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7° / 22° )
氣象
2025-04-27 | 周刊王

全球暖化也會讓台灣空品變糟! 中研院模擬:PM2.5空品不良日增3至6天

全球暖化也會讓台灣空品變糟! 中研院模擬:PM2.5空品不良日增3至6天
中研院環變中心透過模擬發現,若全球均溫上升2℃,除了北台灣外,其餘地區PM2.5空品不良日數可能增加3至6天。(圖/黃威彬攝)

[周刊王CTWANT] 除了工業污染、境外沙塵移入等因素,全球暖化也會導致空氣品質惡化。中研院透過高解析度大氣與空氣品質模擬,結果顯示,若全球均溫上升2℃,將影響台灣大氣擴散與通風條件,除北部外,其餘地區PM2.5空品不良日數可能增加3至6天。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在國科會的支持下,希望提供台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而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參與該計畫,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合作,藉由高解析度大氣與空氣品質模擬,評估氣候變遷對台灣地區溫度、空氣品質、農業生產力的衝擊。

空氣品質方面,中研院環變中心指出,模擬結果顯示,如果全球均溫上升2℃,會使東北季風日數減少、低層風場減弱,減弱台灣大氣擴散與通風條件,而當秋冬季節來臨,除了北部之外,其餘地區PM2.5空氣品質不良日數可能增加3至6天,臭氧生成影響也會更為顯著;也就是說,若全球平均升溫達4°C,污染物變化、空品惡化風險也會加劇。

環變中心說到,該研究也發現,城市地區熱浪頻率上升速度高於森林地區,意味著都市對氣候壓力相對敏感,空污衝擊會更明顯。

至於全球暖化對小麥、番茄與馬鈴薯等經濟作物的影響,研究團隊模擬發現,全球暖化不僅會改變溫濕度與日照條件,若是臭氧生成增加,也會影響作物氣孔行為,使得產量下滑。對比番茄、馬鈴薯等作物,小麥對臭氧較為敏感,在2°C暖化的情境下,產量會減少1.8至2.7%;一旦升溫至4°C,減產幅度更達到4.1至4.7%。值得注意的是,臭氧與溫濕度對作物的影響在不同暖化情境下,呈現非線性變化。

最後,環變中心說明,這次研究計畫顯示氣候變遷對台灣不同區域與部門的異質性衝擊,同時呼籲相關部門應推動區域化調適與減緩策略,以維護環境與糧食安全,像是針對臭氧敏感的作物如大豆、毛豆以及四季豆等,應在高臭氧地區調整管理策略、種植季節或品種等以降低災損風險。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