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 中央社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藝層又藝層》創作展 深入層層藝術語境 聚焦美術系教學亮點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主辦的《藝層又藝層》創作展自即日起於曉峰紀念館十樓及十一樓展出,展期至5月30日止。展覽分為兩大展區,透過素描與海報創作,深入探索藝術表現的層次與深度。此次展覽由美術學系劉冠辰助理教授策劃指導,融合教學成果與國際交流,充分展現該系在藝術教育上的創新與多元特色。
5月5日的開幕典禮,邀請到中國文化大學副校長王志誠、藝術學院院長黃惟馨、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許雅民教授,以及公共事務室主任唐淑珍共同出席剪綵,為這場視覺藝術盛宴揭開序幕。
副校長王志誠致詞時表示,高度肯定藝術學院師生的精采表現,每位學生的創作都展現出獨特觀點與真摯情感。他並期許未來能提供更寬廣的舞台,讓學生優秀的作品得以對外發表,讓更多人看見文化大學學子的藝術潛力。
藝術學院黃惟馨院長則指出,這次展覽不僅提供學生實際展出的機會,更促成跨系所的聯合創作,融合多元媒材與風格,展現藝術學院的跨域合作精神。此外,展覽也邀請來自全球13國的設計師共襄盛舉,讓學生能與國際藝術家同場展出,拓展藝術視野與世界接軌。
第一展區為《藝層又藝層》素描創作展,展出涵蓋大一至碩士班學生的作品,甚至有戲劇學系同學跨域參與。作品以素描與複合媒材為表現形式,透過形體、光影與情感交織,展現深厚的藝術語言與觀察力,反映學生對生活的細膩體察與個人內心世界的呈現,展現出美術學系在基礎技法與創意思維上的紮實培育成果。第二展區為《藝層又藝層》特邀國際海報創作展,邀請來自斯洛文尼亞、墨西哥、波蘭、印尼、中國、美國、西班牙、土耳其、韓國、伊拉克、台灣、羅馬尼亞及澳門等13個國家的21位設計師,以「Layers of Art」為題創作,展出22件作品。透過視覺語言開啟跨文化對話,深化藝術的國際交流與多元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的主視覺來自課堂共創。劉冠辰老師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細節,透過攝影與自傳書寫,轉化為具象的視覺符號,呈現層層堆疊的創作歷程與深層意涵。他表示:「這不只是一次成果展,更是送給學生們的一份創作啟蒙禮物。」
劉冠辰老師進一步指出,展覽充分展現學生在技術與創意上的進步,也體現文化大學美術學系支持跨領域合作與實踐創作的教育精神。透過這次展覽,期盼讓更多人看見藝術創作背後的深度思維與情感能量。
5月5日的開幕典禮,邀請到中國文化大學副校長王志誠、藝術學院院長黃惟馨、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許雅民教授,以及公共事務室主任唐淑珍共同出席剪綵,為這場視覺藝術盛宴揭開序幕。
副校長王志誠致詞時表示,高度肯定藝術學院師生的精采表現,每位學生的創作都展現出獨特觀點與真摯情感。他並期許未來能提供更寬廣的舞台,讓學生優秀的作品得以對外發表,讓更多人看見文化大學學子的藝術潛力。
藝術學院黃惟馨院長則指出,這次展覽不僅提供學生實際展出的機會,更促成跨系所的聯合創作,融合多元媒材與風格,展現藝術學院的跨域合作精神。此外,展覽也邀請來自全球13國的設計師共襄盛舉,讓學生能與國際藝術家同場展出,拓展藝術視野與世界接軌。
第一展區為《藝層又藝層》素描創作展,展出涵蓋大一至碩士班學生的作品,甚至有戲劇學系同學跨域參與。作品以素描與複合媒材為表現形式,透過形體、光影與情感交織,展現深厚的藝術語言與觀察力,反映學生對生活的細膩體察與個人內心世界的呈現,展現出美術學系在基礎技法與創意思維上的紮實培育成果。第二展區為《藝層又藝層》特邀國際海報創作展,邀請來自斯洛文尼亞、墨西哥、波蘭、印尼、中國、美國、西班牙、土耳其、韓國、伊拉克、台灣、羅馬尼亞及澳門等13個國家的21位設計師,以「Layers of Art」為題創作,展出22件作品。透過視覺語言開啟跨文化對話,深化藝術的國際交流與多元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的主視覺來自課堂共創。劉冠辰老師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細節,透過攝影與自傳書寫,轉化為具象的視覺符號,呈現層層堆疊的創作歷程與深層意涵。他表示:「這不只是一次成果展,更是送給學生們的一份創作啟蒙禮物。」
劉冠辰老師進一步指出,展覽充分展現學生在技術與創意上的進步,也體現文化大學美術學系支持跨領域合作與實踐創作的教育精神。透過這次展覽,期盼讓更多人看見藝術創作背後的深度思維與情感能量。
最新生活新聞
-
-
關山人工濕地生態復育有成 水鳥成群百囀千聲
(28 分鐘前) -
醞釀7年盡錄台灣聲音 米特大地之息新輯回望土地
(35 分鐘前) -
點燃5月「銀動力」!中彰投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展現銀動新勢力」系列活動登場
(35 分鐘前) -
全國書法菁英齊聚 花蓮蘭亭大會6/28吉安國小登場
(3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