林砍伐、是品牌從創立之初維持至今的模式。2022年以「巧克力的未來-永續的巧克力商業模式」獲得日本Good Design金獎,藉此為全球可可產業的永續之路提出新願景。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