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3° / 22° )
氣象
2025-05-26 | 中央社

新興菸品稽查2年罰5億 民團:3防制策略仍不合格

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逾2年,據統計,實體及網路稽查電子煙、加熱菸,已裁罰新台幣約5億元,但拒菸團體仍點名3大菸防策略不合格,其中包含禁止新興菸品網路行銷,籲速補漏洞。

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台灣拒菸聯盟今天舉行記者會,點出在「禁止加味菸品」、「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禁止網路行銷」策略,台灣執行狀況皆不理想,政府應該立即補救,並強調沒有落實菸害防制,防止年輕人再加入吸菸行列,就無法實現「健康台灣」。

菸害防制法修正案民國112年3月22日上路,至今沒有加熱菸通過審查合法上市,因此不可在台灣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針對加熱菸等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情形,截至今年5月12日,10家提出申請,其中6家完成申請與行政審查,持續查核中。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透過新聞稿表示,自112年3月22日至114年5月19日止,實體稽查及網路稽查電子煙及加熱菸共計71萬餘家件次,開立處分書計5970件,共計裁罰約5億元,將持續積極強化跨部會合作,從邊境攔檢、溯源追查、流通稽查、監控管理等,落實菸害防制。

即使政府在過去2年多的時間,針對新興菸品稽查開罰達5億元,但「禁止網路行銷」政策,在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眼中仍然不及格,她認為,新興菸品網路廣告依然氾濫,政府修法草案僅要求平台提供自控報告卻無罰則,根本無法真正禁絕網路行銷。

林清麗認為,「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同樣不及格,當全世界已有25國執行素面包裝,台灣警示圖文面積卻僅有50%,成績是全球倒數第16名;若為台灣「禁止加味菸品」政策打分數,只能拿0分,衛福部至今仍未公告落實,讓直接保護青少年的禁止加味菸政策至今依舊掛零。

台灣拒菸聯盟要求政府應儘速完成3項行動,包含立即公告除菸草原味外,禁止使用天然或人工調製口味風味添加物,加味的加熱菸不可上市;菸品容器包裝警示圖文面積增加至85%並採素面包裝;落實禁止新興菸品透過網路進行行銷。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祕書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提醒,10大死因皆與菸品有關,癌症患者1/3與菸品有關,上市加熱菸是上市新的致癌物,只會延續菸品致癌危害。加熱菸仍含有尼古丁,不但造成成癮,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凶。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