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 周刊王

太陽能板。(示意圖/報系資料庫)
颱風損壞太陽能板汙染水源? 環境部澄清:非有害廢棄物

[周刊王CTWANT] 針對嘉義太陽能板因颱風損壞引發環境污染疑慮,環境部澄清風災損壞太陽能板非「有害廢棄物」,強調其組成(鋁框、玻璃等)未列有害物質,且未設立相關綠色標章,駁斥不實報導。事實查核中心也指出,矽晶太陽能板通過安全檢測,材質穩定,短期泡水不致危害環境,呼籲勿信魚類受污染謠言,應以科學評估為準。
針對部分媒體將風災損壞太陽能板稱為「有害廢棄物」,甚至誤引環境部與產品標章相關制度,環境部昨(10日)發聲明澄清:太陽能模組主要由鋁框、玻璃、EVA膜與發電元件等組成,並未被列為有害廢棄物,環境部也未設立相關綠色標章,報導內容與事實不符,請外界勿混淆。
對於近期因風災損害之太陽能板,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28條規定,業者負有清理廢太陽能板責任,應儘速清除,並妥善處理,避免污染環境。經濟部已有管理機制,針對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復原狀況並有追蹤列管機制,並針對災損案場協助轉介業者依模組回收排出機制清運。
颱風過後,嘉義縣布袋及義竹地區傳出上百面太陽能光電板遭強風吹翻,破損的光電板殘骸散落水面,引發民眾對環境污染的憂慮。網路更流傳颱風後勿購買中南部養殖魚類,恐有魚隻吞食破損光電板釋放的毒素。
對此,事實查核中心澄清指出,目前市面主流的矽晶太陽能板在上市前均通過嚴格的安全及抗腐蝕檢測,其材質特性導致毒性物質釋出的風險相當低。即便在極端情況下太陽能板受損並浸泡水中,短期內也不會對周邊生物構成危害。該中心呼籲民眾勿輕信未經證實的傳言,相關環境影響仍需由專業單位進行科學評估。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花蓮秋祭國殤大典 緬懷先烈愛國情操
(26 分鐘前) -
台鐵花蓮站新卸任站長交接 縣長徐榛蔚等多人見證祝福
(29 分鐘前) -
企業實施減班休息及通報,勞工可獲雙重補貼
(38 分鐘前) -
當歐洲乳香遇上台灣職人 一場跨越國界的味覺交流
(41 分鐘前) -
竹縣義民創藝展登場 12校彩繪神豬作品傳承文化
(43 分鐘前)