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 中央社
小番茄有望外銷中東 台南25號突破儲運瓶頸
台灣的小番茄大約在3年前曾試著外銷中東,但船運超過2週,小番茄品質保存效果不佳。台南區農改場新研發的品種「台南25號」,具耐熱性並突破儲運瓶頸,是外銷市場新契機。
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今天舉行記者會,介紹3項研發成果。
台南農改場場長陳昱初說,小番茄品種中,以「玉女」最受消費者喜愛,農民種植也最多,但因不耐高溫,產期大約限制在每年12月到隔年4月,新研發的「台南25號」,具耐高溫特性,適合台灣3至5月春作栽培環境,農民可依需求調配栽種期,未來民眾可多1到2個月能吃到小番茄。
陳昱初說,「台南25號」果型為紅肉長圓形,單果平均重約11.5公克,果實糖酸比25.4,吃起來甜中帶酸,風味不亞於目前主流品種;且試驗證實「台南25號」於攝氏5度下冷藏4週,仍有近8成的果實保持商品價值,遠優於「玉女」品種,預期有利推廣於外銷市場,為小番茄產業開拓出口市場契機,減輕農民栽培小番茄品種過於單一與內銷市場壓力。
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劉依昌說,目前台灣的小番茄已外銷無需檢疫的香港及新加坡,中東也無檢疫問題,但3年前嘗試失敗,主要就是現有品種的冷藏期都不超過2週,透過船運很難確保品質,「台南25號」可突破儲運瓶頸。
陳昱初也介紹台南農改場新建立的小番茄生物防治技術,導入天敵昆蟲菸盲椿,控制粉蝨族群密度,有效降低防治勞力與農藥施用頻率,並同步導入胡麻與醉蝶花作為菸盲椿銀行作物,提升天敵族群穩定性與防治效果。
陳昱初說,新研發的生物防治技術,已在多個番茄栽培場域成功驗證,可節省農藥防治成本近60%,同時提高產量至少20%,整體可提升收益至少40%。
另外,台南農改場也針對台灣番茄產區常見的青枯病,成功育成雜交一代茄砧新品種「台南1號」,陳昱初說,這是國內首個同時具備穩定抗病、強親和性、高溫期適應力的專業砧木品種,並於雲林、嘉義、南投等主要產區的小果與大果番茄田間驗證,對於番茄青枯病有穩定的抗病性,且能維持番茄的品質與產量。
陳昱初說,「台南1號」已技轉給稼穡種子有限公司與可樂種苗,預計未來將成為提升番茄生產安全與效率的關鍵。
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今天舉行記者會,介紹3項研發成果。
台南農改場場長陳昱初說,小番茄品種中,以「玉女」最受消費者喜愛,農民種植也最多,但因不耐高溫,產期大約限制在每年12月到隔年4月,新研發的「台南25號」,具耐高溫特性,適合台灣3至5月春作栽培環境,農民可依需求調配栽種期,未來民眾可多1到2個月能吃到小番茄。
陳昱初說,「台南25號」果型為紅肉長圓形,單果平均重約11.5公克,果實糖酸比25.4,吃起來甜中帶酸,風味不亞於目前主流品種;且試驗證實「台南25號」於攝氏5度下冷藏4週,仍有近8成的果實保持商品價值,遠優於「玉女」品種,預期有利推廣於外銷市場,為小番茄產業開拓出口市場契機,減輕農民栽培小番茄品種過於單一與內銷市場壓力。
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劉依昌說,目前台灣的小番茄已外銷無需檢疫的香港及新加坡,中東也無檢疫問題,但3年前嘗試失敗,主要就是現有品種的冷藏期都不超過2週,透過船運很難確保品質,「台南25號」可突破儲運瓶頸。
陳昱初也介紹台南農改場新建立的小番茄生物防治技術,導入天敵昆蟲菸盲椿,控制粉蝨族群密度,有效降低防治勞力與農藥施用頻率,並同步導入胡麻與醉蝶花作為菸盲椿銀行作物,提升天敵族群穩定性與防治效果。
陳昱初說,新研發的生物防治技術,已在多個番茄栽培場域成功驗證,可節省農藥防治成本近60%,同時提高產量至少20%,整體可提升收益至少40%。
另外,台南農改場也針對台灣番茄產區常見的青枯病,成功育成雜交一代茄砧新品種「台南1號」,陳昱初說,這是國內首個同時具備穩定抗病、強親和性、高溫期適應力的專業砧木品種,並於雲林、嘉義、南投等主要產區的小果與大果番茄田間驗證,對於番茄青枯病有穩定的抗病性,且能維持番茄的品質與產量。
陳昱初說,「台南1號」已技轉給稼穡種子有限公司與可樂種苗,預計未來將成為提升番茄生產安全與效率的關鍵。
最新生活新聞
-
-
詐團內鬨變奪命虐殺案 主謀企圖潛逃泰國遭逮捕
(1 小時前) -
金門榮服處拜會移民署地區服務站 就陸配設籍登記×關懷榮民新住民家庭交流
(1 小時前) -
2025/04/29 空氣品質說明(22:00)
(2 小時前) -
竹市動物園攜手Coach員工 設計老虎、馬來熊及浣熊專屬玩具落實CSR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