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8° )
氣象
2025-08-28 | 中央社

仙草新品種如仙女下凡 可食用、觀賞、保健

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育成4種仙草新品種,不但可食用,還具觀賞、保健、生態營造功效,取名如同仙女下凡般,分別是:仙恬、仙觀、仙紫與仙美。

花蓮農改場今天在農業部舉行記者會,介紹新育成的4種仙草品種「仙恬」、「仙觀」、「仙紫」與「仙美」。

花蓮農改場長楊大吉說,花蓮原本就有種仙草,但未發展成產業,仙草不但可食用,對生態環境非常好,有利生態及景觀營造,尤其現在推動有機農業,不鼓勵使用化學藥劑,仙草等於是天兵天將,可幫忙防治農田裡的害蟲,所以研發品種,盼發展更多元,與西部不一樣的仙草產業。

楊大吉說,花蓮農改場育成的4個仙草新品種,產量及機能性比目前市售的其他品種高,且更耐旱、耐澇,花色更繽紛,有粉紅色、藍紫色、紫紅色,且花期更長,一般仙草大約10月開花,花1個月,4個新品種仙草花期可從分別可從10月到隔年1月,競爭力非常強,今年開始推廣,明年就可看到台灣版的「紫色」仙草花海。

楊大吉說,4個仙草新品種6月底取得植物品種權,具備「可看、可吃、可保健、可營造生態」的多重價值,不僅為傳統仙草產業注入新活力,也為休閒農業景觀與養生保健開創新局。

花蓮農改場今天也與花蓮富里鄉農會、沐沐園藝公司、宜蘭青農劉景源簽約授權,共同推動新品種產業發展。

花蓮農改場助理研員游之穎是4個新品種仙草的幕後大功臣,外號「仙女」說,她從民國102年開始蒐集適合農田生態景觀營造的台灣原生植物,發現仙草在早期就是為農田上的雜草,所以又稱為「田草」,實為具高度潛力的原生植物。

游之穎說,她在研發仙草新品重過程中,觀察到仙草開花可吸引大量蜜蜂及多種有益昆蟲,不僅可作為農田生態營造,更可作為間作作物增加農友經濟收益,103年起,就開始從台灣各地蒐集上百個地方種原及野生種,連環島度蜜月都趁機到田間找仙草。

游之穎說,歷經多年田間觀察與系統化選拔,包括優良單株篩選、品系比較試驗、性狀檢定,機能成分分析、觀賞價值評估等繁複程序,最終育成4個具有觀賞性、機能性與高產潛力的仙草新品種。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