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4° / 14° )
氣象
2025-01-17 | 匯流新聞網

【名家論壇】外交的失落與動盪的未來:美國拜登總統政府的四年外交回顧與全球影響(上)


【名家論壇】外交的失落與動盪的未來:美國拜登總統政府的四年外交回顧與全球影響(上)


蕭乃彰/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


首先,讓我直接將結語放在文章的最開頭:如今的世界沒有比四年前更加穩定或更為和平。


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其領導的政府所提出的外交政策和作為,過去四年來未能在重大的地緣政治上有所突破,已經直接或間接的讓當今的世界局勢,比他上任時更加的動盪不安與相形脆弱。儘管匆促的結束美國在阿富汗境內的戰爭,可以被視為一項頗具爭議性但不失為是個積極的作為。不過他對烏克蘭和以色列堅定的支持,以及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強硬立場,卻加劇了國際衝突的情勢,並導致許多緊張關係無法化解。雖然新總統川普的外交政策可能更加的不可預測,但過去四年來拜登總統在國際外交上沒有利用有效的diplomatic engagements,來善用外交上的途徑來進行溝通協商,來解決問題、化解衝突、或促進國際上的共同利益,確實是非常可惜。


舉例來講,美國與兩個長期對抗的國家的關係,伊朗和古巴,就是個令人失望惋惜的例子。拜登曾是前總統美國歐巴馬與這兩個國家簽署有里程碑意義協議時的副總統。2015年的《伊朗核子協議》(JCPOA, 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就是一個成功的多邊外交協議,美伊兩國和其他四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以及歐盟,通過了外交談判並達成避免核子危機升級的共識及協定。


而美國與古巴之間的改善則是出現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古巴領導人Raúl Castro推動了1961年雙方斷交以來關係正常化的重要外交進程。包括了在2015年7月,美國與古巴正式恢復了外交關係,美國駐哈瓦那大使館重新開放,古巴駐美國華盛頓的大使館也隨之重啟。在2016年,歐巴馬成為88年來首位訪問古巴的美國總統,美國也放寬了數十年來對古巴經濟與旅遊上的限制。


然而正如同預期的那樣,繼任的川普總統撕毀了那些友好的協議,美國恢復了對伊朗和古巴的強硬政策,緊縮了許多歐巴馬總統時期的放寬措施,這也使得美國與這兩國之間的關係再次陷入僵局。許多人期望2020年上任後的拜登總統會重新回到歐巴馬對兩國的外交政策,重新來與古巴和伊朗進行友好的接觸,但他並未如此。


將焦點拉回中東地區,拜登總統政府想將推翻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的功勞,歸於自己任內的重大作為。當阿薩德在武裝革命部隊即將攻陷敘利亞首都前夕,倉惶逃離大馬士革並抵達莫斯科後,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發言人John Kirby 就表示,拜登應該為敘利亞革命的成功得到應有的讚譽:「敘利亞的局勢發展充分證明了拜登總統果斷的外交政策。」然而,敘利亞的未來仍充滿著不確定性,因此宣稱這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可能還為時過早。


拜登總統是在美蘇冷戰中歷練出來的政治人物,所以始終會將莫斯科視為敵對陣營中的邪惡核心。所以推翻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正是他認為可以消弱俄羅斯實力的具體表現。即使在他擔任副總統期間,拜登就曾敦促歐巴馬總統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設備,而在他自己擔任總統任內,俄羅斯於2022年起入侵烏克蘭後,他拒絕與俄羅斯做任何妥協和外交上的協商,而是不斷的向烏克蘭提供了數百億美元計的武器和補助,並誓言要「不計時間和成本地」支持這場戰爭。


但這場烏俄戰爭已經造成了數萬人喪生和大面積的土地與城鎮被破壞。拜登總統毫無疑問的是將烏克蘭視為一個自由堡壘,而這個堡壘正受到美國歷史上頭號敵人之一的俄羅斯(或是前USSR,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所侵略和攻擊中,所以如果美國的目標是削弱俄羅斯的整體實力和軍事力量,拜登總統確實能宣稱取得了一些的成功,但是如果這目的是為了保護烏克蘭,那這個代價絕對是令人難過與痛苦的,而且到目前為止和平的跡象是渺茫的。


另外就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軍事衝突,這讓美國在不直接派遣軍隊入駐的情況下,不僅是在烏克蘭,還在中東的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黎巴嫩、敘利亞戈蘭高地、和葉門亞丁灣等戰爭熱點幾乎成為了實際交戰國。


在經過許多斷斷續續的談判,以及在卡達及埃及政府等調節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於拜登總統任期的最後幾天終於敲定了重要的加薩停火計劃,而這項將至少維持六星期的停火協定,是在以色列超過二千名平民和軍隊的死傷,以及230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並有超過三萬人在戰火中死亡的廢墟中達成的。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名家論壇】洛杉磯大火失控下的人類行為與大自然的反撲(上)


【名家論壇】洛杉磯大火失控下的人類行為與大自然的反撲(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