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7° )
氣象
2025-10-18 | 中央社

赤嵌樓園區藝術策展打造戶外科技藝廊 帶領民眾看見歷史聽見故事

國定古蹟赤嵌樓「海神廟」修復工程正分期分區進行中,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以「讓文化不中斷」為理念,導入藝術策展思維,結合藝術創作與數位導覽技術,將園區紀念品部外牆打造成全新「戶外藝廊」。此舉不僅優化修復期間的環境景觀,更為古蹟注入嶄新的文化風貌,展現工地藝術化的城市美學。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赤嵌樓位於臺南市中心,是國內外旅客來臺必訪的文化地標。修復期間,文化局為維繫文化場域的活力,透過外牆立面更新並導入AR互動科技,讓民眾能以不同角度欣賞赤嵌樓之美。此次邀請擅長描繪民俗與城市風情的新銳藝術家蔡濰任,以藝術妝點工地,讓赤嵌樓在修復過程中仍能「看見歷史、聽見故事」。

本次策展以赤嵌樓的建築語彙與「海神廟」意象為靈感,外牆融入象徵海洋與歷史流動的波浪線條設計。蔡濰任創作兩幅全新作品《臺南尚水—夕陽》與《臺南尚水—燈火》。《夕陽》描繪赤嵌樓在餘暉中的壯闊景致,呼應安平的歷史水文情境;《燈火》則取材自臺南早期「井亭夜市」的水上人文風景,重現庶民生活的熱鬧與溫度。為深化觀展體驗,文化局同步導入5G雲端導覽技術,民眾只需以手機掃描QR Code,即可聆聽語音導覽、了解創作理念,並欣賞赤嵌樓隨光影變化的多重樣貌,體驗穿梭古今的文化魅力。

文化局指出,蔡濰任的手繪創作不僅為修復現場注入藝術與文化能量,更讓古蹟成為與當代對話的文化風景。為讓民眾更深入了解創作歷程,特別安排蔡濰任老師於10月18日及19日下午兩場導覽,親自分享《臺南尚水—夕陽》與《臺南尚水—燈火》的創作故事與裝置細節。活動詳情請關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官網https://culture.tainan.gov.tw 或「藝遊臺南」臉書粉絲專頁,掌握最新訊息。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