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8-31 | 中央社

開學前焦慮升溫 新生入校帶陪讀小夥伴建立安全感

明天就要開學了,家有幼兒園或國小新生首次上學,面對進入新環境的害怕,職能治療師建議,讓孩子帶著心愛的小玩具「陪讀」,一起入校增安全感,放學後及時交流肯定孩子。

開心的假期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隨著暑假即將結束,各級學校陸續開學,許多學生假期晚睡、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或參加各種活動,導致作息混亂、專注力下降。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副院長、職能治療師張自強提醒,開學前應提前進行身心調整,為順利銜接新學期做好準備。

尤其是家中有幼兒園或國小新生的家庭,孩子首次上學,需要家長協助引導,順利過渡到新環境適應挑戰。張自強建議,家長可事先帶孩子參觀校園,讓孩子對新環境產生熟悉感;同時可與孩子一同準備書包和文具,透過這些儀式性行動幫助孩子收心。

此外,準備一件心愛的小玩具陪伴入校,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安全感;放學後則應適時與孩子交流,肯定他們在校園中的努力與進步,增強自信與適應力。張自強說,充足睡眠、穩定情緒、良好飲食與衛生習慣,將是開心學習、健康成長的「秘密武器」。

校園「老鳥」同樣需要收心迎接開學,張自強提供4個健康提醒,幫助學生以充沛活力邁向新學期。第1個是「逐步調整作息」,暑假期間晚睡晚起,容易造成開學後精神不濟。建議家長協助孩子維持一週每天提早15至30分鐘就寢與起床,循序漸進地恢復正常作息,讓生理時鐘歸位。

第2個是「減少3C使用」,張自強說,長時間注視手機或平板不僅傷害視力,還會影響睡眠品質。建議逐步減少使用螢幕的時間,並以運動、閱讀或與朋友面對面互動等活動取而代之,小小的一個改變,有助於達到收心效果。

第3個為「均衡飲食」,張自強特別點名零食,假期中常出現三餐不規律與過量攝取零食,建議在開學前調整飲食習慣,恢復規律的三餐,並增加蔬果、蛋白質的攝取與足夠的飲水,同時減少炸物與含糖飲料的攝取,有助於維持良好的免疫力與專注力。

第4個則是「重視情緒調適」,張自強提到,開學後常會面臨課業與人際關係的壓力,建議透過運動、深呼吸、聽音樂或與家人分享心情等方式,幫助舒緩焦慮情緒。若情緒困擾持續影響日常生活,應主動尋求師長或專業人士的協助,以獲得適當支持與引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