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3 | 中央社

建構石虎人獸共存模式 東華博士生獲選劍橋大學保育科學獎助

全球環境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社會相當重視的議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所發佈第六次評估報告,及2023年11月在杜拜所舉辦氣候變遷大會,皆已將「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ion)」納入工作重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永續城市與社區」、「陸域生態」及「全球伙伴關係」等目標,亦與前述重點緊密扣連。

2025年劍橋保育科學學生會議(SCCS-Cam),於3月29-31日舉行會議,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以下簡稱東華自資系)的越南籍博士生Linh Bao Nguyen以Developing local-driven adaptive management for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leopard cats一文,在全球900多名申請者中,獲選為30名的發表者,成為唯一一位臺灣代表,並受邀前往劍橋大學向與會的專家學者進行專題報告。SCCS-Cam為全球領先的研究人員論壇,為生態保育及永續發展的領域,提供知識交流、技能發展和國際合作的平台。從2000年迄今,已接待來自136個國家,及超過4,000位的代表,成功建立跨國與跨領域的全球網絡。Linh的研究成果,更刊登在國際間生態與保育重量級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東華自資系李俊鴻特聘教,亦為Linh的指導教授,表示此為首次應用調適能力理論,以社區為本的保育模式,就石虎人獸共存的調適策略進行探討之文章,前述成果顯示出東華大學培養的博士生,其能力已能立足國際舞台,在全球生態與保育的領域獲得高度重視,並將臺灣的人獸共存管理模式與經驗,與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進行分享。研究成果更發展出「社區賦能調適」、「社區能力建構」及「石虎人獸共存的整合式調適管理」等政策方案,並發現石虎人獸共存整合式調適管理對於降低人獸衝突的問題,將能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東華大學參加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之「2024臺灣永續大學獎」評比,獲「臺灣十大永續典範大學獎」及「永續報告書白金獎」兩項殊榮,並入圍「國家永續發展獎」及「THE亞洲大學最佳領導管理團隊」。在國際永續發展目標的人才培育、研究與實踐績效,已獲得國際與國內單位肯定。東華大學校長徐輝明表示,培養學生躍上國際舞台,及獲得各類學術成果、國際與國內永續發展排名及獎項的肯定,已彰顯出東華的教學與研究績效,感謝研究團隊的努力,及「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及THE等單位,對東華大學的肯定。東華大學仍將秉持學術國際化與服務在地化的目標,在永續發展領域發揮國際化的影響力,提供優質學習環境與培養跨國人才,為臺灣創造一間實踐永續發展的國際化校園,及彰顯出東華大學在各類永續發展目標之大學影響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