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 中央社
準衛福部長石崇良 提5策略解醫療困境
面對急診壅塞、醫護出走潮等難題,將在下週走馬上任的準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今天提出分流、慢性病管理、失能者區域聯防、擴大居家量能、盤點護理缺口等5大策略。
行政院昨天宣布16人內閣異動名單,原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長石崇良將升任部長,今天公開接受媒體聯訪。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醫護出走潮不斷,國內今年初出現前所未見的急診壅塞,加上護理人力不足關閉病床,醫護長期超時工作、職場環境惡劣成惡性循環,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石崇良指出,衛福部須面對的問題很多,主要3大議題都與韌性有關,分別是醫療韌性、心理韌性及社會韌性。首先要處理的是醫療韌性,又可區分為人、藥、資源,裡頭要優先解決急診壅塞。
急診醫出身的石崇良強調:「我從急診來,最希望解決長期急診壅塞問題。」若長期壅塞就談不上韌性,解決問題要從急診流程,即病人流量、急診處置流程,以及病人最後是住院或回家下手。
石崇良表示,國內急診病人在COVID-19疫情後相對穩定,但隨季節會有波動起伏,這點可透過健保大數據看出大致分布;以現在的檢傷分類來看,只有20%屬於危急的一、二級,70%為三級,剩下的是輕症的四、五級。
石崇良說,除了一、二級住院率高,其餘8成都是直接回家、不需要住院,因此,第一步要分流,在假日多數診所休息的狀況下,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在醫院急診之外,提供一個能就近處理內外科、兒科「急卻不危急」。
除了急症,慢性病患者與失能者照護也是關鍵。石崇良表示,將強化家醫計畫,避免因控制不良就跑急診;針對居家或機構照護的失能者,過去也是一有狀況就往急診送,希望加強機構或居家個案的緊急處理能力,例如日本有聯合值班方式,以區域聯防的方式,在夜間及假日提供服務。
石崇良直言,最終還是得解決住院量能問題,去年起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讓部分患者可以在家或機構獲得照顧,今年開始「非住院靜脈注射抗病菌藥物」(OPAT),把病床留給更需要的患者,擴大病床周轉率,接下來還將推「早期出院模式(ESD)」,讓病患盡早轉往居家或門診治療。
至於護理人力短缺問題,石崇良表示,急診壅塞也受到護理人力不足影響,彼此環環相扣,健保今年推動醫院個別總額,就調升收治住院的權重,只要醫院增加開床收治病人及新聘護理人員,基期就有保障,藉此鼓勵收治住院。
他還提到衛福部進行中的12大護理改革措施會繼續做,但將滾動式檢討,以護病比獎勵為例,若醫院是用關床方式來達標,完全喪失本意,會特別針對增加人力及病床的達標醫院給予不同的獎勵。
行政院昨天宣布16人內閣異動名單,原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長石崇良將升任部長,今天公開接受媒體聯訪。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醫護出走潮不斷,國內今年初出現前所未見的急診壅塞,加上護理人力不足關閉病床,醫護長期超時工作、職場環境惡劣成惡性循環,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石崇良指出,衛福部須面對的問題很多,主要3大議題都與韌性有關,分別是醫療韌性、心理韌性及社會韌性。首先要處理的是醫療韌性,又可區分為人、藥、資源,裡頭要優先解決急診壅塞。
急診醫出身的石崇良強調:「我從急診來,最希望解決長期急診壅塞問題。」若長期壅塞就談不上韌性,解決問題要從急診流程,即病人流量、急診處置流程,以及病人最後是住院或回家下手。
石崇良表示,國內急診病人在COVID-19疫情後相對穩定,但隨季節會有波動起伏,這點可透過健保大數據看出大致分布;以現在的檢傷分類來看,只有20%屬於危急的一、二級,70%為三級,剩下的是輕症的四、五級。
石崇良說,除了一、二級住院率高,其餘8成都是直接回家、不需要住院,因此,第一步要分流,在假日多數診所休息的狀況下,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在醫院急診之外,提供一個能就近處理內外科、兒科「急卻不危急」。
除了急症,慢性病患者與失能者照護也是關鍵。石崇良表示,將強化家醫計畫,避免因控制不良就跑急診;針對居家或機構照護的失能者,過去也是一有狀況就往急診送,希望加強機構或居家個案的緊急處理能力,例如日本有聯合值班方式,以區域聯防的方式,在夜間及假日提供服務。
石崇良直言,最終還是得解決住院量能問題,去年起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讓部分患者可以在家或機構獲得照顧,今年開始「非住院靜脈注射抗病菌藥物」(OPAT),把病床留給更需要的患者,擴大病床周轉率,接下來還將推「早期出院模式(ESD)」,讓病患盡早轉往居家或門診治療。
至於護理人力短缺問題,石崇良表示,急診壅塞也受到護理人力不足影響,彼此環環相扣,健保今年推動醫院個別總額,就調升收治住院的權重,只要醫院增加開床收治病人及新聘護理人員,基期就有保障,藉此鼓勵收治住院。
他還提到衛福部進行中的12大護理改革措施會繼續做,但將滾動式檢討,以護病比獎勵為例,若醫院是用關床方式來達標,完全喪失本意,會特別針對增加人力及病床的達標醫院給予不同的獎勵。
最新生活新聞
-
中原大學赴泰緬邊境舉辦華語夏令營 250名孩童快樂學中文
(14 分鐘前) -
萊美打造銀髮健康行動計畫 舞動陽光響應全台推廣
(20 分鐘前) -
桃園市立大溪幼兒園揭牌 張善政:持續打造優質教育環境
(24 分鐘前) -
隱身桃園平鎮五金行二樓的神級美味!「露伊莎的廚房」金牌蛋黃酥成中秋熱搜禮盒
(28 分鐘前) -
里長有夠讚!路竹區三位地方推手榮獲特優與資深肯定
(2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