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21 | 周刊王

高雄路邊出現「不明白線」誤以為是停車格 交通局說明用途

高雄路邊出現「不明白線」誤以為是停車格 交通局說明用途
網友發現高雄市自立路最近新畫上的路邊標線,看起來很像大型汽車停車格。(圖/翻攝自PTT)

[周刊王CTWANT] 日前有民眾發現高雄市自立路最近新畫上的路邊標線,標線的設計使得兩端直接連接路邊,看起來很像大型汽車停車格,這也讓民眾相當疑惑,PO上網後引起網友熱議,對此,交通局也解釋說,這些標線是「路面邊線」,用來供行人、自行車及汽機車準備停車或臨時停靠使用。

一位網友在PTT高雄版上以「有人知道白線為什麼會這樣畫嗎?」為題發文,表示自己經過自立路發現路邊畫的白線很奇怪,讓人難以理解,「一開始以為是幫四輪劃設專屬停車場,給他們更多空間停,還是打算跟瑞隆路一樣畫人行道,聽別人說才知道現在有這種東西?希望這邊整條可以恢復以前的全部紅線,再加上人行道就更讚了」,原PO也將圖片PO上網,希望有了解的網友可以為他解答。

文章曝光後,瞬間引起眾多網友熱議,不少人紛紛留言表示,「我猜是修飾路型的東西,加大轉角車輛視野也防止機車右轉過來就貼右邊走」、「最近新畫的都把邊線往路內畫,除了這條鼎強,記得有光路那也有一段這樣畫,兩邊路肩吃了路的1/3去了」、「防止汽車切西瓜的,畢竟有些白癡知道有死角,還要切西瓜,那你轉彎就不要亂轉」、「不知道騎出邊線是違規的?請把駕照還給國家」、「這個畫法主要是為了定義清楚可行駛的道路範圍,透過將邊線繪製成能形成封閉範圍的方式,可以看出來車輛只能行駛在線以外的區域,避免過往繪製路面邊線的方式與慢車道線類似造成誤判」。

此外,也有民眾直接將圖片發送給高雄市政府詢問,對此,高雄市政府也解釋,這些線條是「道路邊線」,用來界定車道範圍用,目前並無規劃標線型人行道的計畫。

交通局也解釋,自立陸橋拆除後,街道變得較寬,為了更明確地劃分車道行駛範圍,於自立一路(九如路至建國路)畫設了「路面邊線」,根據現行法規,「路面邊線」範圍內可供行人、自行車及汽機車準備停車或臨時停靠,這樣的設計有助於在沒有設置人行道的路段提供更好的視野範圍,增進交通安全。交通局將會持續檢核當地的運行情況並適時調整。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