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 中央社
臺灣俚語與繪畫的趣味 「生活藝術家侯文釗創作回顧展」在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登場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為響應臺灣文化日,特別邀請前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黃海鳴教授擔任策展人,即日起至114年12月31日,於第一展覽室規劃「生活藝術家侯文釗創作回顧展」,精選47件結合臺灣俚語與繪畫的作品,題材豐富、畫風獨特,歡迎民眾蒞臨觀展。
藝術家侯文釗出生於嘉義縣六腳鄉,擅長以多元繪畫語言轉化臺灣俚語,使作品超越文字原有意涵,呈現常民智慧的深刻詮釋,作品展現1950至1960年代臺灣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的時代轉折,也映照藝術家的家庭背景、地方信仰與社會變遷。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表示,本館今年70年館慶,為推廣人人參與的生活美學,特別邀請黃海鳴教授策展「生活藝術家侯文釗創作回顧展」,除彰顯臺灣文化特色,並鼓勵民眾參與創作。
策展人黃海鳴表示,出生於嘉義縣六腳鄉的侯文釗,是一位以臺灣傳統俚語為創作核心的素人藝術家。他巧妙運用多樣的繪畫語彙,轉化並延伸俚語中蘊含的意象與情感,讓作品的表現力超越文字所能傳達的範疇。侯文釗所選用的俚語,往往與他個人的生命歷程緊密相連,展現出他對生活的深刻體悟。作為家鄉從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變遷的親身見證者,他的創作也自然流露出這段轉型歷程的痕跡與情感,真實映照出土地與時代的記憶。
展覽於10月17日(五)舉行開幕活動,同日上午10時30分舉辦專題講座,由策展人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陳泓易副教授解析藝術家侯文釗作品,透過生動的分享,引領觀眾深入理解臺灣俚語與繪畫的趣味。更多展覽資訊請至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官方網站或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藝術家侯文釗出生於嘉義縣六腳鄉,擅長以多元繪畫語言轉化臺灣俚語,使作品超越文字原有意涵,呈現常民智慧的深刻詮釋,作品展現1950至1960年代臺灣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的時代轉折,也映照藝術家的家庭背景、地方信仰與社會變遷。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表示,本館今年70年館慶,為推廣人人參與的生活美學,特別邀請黃海鳴教授策展「生活藝術家侯文釗創作回顧展」,除彰顯臺灣文化特色,並鼓勵民眾參與創作。
策展人黃海鳴表示,出生於嘉義縣六腳鄉的侯文釗,是一位以臺灣傳統俚語為創作核心的素人藝術家。他巧妙運用多樣的繪畫語彙,轉化並延伸俚語中蘊含的意象與情感,讓作品的表現力超越文字所能傳達的範疇。侯文釗所選用的俚語,往往與他個人的生命歷程緊密相連,展現出他對生活的深刻體悟。作為家鄉從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變遷的親身見證者,他的創作也自然流露出這段轉型歷程的痕跡與情感,真實映照出土地與時代的記憶。
展覽於10月17日(五)舉行開幕活動,同日上午10時30分舉辦專題講座,由策展人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陳泓易副教授解析藝術家侯文釗作品,透過生動的分享,引領觀眾深入理解臺灣俚語與繪畫的趣味。更多展覽資訊請至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官方網站或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最新生活新聞
-
-
石崇良:雞蛋問題場「不分批次全面下架」
(15 分鐘前) -
李昂經典小說《鴛鴦春膳》 漫畫原畫展呈現挑動感官的視覺饗宴
(20 分鐘前) -
慎防鳳凰颱風影響 漁業署籲請漁民朋友及早防範
(21 分鐘前) -
臺南地方創生跨縣市交流 從土地到設計 看見百工百業的創新日常
(22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