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 中央社
AI時代數位素養論壇:教育實踐、網安到臨床心理學的三重剖析
AI 已深度融入孩子的學習與生活,從生成式內容到短影音演算法,科技已不僅是工具,更是孩子日常的一部分。家長與教育者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協助孩子在科技浪潮中保持批判性思維、健康生活與自主學習。為回應社會關注與教育現場需求,2025資訊月暨教育科技展策劃主題論壇【AI時代的親子數位素養】,邀請親子天下、iWIN 與南丹麥大學的專家,從教育實踐、網路安全到臨床心理三大面向,提供務實的指引。
媒體觀點×教育實踐:親子共學AI素養新體驗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執行長楊淑娟指出,AI素養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結合倫理、思辨與實踐的能力。透過「全國國中小師生 AI 素養大調查」,她揭示台灣師生在 AI使用上的現況與急迫需求。論壇將介紹麻省理工學院(MIT)RAISE 框架,定義「什麼是 AI 素養」,並展示「親子互動手冊」,帶領家長與孩子實際操作AI教學,體驗共學樂趣,培養負責任、有思辨力的未來公民。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觀點:AI幻覺下的真實人生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申訴自律防護組組長韓昊雲提醒,在充滿感官刺激與資訊真偽難辨的「AI幻覺」中,孩子們的網路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iWIN年度調查顯示,孩子花大量時間參與短影音、社群、遊戲等線上活動,家長若缺乏有效陪伴與引導,容易忽略網路行為背後的真實需求。韓組長將分享如何透過持續對話與批判性思考,引導孩子辨識資訊真偽,穩健航行於數位世界,協助家長建立安全、開放的互動環境。
學者/ 臨床心理學觀點:ADHD與數位工具的挑戰
南丹麥大學副教授暨臨床心理學家Dr. Aida Bikic將從臨床心理角度分析數位產品如何影響ADHD兒童大腦的獎勵系統。她指出,許多家長習慣以「螢幕停車」安撫孩子,但對ADHD兒童的執行功能可能造成高風險。Bikic博士將從臨床心理學角度,剖析數位產品如何劫持大腦獎勵系統;她將提供實證策略,教導如何辨識高風險行為、將被動螢幕使用轉化為具有認知訓練與社交意義的主動數位活動,並運用心理學原理協助兒童強化自我控制能力,讓孩子在AI時代中成為科技的主人。
媒體觀點×教育實踐:親子共學AI素養新體驗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執行長楊淑娟指出,AI素養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結合倫理、思辨與實踐的能力。透過「全國國中小師生 AI 素養大調查」,她揭示台灣師生在 AI使用上的現況與急迫需求。論壇將介紹麻省理工學院(MIT)RAISE 框架,定義「什麼是 AI 素養」,並展示「親子互動手冊」,帶領家長與孩子實際操作AI教學,體驗共學樂趣,培養負責任、有思辨力的未來公民。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觀點:AI幻覺下的真實人生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申訴自律防護組組長韓昊雲提醒,在充滿感官刺激與資訊真偽難辨的「AI幻覺」中,孩子們的網路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iWIN年度調查顯示,孩子花大量時間參與短影音、社群、遊戲等線上活動,家長若缺乏有效陪伴與引導,容易忽略網路行為背後的真實需求。韓組長將分享如何透過持續對話與批判性思考,引導孩子辨識資訊真偽,穩健航行於數位世界,協助家長建立安全、開放的互動環境。
學者/ 臨床心理學觀點:ADHD與數位工具的挑戰
南丹麥大學副教授暨臨床心理學家Dr. Aida Bikic將從臨床心理角度分析數位產品如何影響ADHD兒童大腦的獎勵系統。她指出,許多家長習慣以「螢幕停車」安撫孩子,但對ADHD兒童的執行功能可能造成高風險。Bikic博士將從臨床心理學角度,剖析數位產品如何劫持大腦獎勵系統;她將提供實證策略,教導如何辨識高風險行為、將被動螢幕使用轉化為具有認知訓練與社交意義的主動數位活動,並運用心理學原理協助兒童強化自我控制能力,讓孩子在AI時代中成為科技的主人。
最新生活新聞
-
-
南科草鴞保育環境教育 推廣永續生態觀念
(3 小時前) -
不是食材!網拍紅棗、人參 最高恐罰200萬
(4 小時前) -
菸害防制推理遊戲教具 引導學生認知菸害
(4 小時前) -
15萬顆芬普尼蛋流入9縣市!2大超商均未進貨
(4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