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20° )
氣象
2025-11-26 | 中央社

醫美PGY補訓吵翻天 石崇良堅持公益優先

衛福部擬修法,醫美PGY補訓溯及既往,引發爭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說,公益優先仍須以過渡期因應,補起訓練缺口,特別是未具專科資格、且未接受2年PGY訓練的6年制學生。

衛生福利部預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醫美醫師須經畢業後綜合臨床醫學訓練(PGY)訓練,執業醫師也得補訓;醫美診所執行高風險手術,須通過評鑑。

醫師公會全聯會反對PGY補訓溯及既往等新制。石崇良今天上午列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愛美是天性,無可厚非,但不能因愛美而枉送性命,基於病人安全與權益的最高考量,政府會要求提升醫療行為的安全與品質。

至於外界關注信賴保護原則,石崇良說,雖過去多採「不溯及既往」處理方式,但當公益大於私益時,仍會以過渡期方式來處理。在沒有PGY制度之前,確實沒有理由要求回溯;但PGY制度已行之有年,既然存在,就應該回歸制度本身的要求。

石崇良認為,尤其因應PGY訓練,醫學系學制從7年縮短為6年,並將臨床實作放到畢業後,再搭配完整的醫師基礎訓練。過去認為這是一個完整的學習歷程,但若發現其中有缺漏,就需要強制補起來,特別是針對沒有專科醫師資格、也沒有接受2年PGY訓練的6年制醫學生。

根據衛福部PGY訓練說明,因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爆發,暴露台灣醫療體系及醫學教育體系多年缺失,在疫情趨穩之後,提出重整臨床醫師養成訓練改革計畫,民國92年7月正式公告實施PGY訓練,讓每名新進第1年住院醫師均接受PGY訓練。

此後,參考國際先進國家因應新世紀疾病型態改變的挑戰,醫學生在畢業後接受1至2年PGY臨床教育成趨勢,使畢業生獲得獨立行醫的能力,衛福部進一步將7年制醫學系教育制度改為6年制,再加上2年期PGY訓練,新制從102年開始,首屆畢業生於108年畢業。

「變美,本就不該是場冒險。」台灣年輕病友協會透過臉書聲明相挺,許多年輕人把醫美視為自我成長與心理健康的一部分,當醫療服務走入日常生活,支持衛福部近期提出醫美管理調整,並非反對醫美,而是希望讓已成為普遍需求的醫美服務,更加安心、透明、值得信任。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指出,醫美缺乏足夠管理,不僅影響診所或當事人,對社會也造成連動效應,包含民眾對醫美不信任、真正具備專業訓練醫療人員受牽連、出現併發症後續急救與治療回到健保體系,全民共同承擔成本。醫美安全性與透明度重要,制度不應停留在特例管理思維。

針對外界關切新制原訂明年元旦上路,是否會因醫界反彈而延後,石崇良說,特管辦法修法除了醫美管理,也包含實驗室自行開發檢測管理,這部分已是落日條款,新制必須明年元旦上路。衛福部今天下午將與40個醫界團體溝通,再視討論結果調整,但仍朝明年元旦上路討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