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31° )
氣象
2025-09-18 | 中央社

台東水稻見白背飛蝨 專家籲每叢達5隻立即防治

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近日監測發現,台東2期稻陸續出現白背飛蝨蟲,如為害穗部將直接影響稔實率。專家呼籲農友,每叢發現5隻就要立即防治。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池上鄉、關山鎮及台東市部分地區二期作水稻近期陸續出現白背飛蝨,呼籲農友加強巡視田區。

台東農改場表示,白背飛蝨主要聚集於水稻中、上半部葉片、莖基部及穗部吸食汁液,造成稻株常由基部往上黃化,降低植株光合作用及發育,稻株基部甚至明顯可見若蟲、蟲蛻和煤煙症狀。若為害穗部則直接影響稔實率(俗稱空包彈),密度高時誘發煤病,導致結穗品質和產量下降。

台東農改場表示,近日調查發現部分田區白背飛蝨密度有上升的趨勢。為避免飛蝨大發生,農民隨時注意田間飛蝨發生狀況,發現每叢蟲數達5隻時,即應加強防治工作,以免影響水稻後期發育。

台東農改場提供有關白背飛蝨防治方法,清除田邊雜草,減少成蟲棲息場所,以降低遷入蟲源;平時稻田施用氮肥不宜過量、避免密植保持通風、定時排灌水,皆有助於減少飛蝨的發生。

當每叢水稻發現5隻以上飛蝨時,可參考水稻飛蝨類防治核准使用藥劑進行防治。有機或友善栽培農戶可參考選用苦楝油、礦物油等資材,並依推薦濃度使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