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 中央社
文化大學邀請張智北教授演講 從氣象談科學與自由意志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日前特別邀請國立台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美國海軍研究學院榮譽特聘教授張智北蒞校演講,暢談氣象科學與人類自由意志的關聯。張教授與文化大學董事長陳泰然因研究領域有許多觀點相互探索交流,因此特別邀請來校分享其深厚的學術觀點與哲思,為文大學生打開多元視野的大門。
該演講於大成館一樓的「自若講堂」舉行。陳泰然董事長表示,「自若講堂」由企業家共同捐資設立,目的是為實現「教育為百年大計,人才為教育核心」的理念,致力打造一處思辨與對話交會的空間。此次邀請張智北教授以「上帝、時間與人類自由意志」為題的演講,就是體現自若講堂所追求的精神內涵,鼓勵學生在跨學科的視野下進行深刻反思,從科學探究中思考哲學命題,進而培養兼具理性思維與人文關懷的一流人才。
張智北教授擁有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博士學位,現任台大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並獲聘為美國海軍研究學院氣象系榮譽特聘教授。他長年擔任韓國APCC氣候中心、北京氣候中心、香港天文台、新加坡氣候中心及台灣中央氣象局的顧問,2013年獲香港氣象學會頒發榮譽會員殊榮,2017年則獲世界氣象組織表揚其擔任季風委員會主席十年所推動的國際合作成就。
張教授勉勵學生:「探索真理的道路,應從持續學習與深刻反思開始。無論是對世界、對自己,或是對信仰的理解,都需要通過每一個人的思考與實踐,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郭靜晃院長表示,透過張智北教授此次重量級講座的引介,展現社科院致力於推動跨領域學術整合與人文關懷的教育理念,更深化學生對科學與哲思交會的理解。
他指出,社科院秉持三大教學核心特色,包括課程多樣性、整合性與社會關懷性,涵蓋社會、心理、政治、經濟、都市發展等多元領域,展現豐富的學術樣貌與深度探索能力;整合性則體現在跨學科的課程設計與研究合作,如全球化與在地發展、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關懷等議題。未來更將持續透過講座、論壇與跨域合作計畫,以教育目標為引領,發展兼具區域性與全球視野的教學研究模式,朝向科際整合的願景邁進,使學生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具備敏銳觀察力、深刻思辨力與國際競爭力,培養兼具專業與責任感的未來領導者。
該演講於大成館一樓的「自若講堂」舉行。陳泰然董事長表示,「自若講堂」由企業家共同捐資設立,目的是為實現「教育為百年大計,人才為教育核心」的理念,致力打造一處思辨與對話交會的空間。此次邀請張智北教授以「上帝、時間與人類自由意志」為題的演講,就是體現自若講堂所追求的精神內涵,鼓勵學生在跨學科的視野下進行深刻反思,從科學探究中思考哲學命題,進而培養兼具理性思維與人文關懷的一流人才。
張智北教授擁有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博士學位,現任台大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並獲聘為美國海軍研究學院氣象系榮譽特聘教授。他長年擔任韓國APCC氣候中心、北京氣候中心、香港天文台、新加坡氣候中心及台灣中央氣象局的顧問,2013年獲香港氣象學會頒發榮譽會員殊榮,2017年則獲世界氣象組織表揚其擔任季風委員會主席十年所推動的國際合作成就。
張教授勉勵學生:「探索真理的道路,應從持續學習與深刻反思開始。無論是對世界、對自己,或是對信仰的理解,都需要通過每一個人的思考與實踐,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郭靜晃院長表示,透過張智北教授此次重量級講座的引介,展現社科院致力於推動跨領域學術整合與人文關懷的教育理念,更深化學生對科學與哲思交會的理解。
他指出,社科院秉持三大教學核心特色,包括課程多樣性、整合性與社會關懷性,涵蓋社會、心理、政治、經濟、都市發展等多元領域,展現豐富的學術樣貌與深度探索能力;整合性則體現在跨學科的課程設計與研究合作,如全球化與在地發展、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關懷等議題。未來更將持續透過講座、論壇與跨域合作計畫,以教育目標為引領,發展兼具區域性與全球視野的教學研究模式,朝向科際整合的願景邁進,使學生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具備敏銳觀察力、深刻思辨力與國際競爭力,培養兼具專業與責任感的未來領導者。
最新生活新聞
-
-
遠傳今起開放預購三星全新AI旗艦機Galaxy S25 Edge
(22 分鐘前) -
攜手減菸蒂讓嘉更美麗 環保局號召民眾撿菸蒂愛環境
(22 分鐘前) -
獵槍帶進議會!高忠德為原民狩獵文化發聲 籲尊重傳統兼顧安全
(23 分鐘前) -
議員籲基捷走主幹線 謝國樑:先接安樂區可聯合開發
(2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