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 周刊王

頂級的老菜脯數量稀少,1斤要價甚至破萬元。(圖/三立新聞網)
比晶片還難買!「台灣黑金」老菜脯放越久越值錢 業者曝驚人價值

[周刊王CTWANT] 「老菜脯」是廣東潮汕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之一,主要原料為蘿蔔,經長時間醃漬後,色澤光潔、皮柔肉酥、香脆可口,有消食開胃的功效,其中又以10年以上的陳年老菜脯最為上乘,要價也不便宜,因此又有「黑金」之稱。對此,就有業者直言,頂級的老菜脯數量稀少,1斤要價甚至破萬元,「比晶片還難買」。
《三立新聞網》報導,布袋東港社區合作社林渝捷表示,菜脯新鮮時很便宜,放了幾年就會開始慢慢增值,每年都會增值。菜脯製作工廠第四代老闆邱弘涵透露,製作老菜脯的過程繁複,不是只要存放就好,還要留意變化,如果太濕就要拿出去曬,因此20年以上的老菜脯要價不菲,1斤甚至破萬元,「比晶片還難買」。
據了解,「菜脯」是以不去皮的白蘿蔔,使用粗鹽不斷地攪拌與壓水,待去除水分後放入缸甕內,使用大石頭放在木板上壓住白蘿蔔使其加速脫水,約5日後,將其取出日曬1天,手觸摸不沾黏且軟時,即换置缸甕內密閉上蓋靜置陰涼處,1年後即完成。使用粗鹽醃製的白蘿蔔,抑制雜菌生長,菜脯靜置3年後變成褐色、15年成深褐色,待20年後,就會變成黑色。
由於「耐鹽性菌株」長期進行發酵反應,菜脯經長時間脫水後,會自然產生鹽巴結晶體,這是正常現象,醃漬過程會產生水分,使菜脯變色。有著「台灣黑人參」美譽的老菜脯,遵循古法經過醃、壓、翻、曬4道工序,再經過20年以上的發酵,具有特殊風味及香氣,能夠讓開胃、促進食慾。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
2025/04/03 空氣品質說明(22:00)
(2 小時前) -
2025高雄兒童藝術節開跑 社會局攜手企業打造奇幻樂園體驗
(2 小時前) -
預約額滿「出席者掛0」非首見 宜蘭綠博再揭台人陋習:公民教育怎麼了?
(2 小時前) -
掃墓為環保多花錢買「環保金紙」 只是話術?標檢局:無法規定義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